做個傾聽者,把話語權給孩子

在家庭中,要善於聽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會在孩子的傾訴中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把握孩子的情況,幫孩子解除困惑。

孩子和你說話時,你要有所反應

一個下午,我去接小鬆放學回家。車胎氣不足,我隻好推著車子走。當時太陽還很大,氣溫很高、很熱,我心情不是很好。

“媽媽,今天老師誇我了!”

“哦。”

“老師還批評曉燕了。”

“哦。”

“媽媽,你怎麽不問問我,我為什麽受到表揚,曉燕挨批評啊?”

我還是沒有反應。後來想起來,我覺得自己當時的做法也不對,小鬆本來想和我好好交流的,可是卻沒得到他想要的響應。

“媽媽,我今天晚上做作業沒有本子了,要買個本子。”

“你剛才怎麽不說,那家文具店就有,現在還要回去買。”我不耐煩甚至有些生氣地對小鬆說。

“好好好,不買了。”小鬆跳下車子,衝我說道,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回家了。

回家之後,我對老公說:“現在的孩子怎麽那麽不聽話呢,一點兒也不考慮大人的感受。”

“媽媽,你怎麽不考慮我的感受呢?你不高興可以衝我發脾氣,可是,我如果不高興該怎麽辦啊?”

小鬆的話使我的心情很長時間也平靜不下來。原來,我粗魯和冷漠的態度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從那之後,我就注意,孩子在和自己說話的時候,給孩子多一份耐心和理解,學會傾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裏,消除孩子和你的隔膜。

尊重孩子的感受

一天下午,同事告訴我,我班上有個孩子在班級裏說不喜歡我,甚至說不想再上我的課,這讓我有些尷尬。同事說的那個孩子,是班上的“刺蝟頭”。

上午的時候,我剛在班級裏批評了他字跡潦草,下午他就開始在走廊裏說恨我了,真是個有個性的孩子。

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問他:“老師上午批評你是有原因的,你怎麽可以因為這件事情就恨我呢?”

他生氣地跺著腳,說:“我就是恨你。”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幾個老師上前教育他:“你是怎麽和老師說話呢……”我攔住了那幾個老師,想聽他繼續說下去。

“我平時上課說話,別的老師不管我,就你老管我,讓我在全班同學麵前出醜。”

“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老師想問你一個問題,好嗎?”他沒說話,我繼續說,“你的語文成績差嗎?”

“反正不好。”他很不屑回答我的問題,明顯帶著情緒。

“正是因為不好,你才會恨老師吧?你是想以恨老師作為你不好好學語文的借口吧?”他張大嘴巴聽我說話。

“你可以恨老師,但前提是你的語文要學得很棒,那樣你恨我,別人才會承認你的感覺。你如果真想氣老師,那就好好學語文,好嗎?”

那個孩子很吃驚地問我:“老師,你不生氣嗎?”

我搖搖頭,他便離開了我的辦公室。

別的老師說:“李老師,你可真能忍,還能允許他有情緒!如果是我的學生,我直接就叫家長了。”

我笑笑,心想:叫家長,就會解決孩子的問題嗎?給他充分發泄自己情緒的空間,平靜地給他講道理,而不是簡單地製止他說話,會更有教育成效。

之後,我再也沒聽到那個孩子說恨我,不僅他的字跡比以前工整了,語文成績也真的有所提高了。

聽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在家庭中,要善於聽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會在孩子的傾訴中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把握孩子的情況,幫孩子解除困惑。

“媽媽,今天體育課上,我的鞋子有些大,跑步的時候,感覺鞋子很不合腳,所以跑得不快。上次體育課上,我可是跑了第一名呢。”一回家,小鬆就開始對我說。

我當時忙著做飯,沒顧得上聽他說話。

小鬆就自己回房間了,可是我也沒注意到他的變化。吃飯的時候,我忽地想起小鬆回家之後想和我說話了,於是問他剛才說什麽了。他低頭扒拉著米飯,不抬頭看我,我給他夾菜,他也不抬頭看我。

“老師和同學都看不起我,回到家裏,你們也看不起我。”吃完飯,小鬆突然冒出了這句話。我心裏一笑,這個小鬼,肯定是在埋怨我不關心他了。

收拾完餐桌,我來到小鬆房間,對他說:“媽媽剛才其實已經聽到你的話了,隻是想留給你自己思考的時間,怎麽樣,現在想通了嗎?”

小鬆問:“你剛才在聽我說話啊?”

“嗯,是啊。我一直在聽呢,隻是沒聽清,可我知道你情緒有些沮喪。”

小鬆覺得得到了我的理解,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重新講了一遍。

“沒關係的,下次體育課上,你穿雙合腳的運動鞋,媽媽相信你會跑得很快的。”

我的話雖然簡短,卻讓小鬆得到了莫大安慰,他重重地點了點頭,安心地做作業、休息了。

親子感悟

親子關係的密切要靠傾聽維係,作為稱職的父母,就要學會傾聽,領會孩子的思想意圖,真正理解孩子在想什麽,然後用你的體貼去化解孩子的煩惱。唯有如此,你才會贏得孩子的尊重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