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人們在元宵節進行的一項特定的民俗活動,十分有趣。古時候,人們非常喜歡這項活動,出燈謎的人將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到彩燈上供人去猜。燈謎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的一些文人誌士想說一些發自內心的話,但是又擔心得罪權貴,便用比較隱晦的方式來表達。

將謎語掛在燈上供人猜,開始於宋朝。有一本記載宋朝生活風貌的書,叫作《武林舊事》,裏麵便寫到了當時人們猜燈謎的情形:“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猜燈謎是如何流行起來的呢?這裏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姓胡的財主,他十分富有,家裏的宅子有好幾十間,擁有的田地有多少,就連他自己都數不清楚。

這個財主雖然十分富有,但是十分吝嗇,還嫌貧愛富,看到穿著體麵、打扮富貴的人,便笑臉相迎,看到衣衫破舊的人就滿臉的嫌棄。村子裏的人都很不喜歡他,背地裏叫他“笑麵虎”。

村子裏有一個叫王少的年輕人,因為家貧,平日裏沒有少受胡財主的欺負。王少看不慣胡財主橫行霸道,便決定想辦法修理修理他。

王少從小喜歡讀書,腦子又十分聰明,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在正月十五過元宵節的時候,王少做了一盞漂亮的花燈,他提著花燈出門,人們看到他的花燈做得精致又美觀,紛紛跟著他,想多欣賞幾眼。

王少來到胡財主家門口時,故意停下腳步,和同行的人們在胡財主家的門口有說有笑地聊起了天。

胡財主正在家裏打盹兒,聽到了門外吵吵鬧鬧的聲音,他心裏十分生氣,來到門外大喊:“你們在我家門口幹什麽呀?吵死了!”

這時,王少站出來說道:“我們隻是在賞花燈而已。”

胡財主也注意到了王少手中的漂亮花燈,他湊近一看,隻見花燈上麵還有一首詩:

頭尖身細白如銀,

稱稱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到屁股上,

光認衣裳不認人。

胡財主讀了幾遍,氣得哇哇亂叫:“好小子,你敢罵我?!來人啊,把他手裏的這盞花燈給我砸爛!”

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道:“我這是一首猜謎詩,你怎麽能說這是罵你呢?你倒是說說看,這詩裏哪一句是在罵你?”

聽到王少這樣說,周圍的人紛紛偷笑起來。胡財主憋得臉紅脖子粗,不知道該如何應答,便反問王少:“你說你燈上的這首詩是一個謎語,我怎麽看不出來啊?”

王少將花燈給周圍的老百姓看:“很簡單的謎語啊,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看就能猜出來?”

老百姓交頭接耳,有人大喊道:“我知道了,這是一個‘針’字。”

王少笑著說:“是的,謎底就是‘針’。我這隻是一個謎語而已,並不是什麽罵人的話啊。”

胡財主低下頭,仔細一琢磨,果然是王少說的那樣。他明知道王少是在借著這首詩罵他,但是他又說不出來,隻得氣鼓鼓地離開了。

看到胡財主受了氣,大家都很高興,紛紛圍著王少,說他給村裏的人出了一口氣,殺了胡財主的威風。

第二年的元宵節,人們又想起了王少戲謔胡財主的事情,便紛紛效仿,在花燈上寫上謎語,供人們猜謎玩笑。慢慢地,元宵節猜燈謎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一直傳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