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但實質上,嫉妒隻是邱興華的虛晃一槍,其實質是在通過嫉妒轉嫁他的超低價值感。邱興華的妻子說,她丈夫是最近一年多時間才變得特別愛吃醋的,經常會無端猜疑她和其他男人有染,有時因此暴打她。也恰是在這一段時間內,邱興華接二連三地遭遇挫折,最終基本失去了養家糊口的能力。

瑞士心理學家維雷娜·卡斯特22說,嫉妒狂的自我價值太低,他們因此很需要用嫉妒將這種不好的感受轉嫁出去。對他們而言,嫉妒的意思就是:不是我搞砸了我的生活,而是你把我的生活搞砸的。並且,因為根本不願意麵對超低的自我價值感,他們甚至都不能承受戀人對自己的直接否認,而非得需要一個三角關係,即:不是我讓你不喜歡,而是另一個人讓你不喜歡我。這樣一來,就有了兩個人去承受他轉嫁而來的自卑感。

在第一個謊言中,我們講到,將童年與父母的關係中產生的恨轉嫁到其他關係上是最常見的惡行。嫉妒也是這個道理,那些常吃妻子醋的男人,你可以在他和母親的關係上找到答案;那些常吃丈夫醋的女人,你可以在她和父親的關係上找到答案。

此外,嫉妒狂常強迫情侶斷絕一切關係,最終隻與他一個人交往。這常是因為他曾被父母嚴重“拋棄”過,所以他現在要讓她斷絕一切可能的三角關係,從而牢牢地控製住這個新的“父母”,以防自己再被拋棄。並且,他會用強大的意誌實現這一點,有時會使用暴力,從而給情侶造成巨大傷害。

這是心理上的“刻舟求劍”,雖然現在的船已不是原來的船了,但他還是忍不住要在現在的船上尋找答案。

切記:如果你嫉妒成性,那麽請你提醒自己,這極可能是你的問題,不是情侶的問題。並且,不要從現在的親密關係上找答案,而應該從原生家庭的童年關係上找答案。

同樣,如果你的情侶嫉妒成性,那麽請你懂得,這不是你的錯,你再怎麽嚴格要求自己,都無法遏製他的嫉妒。所以,不要因為他的要求,而一一斷絕你的社會關係,那會嚴重傷害你自己,並且也於事無補。假若嫉妒成性的他使用過暴力,那麽絕對要注意保護自己,因為他幾乎必然會再次使用暴力。

此外,也請理解他,明白他是因為自我價值感太低才這樣做。

謊言(六):愛,是為了幸福和快樂

這是關於愛情的最大的謊言!

愛情,尤其是**式的愛情、讓你非常有感覺的愛情,其真正動人之處,並非是幸福和快樂,而是強迫性重複。

什麽時候會有**式的愛情誕生呢?答案是,當童年時的現實關係模式和理想關係模式同時再現時。我們不會平白無故地對一個人生強烈的感覺,那感覺一旦產生,就必然有其道理。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你的靈魂深處認為,那個人是“答案”,既是讓你強迫性重複的答案,也是解開你的強迫性重複的答案。

譬如前麵提到的嫉妒狂,他童年時被母親嚴重拋棄過。等長大後,他會對一個特別像母親的女子產生強烈的感覺,但等建立關係後,他會要求這女子斷絕一切社會關係,隻和他一個人在一起。

這樣做有雙重含義。第一是強迫性重複,找到了一個像母親的女子;第二是治療強迫性重複,他強迫這個像母親的女子無條件地拋棄其他所有人,自己再也不可能因為其他人而被拋棄,這就好像是治療了他童年的傷痛。

但問題是,這樣做是“刻舟求劍”,他在現在的船上的位置,找不到以前失去的答案。他最終會因此而發狂,從而對這女子產生激烈的恨,但這恨意,其實本來是針對他母親的。所以,無論他怎樣對這女子泄恨,都無濟於事。

最終,這女子因為無法忍受他,而離開他。結果,他童年的命運,再一次被重複。他一邊感到受傷,一邊也會因此而自得:看,我早料到,女人不是什麽好東西,一定會不忠於你。

其實,這個結果也是他所推動完成的。

強迫性重複有很大的**,這也恰恰是**式愛情的**。本來,一次**式的愛情,是治療自己童年創傷的最佳機會,因為它會完美地再現童年關係模式的絕大多數感覺,可以讓自己借此意識到自己的諸多問題,然後才有可能去解決它們。

不過,很多人在**式愛情中拒絕反省,認為愛情中的問題一定是對方的問題,就像童年時,他完全無能為力,所以隻好歸咎父母一樣。因為這種心理,很多人在**式愛情中得不到治療,最終隻是一次簡單的強迫性重複。

但是,**式愛情——也即強迫性重複的**是無窮的,那些沒有在**式愛情中成長的人,反而會迷上**式愛情,而不斷按照一個或兩個模式一次次地陷入新的愛情中去。比較經典的例子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一個媒體找出了他數十個情人的照片,從相貌看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像希拉裏這樣的女強人,一類像萊溫斯基那樣的傻女孩。

不僅如此,即便走入婚姻的愛情也並非是因為幸福和快樂才走到一起的,強迫性重複的威力非常強大,我們經常可以在自己和別人的生活中發現,某某娶了一個“媽媽”,而某某嫁給了一個“爸爸”。

這種強迫性重複的魅力,絕對強過幸福和快樂的**。又如,美國一女子嫁給了一個死刑犯,這種選擇也是強迫性重複。因為,她爸爸是“壞蛋”,她童年時和其他有“壞蛋”爸爸的女孩一樣,希望能改變爸爸,讓爸爸愛自己好好對自己,但這種改造失敗了,爸爸絲毫沒改變,還是虐待她。於是,她將這種改造夢想壓在內心深處,等長大後,再看到一個特別像爸爸的“壞蛋”男人,就會心旌搖曳,動心得不得了。但這動心,並非是因為看到了幸福和快樂的可能,而是看到了完美的強迫性重複的可能——她可以再次在一個“壞蛋”男人身上實施她的改造夢想,而且因為這男人正在監獄接受改造,所以這個改造夢想看上去仿佛很容易實現。

因為這種心理,美國很多死刑犯反而在監獄裏做了新郎,而且還常有幾十個女子一起爭奪嫁給他的資格呢。

切記:特別動心的時候,要提醒自己,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這倒很可能意味著危險,意味著你渴望重複過去的災難。

不過,即便是災難,也不必太否定自己的情感,因為,假若一次**式愛情是壞的強迫性重複,那很可能也是你靈魂的需要。並且,你也的確有可能在這次壞的強迫性重複中得到部分治療。但是,這有一個前提,是你必須反省,必須主動借這次強迫性重複理解你的人生。

此外,如果是嚴重自毀性的強迫性重複,那不管它是不是靈魂的渴求,你都不大需要,因為你可以借助心理治療在心理谘詢室中安全地展示你的強迫性重複,並最終得到治療。

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是心理活動和心理需要的核心。愛,則是令親密關係健康流動的最高原則。

我們都懂得這一點,但可惜的是,有太多的錯誤假借了愛的名義,結果使得關於愛的謊言在這世界上大肆橫行,最終令我們部分失去了判斷愛和恨的能力,令我們不懂得自己的愛與恨,也不懂得分辨別人的愛與恨,許多被愛的謊言嚴重傷害的人,幹脆最後就再也不愛了,因為他們的一生中,被“愛”傷害了太多太多。

為了真愛,我們必須懂得“假愛”,假若你因某個親密關係而傷痕累累,那一定不是愛讓你傷痕累累,而是“假愛”令你傷痕累累。“假愛”背後可能是麻木,也可能是恨,我們必須懂得這一點,才不會對真愛失去信心。

中國人的情感模式

中國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媽媽。男人找老婆就像是在找媽媽,隻要一個女人給他溫暖的感覺,讓他放低戒備,覺得自己像小孩兒,那他很容易就被收服了。

女人同樣也是如此,她們渴望寬厚無私的愛和照料。無論是蘿莉找大叔,還是通常婚戀標準中讓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實都是“媽媽”——一個被閹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為什麽我們處理不好親密關係?

聲稱最重視孩子的中國父母,實際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國父母有一個十分陳舊的觀念,認為孩子小的時候怎麽對他都無所謂,越大就越應該重視、尊重他。嬰幼兒時期不親密,長大後又瞎親密,處理不好愛與自由的關係。

孩子在三歲到六歲之間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後很多問題的根源都來自這個階段。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的人格障礙則源於六個月之前的嚴重心理創傷。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媽媽的關注和愛,在嬰兒一歲之前,怎麽愛他都不過分。

新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母親對於孩子未來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決定作用的。三歲之前,父愛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隻是支持媽媽,給媽媽安全感,而不是直接發揮作用。但是,中國人的產假隻是給媽媽一個身體恢複的時間,中國家庭中的老人又習慣把孩子從媽媽身邊“搶走”,社會與家庭一起製造了母親與孩子的分離。

在一個有男權傾向的社會,媽媽作為外來者進入一個家庭是孤立無援的,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兒女放在第二位,情感上,媽媽永遠是最末位的。當母親有了兒子,她便將自己對丈夫的欲望轉移到兒子身上,兒子總是害怕被母親的愛所吞沒,於是便有抗爭,抗爭的結果是,將逃離媽媽的欲望轉移到自己老婆身上。在父權色彩濃重的廣東潮汕地區,一般男人不會離婚,老婆就是媽媽、是責任。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妻子是合法的性伴侶,男人對眾所周知的**有羞恥感,因為這令他想到對母親的情欲。所以,很多男人會在妻子之外找另外一個女人來談情說愛。這樣,被丟在家裏的妻子、一個缺愛的媽媽所生的孩子裏,男孩會與來自母親的情欲糾纏,而女孩,則容易成為媽媽“被討厭的內在小女孩”的投射對象。

通常我們第一個愛上的都是自己的媽媽,如果與媽媽的親子關係構築得不好,成年之後,就很難處理好與另一半的親密關係。童年的內心模式在成年就會呈現出來,這樣就形成一個輪回。

為什麽蘿莉愛大叔?

蘿莉總是嘟著嘴要吃奶的樣子,她們渴望被包容,需要安全感,但是同齡人隻有活力、熱情。大叔就是媽媽,一個沒有**的“媽媽”。大叔都是被閹割的,如果麵對成熟的女性,他們會自卑於自己的男性力量,但是蘿莉讓大叔有了用武之地——“喂奶”。

按照正常的心理發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從父母那裏得到了足夠多的愛,那麽到了大學畢業的年齡,應該尋找**和獨立的情感。如果這個時候有個人對你說,你不用工作,每個月給你多少錢,我來照顧你,正常女孩一般都會拒絕的,因為她不想被約束。但是愛大叔的蘿莉隻是生理年齡到了,心理年齡還停留在拉著爸爸的手探索世界的階段。

其實每個時代的中國女性都有大叔情結,中國總體上是個男權社會,女性缺乏安全感,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相對於她們的兄弟,根本上得到的關注和愛更少。我有一個來訪者跟我講過,在有些重男輕女現象比較嚴重的地區,有一些高中生與大叔在一起,不是要大叔的錢,隻是希望從這些大叔身上獲得一些關注和愛。她們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被忽略的孩子,與大叔的關係中,還會重複她們之前被忽視的關係模式——那個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會將所有的關注傾注在她一個人身上。

很多大叔在小時候便是懂事、少年老成、不用父母操心的好孩子,小孩子的那一部分天性被過早丟掉了。他們與蘿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時,也滿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對自己的一種補償。

為什麽會有小三?

小三有三種類型:一種是想要物質上的滿足,另一種是想要贏,最後一種是做小三上癮。小三成癮的女人一般都比較會折騰,但是一旦男人為她放棄家庭轉向她,她馬上就跑開了。因為她們隻想構建三角關係,她們通常受戀父情結折磨,小時候在與媽媽的競爭中失敗了,長大後要修正這個錯誤。但是,又不能完全把“爸爸”奪走,因為這樣會得罪“媽媽”,會讓自己很羞愧。

我一位朋友,才24歲,已做過十次以上小三了,與她在一起間最長的一個男人對她說,曾經考慮過與妻子離婚,然後跟她結婚,但是後來發現,幸虧沒有離婚,因為她對他老婆的興趣大過他本人。這個女孩開始並不明白自己為何陷入這種情感模式,後來看小說《道德頌》受到了啟發,小說的女主人公認為三個人的關係比兩個人的關係有趣得多,可以時刻處於戰爭狀態。她懷了那男人的孩子,但最後把孩子打掉了。她一直以為對手是一個強大的女人,後來發現,這個女人已經奄奄一息了。然後便有了勝利者的失落,為了應對自己的愧疚,就把腹中的孩子打掉了。

我還有一位朋友,有過三段第三者戀情,每一次都是在男人表示很愛自己妻子或者女朋友的狀況下愛上對方的。因為她認為男人很愛“那個女人”,她就可以爭一下,而且相信這個男人一定可以更愛她。她的邏輯在別人看來很奇怪,但是繼續考察她與男人的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某種合理性,比如,她對於男人的需求比較低,隻要節假日來看她就可以了。她處於愛的絕望中,將戀父情結一直維持在沒有實現的狀態,接受了競爭不過“媽媽”以及得不到“父愛”的事實。

在廣東潮汕和客家地區,有比較典型的重男輕女現象,很多家庭為了要一個男孩,之前生了好幾個女孩,當這個男孩出生後,家長又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男孩身上。這個地區有很多男人包二奶,而且總有看起來無怨無悔的女孩投入這樣的關係。她們來自重男輕女的家庭,都不習慣於獨享一個男人,覺得分得一份愛情就滿足了。所以,這些地區就有這種奇特的現象:女人無論受多大的委屈都不離婚,而另一部分女人甘願去做二奶。

真正很愛自己的女人是沒有辦法與他人分享另外一個男人的。在三角關係中,得利的是男人,痛苦的是兩個女人,如果男人有足夠的同理心,應該不會去構築這種讓人痛苦的關係。

為什麽好男人總是被“壞女人”搞定?

中國男性有一多半是那種沒有力量的老好人,沒有活力。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是道德高尚但乏味的,而且在家裏又總是暗示、攻擊、指責別人道德低下。與男人一樣,這樣的女人也是沒有活力的。但是,充滿欲望的女人是有活力的。比如田樸珺,媒體上關於她的信息讓我們看到一個積極主動、欲望強盛的女性。她跟鄧文迪很像,都是可以很直接地向男人示好、撒嬌的,她們會凶悍地對待對方,也會凶悍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人類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往往是在找一種圓滿,將自己沒有的那部分補足。這是無意識的,而且帶有普遍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好男人都被“壞女人”搞定了,因好男人渴望擁有壞女人身上的那份活力。

為什麽不能亂性?

一些女人用身體與男人做交易以換取她們想要的地位、發展機會。但是她們並不是都能貫徹好所謂的遊戲規則。無論是中央編譯局女博士還是那些出來爆料的官員情婦。她們都輕視了自己對感情的態度,以為利用身體達到目的就行了。但是實際上,一旦陷進去,與對方發生性關係,就會對對方產生依賴,雖然那不一定是愛,但是當對方與她斷絕關係時,就會有一種強烈的被拋棄感。人是情感動物,得到的愛越少,愛的空洞就越大,一旦與人建立關係,就害怕被拋棄。

現在人們認為愛、性和婚姻是可以分開的,人對感情是有需求的,但是不能用錯誤的方式來實現。我曾經在婚戀網站上看到過一個經曆了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說,自己每經曆一次為了性而性的關係,就會對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們經常過高估計自己,以為自己會很瀟灑,其實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波蘭著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電影《十誡》中所說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褻瀆。

為什麽沒有人可以愛?

人的內心既有對愛的渴望也有對愛的絕望。當愛的渴望級別很高時,就很容易建立親密關係,但是如果愛的絕望很深,也不渴望,就很容易成為橡皮人,也就是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超級宅男和超級剩女。很多人會認為剩女是擇偶標準太高,其實是她們害怕去愛,害怕渴望得不到滿足後的痛苦。不讓情感升起,就不存在失望了。根據我接觸的個案,隻要是想結婚的都結婚了,在這一點上,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有人說,愛情發生的概率很低,這反映了他內心的局限,因為對愛絕望,範圍才會那麽狹窄。

一個圓有360度,有的人非得在361度上找愛,那他永遠找不到;有的人有36度,那麽他就有十分之一的可能性;有的人能在180度上找到,那麽他就有一半的機會。真正的愛是活出來的,幸福不在於找對一個人,就像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說,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深,就不容易審美疲勞。

前人有總結,一對相愛的男女,通常會經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一加一等於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樣,這是**期。心理學上說,這是情結與情結對上了,其實你看不見我,我也看不見你,但是,你和我頭腦中想象的一模一樣。彼此都活在幻覺中。第二個階段,一加一等於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為你。婚姻戰爭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試圖改造對方,當筋疲力盡,發現對方完全是另外一個人時,還願意接受那個真實的他,才是愛。也就是進入第三個階段,一加一等於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們在一起。

為什麽會喜歡同性?

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孩子三歲就有了性欲,戀母情結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我接觸過一個個案,有一個男孩一直與媽媽睡一個被窩,一開始他把自己的情欲關了起來,後來實在關不住,為了防止情欲流向母親,他選擇了同性夥伴。情欲宣泄之後會很愉悅,愉悅就形成一種執著,後來不斷地強化成一種性取向。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時尚大師麥昆的同性戀傾向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戀母,他有同性戀夥伴,但是他的戀人永遠都不及他的媽媽、他的導師或者像Lady Gaga這樣的女性來得耀眼。他最依戀的人是母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自己最害怕媽媽比他早死,最後他果然在母親去世後自殺了。他的事業選擇也與母親相關,因為母親愛好縫紉。但是不能跟媽媽一起生活,不能愛上媽媽,所以將情欲流向了他認為安全的宣泄對象——男人。

當然,這隻是我接觸到的同性戀的一種案例,並不能涵蓋所有情況。

為什麽婚姻沒有安全感?

中國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礎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親人,因為親人是不會離開你的,想起他就很親切,但實際上也很少想起他。

關於安全感,中國人有單一的物質化界定,比如房子、車子。沒有房子就不能結婚,所以說,丈母娘推動了中國的房價。愛情還是物質,這種選擇題的出發點就是錯誤的,為什麽不能先有愛情然後再有物質條件呢?中國人總是在勸那些在婚姻關係中沒有愛情的人,別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們一定不會將愛情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但是,真正能夠製造安全感的隻有愛。

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1]化名。本書裏於心理谘詢中出現的名字,除谘詢師外,均為化名。

[2]心理分析裏的移情,是指患者在童年時對一個客體(尤指父母)的情感,在治療過程中轉移到另一個客體或人身上,通常這個人是病人的心理分析師。

[3]Rumi(1207~1273),波斯詩人。有代表詩集《瑪斯納維》。

[4]Melanie Klein(1882~1960),奧地利籍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兒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驅。被譽為繼弗洛伊德後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最具貢獻的領導人物之一。

[5]Scott Peck(1936~2005),美國心理治療師、暢銷書作家。有《少有人走的路》《邪惡人性:一個心理治療大師的手記》等多本暢銷書代表作。

[6]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精神分析學的核心人物之一。起初是奧地利的一位醫師,後來搬到紐約,興趣逐漸轉移到兒童心理發展方麵,提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獨立和個體化理論。

[7]Bert Hellinger(1925~),德國心理治療師,“家庭係統排列”創始人。

[8]又稱“戀母情結”。是指兒子親母反父的複合情結。它是弗洛伊德主張的一種觀點。這一名稱來自希臘神話王子俄狄浦斯的故事。後也引申有“戀父情結”之意。

[9]Patricia Evans,加拿大埃文斯人際關係研究中心創始人、暢銷書作家、心理谘詢顧問。

[10]指楊麗娟事件。瘋狂追星女楊麗娟自1994年迷上劉德華之後,父母為達成女兒心願不惜傾家**產。至2007年這一事件因楊父跳海自殺、留下希望劉德華能和女兒再見一麵的遺願而達到**並最終落幕。

[11]Albert Bandura(1925~),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

[12]援助交際的簡稱。是一個源自日語的名詞,現今引申為學生賣春。

[13]也稱神經官能症,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軀體形式障礙,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病程大多持續遷延或呈發作性。

[14]Virginia Satir(1916~1988),美國心理治療師,亦是家族治療的先驅。

[15]Martin Buber(1878~1965),現代德國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家,宗教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關係為世界的本質。代表作有《我與你》等。

[16]Carl Rogers(1902~1987),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7]Roy Martina,身心靈治療大師。已撰寫數十本關於健康、生命活力、靈性成長、減:重與營養方麵的著作,比較有名的像由胡因夢翻譯的《改變,從心開始》。

[18]Joseph Banks Rhine(1895~1980),美國心理學家。

[19]R. D. Laing(1927~1989),英國生存論心理學家。代表作有《分裂的自我》等。

[20]J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國哲學家、西方解構主義代表人物。代表作有《書:寫與差異》《論文字學》《播撒》等。

[21]Sheldon Cashton,美國心理學家。著有《互動心理學》等。

[22]Verena Kast,瑞士心理學家。蘇黎世大學心理學教授。代表作有《克服焦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