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一張圖認識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第一步,列出所有自己想做和必須做的事情。圖圖想了想,把活動列了出來。
想做的事情:戶外活動,比如踢球、逛公園,還想玩會兒遊戲、看動畫片、看小說。
必須做的事情:寫作業,還要練琴、下棋、做家務、讀英語、閱讀,明天有一節課外培訓課,還要買課外輔導書和文具。
時間管理第二步,把這些事項進行排序。
這個時候,思維導圖就派上大用場了。中心圖是一個大沙漏,代表時間,四個主幹按照重要和緊急程度來劃分。四個主幹分別是:重要緊急的事情,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不重要緊急的事情,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這就是大家熟知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我們用思維導圖來呈現。這也是分類方法裏的矩陣法。
在每個主幹後麵列出具體的分支內容。
為了更加準確地估算出每個任務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可以把任務再細化分解。任務劃分越細致,對於這個任務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就能夠把握得越清楚。
現在,按照主次給任務排序,按照思維導圖的繪製流程和方式,確定好主幹的優先級和順序,就是自動給任務做了排序。
第一個主幹及其分支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這類事情通常需要當天完成,需要控製數量,事項多了就會有壓力。
第二個主幹及其分支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這些事情很重要,需要長期堅持去做,但並不緊急。雖然偶爾不做影響也不大,但是,要想在日後有更大的收獲,就需要把它們養成習慣,就像吃飯、刷牙、睡覺一樣,屬於投資型事項。
圖圖在這裏就列出了下棋、閱讀、練琴、“磨耳朵”和運動。每天的運動項目可能不一樣,圖圖把喜歡的項目也列了出來。
第三個主幹及其分支是不重要卻緊急的事情,這類事情不宜多。
第四個主幹及其分支是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這類事情也是越少越好。
時間管理第三步,統籌安排。有些事情是可以一起做的,放在一起可以節約時間。比如出門買課外書和練習本,可以在去上培訓課的路上順道完成,在圖上用連接線表示。
時間管理第四步,做時間的預算。把每項任務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大概計算並列出來。
這樣就畫好了一張完整的時間管理思維導圖。
圖圖:“太好了,我看著圖,計算了一下,每天還有不少空閑時間呢。”
思思:“這張圖的好處就是,按照順序執行,重要的事情都做在前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