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青城山送徒

黃皓將筆墨準備妥當,便來到陛下身邊複命。

李世民端坐榻上,指著書案之上筆墨道:

“朕說出幾個人,汝將這些人家中情況寫下,主要是其家中子嗣姓名、年齡。

朕欲選出合適之人,趁著此時無甚大事,將他們送去逍遙公處拜師。”

黃皓聞言不覺恍然大悟,怪不得陛下如此激動呢。

見黃皓已在案前坐定,李世民開口道:

“諸葛丞相之子、尚書令蔣琬之子還有安漢將軍王平之子……”

黃皓聽著陛下念出的一個個名字,一邊思索,一邊快速將對應的信息記錄在絹帛之上。

過不多時,李世民已經將自己認為需要送至逍遙公處拜師之人念完。

黃皓稍後也將資料記錄完畢,剛放下筆,便迫不及待地雙手捧至陛下麵前。

“啟稟陛下,奴婢已將名單整理出來,請陛下過目。”

李世民接過名單,仔細審閱起來。

“嗯,這上邊人數卻是有些多了。汝再去記錄,朕從中選出一部分,作為第一批拜師逍遙公之人。”

經過李世民反複權衡,最終確定了第一批前往範寂處求學鍍金之人。

名單之上,一共八人,其年齡多為舞象之年,最小者乃諸葛丞相長子諸葛瞻,年未出總角。

年長者也不過傅肜之子傅僉年剛十八,還未及弱冠。

“今日就罷了,待明日早朝後,汝立即著人前往這些人住處,令他們年關之前來成都見朕。”

黃皓躬身領命。

李世民想了想,又補充道:

“不論這些人當前是誰人門下學徒,又或者其父母有何疑問,隻說朕欲提拔他們,令他們來朕這做個考核。”

交代完黃皓,李世民再也頂不住多日以來的疲憊,揮手屏退黃皓後,便於龍榻之上沉沉睡去。

時間如白駒過隙,李世民自從回到成都,不覺之間臘月已過上旬。

這日早朝之後,李世民正在後宮庭院之中與皇後閑談。

此時二人身邊隻有皇後侍女、張嫣以及黃皓在旁。

李世民見此間無外人,又想起這是自己複生以來首個年關,便想詢問皇後年會之事。

正欲問話,皇後卻先開口道:

“陛下自丞相薨逝以來,將近四月,一直忙於政事。

如今朝堂暫時穩定,平叛也基本順利,陛下是否應多關心一下後宮之事?”

李世民聞言納悶道:

“朕平日裏但凡有機會,便會來後宮與皇後見麵,朕自覺也未曾冷落皇後啊,不知皇後此言從何說起?”

皇後見陛下心中隻想著自己,不曾提及後宮之中其他人,心中又是甜蜜又是擔憂。

隨即向陛下解釋道:

“陛下如此英明之君,必然知道‘孝’乃百善之首。

起初朝堂動**,叛亂四起,臣妾以為陛下諸事繁多,一時忘卻了孝順之事。

如今看來,陛下怕是將吳太後忘得幹幹淨淨了!”

李世民聞言,不禁心中一凜,心道:

“可不是呢!如今吳太後尚在,於情於理朕都不能不管不顧。

況且吳太後乃東州吳懿、吳班之妹,倘若朕不處理好吳太後之事,怕是會令東州士族心生疑慮”

想到此處,李世民一把將皇後攬入懷中,讚許道:

“皇後真乃朕之賢內啊!若非皇後提醒,朕還真是將此事忘諸腦後了呢!”

張嫣見陛下當著幾人的麵,與自己姐姐卿卿我我,不由一陣厭惡。

“阿鬥哥哥是把這庭院當作姐姐寢宮了麽?怎能當眾做出如此輕浮之舉?”

李世民被張嫣這話說得一頭霧水,心想自己一國之君,在後宮之中還不能與皇後親熱了?

正欲回話,皇後輕輕推開陛下,溫柔道:

“小妹說得不無道理,陛下此舉是有失得體了。”

李世民見在此事上說不過姐妹二人,索性跳過話題,起身道:

“今日正巧無事,事不宜遲,朕這就去向吳太後請安。皇後隨朕一起吧。”

張嫣見陛下耍賴直接隔過自己之話,不由嬌嗔道:

“既然如此,那隻讓姐姐陪著去便是,本護衛身體不適,就不陪陛下了!”

李世民聞言也不著急,隻是略帶請求地看向皇後。

皇後會意,笑著起身,拉著張嫣手柔聲道:

“小妹不在陛下身邊護衛,那陛下安全誰來負責?

再說,自汝成為陛下親衛之後,吾等姐妹見麵次數甚少。

姐姐現在需要小妹陪在身邊敘舊,小妹忍心拒絕嗎?”

張嫣聞言,白了一眼陛下,而後跟在皇後身邊一言不發。

李世民見狀,輕笑一聲,搖搖頭,便邁步向太後寢宮而去。

黃皓則是先陛下一步前往太後寢宮,將陛下行程告知太後,好讓太後有個準備,以免突然而至,驚擾太後鑾駕。

過不多時,李世民等人已然來到太後寢宮。

在此等候的黃皓趕忙迎上陛下,回報道:

“啟稟陛下,太後正在寢宮正堂等候,陛下可直接入內請安。”

李世民聞言,略微點頭,而後不做停留,直接領著皇後、張嫣去見太後。

及至前堂,李世民見一四十多歲的貴人端坐於榻上,知道此人便是吳太後。

李世民一邊向前行禮請安,一邊略微觀察吳太後形貌。

隻見吳太後卻如先前傳說之中那般,麵如滿月,一雙丹鳳眼神采奕奕,形態端莊,滿麵霞光。

一看便是大富大貴、旺夫之象,所嫁之人,有成為帝王之福。

“臣近日隻顧朝中之事,卻少來向太後請安。

如今朝堂稍定,臣怕太後宮中清冷,特意前來向太後問安。

還望太後莫要怪臣之前不孝之罪。”

吳太後聞言不由麵露笑意,慈愛地說道:

“吾兒一國之君,當以國事為重,老身這裏不需時常掛念。

隻是吾兒莫要忘了先帝創業之艱辛。

如今當以民為本,廣施仁德,令吾蜀中強盛,早日完成先帝興複漢室之遺誌。”

李世民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

“太後教導,臣當銘記於心。”

看二人見禮寒暄已畢,皇後與張嫣便一同上前與太後施禮。

眾人皆禮畢,吳太後將李世民招至身前,慢聲道:

“今日吾兒既至,老身正有些小事欲與吾兒商議。

倘若無甚要事,吾兒不妨就此間與老身聊上幾句?”

李世民本意就是來向太後請安,多與太後親近,好令東州士族安心。

如今正巧太後有事相商,李世民隨即便答應下來。

太後見陛下點頭答應,微笑道:

“汝也莫要覺得老身囉嗦,如今天下三分之勢已成,吾蜀中又相對貧弱。

又兼先帝與老身家族皆為外來之人,咱們若想穩居蜀中,隻靠朝堂之上的手段是不夠的。

汝當多多思慮,朝堂之外如何快速拉攏安撫益州諸公。

老身心中一直有些想法,或可為汝拉攏安撫益州諸公乃至其他各派諸公所用。”

李世民聞言不禁疑惑,沒想到這久居深宮的太後,還有這等見識。

“臣愚鈍,還望太後明示!”

“汝可知昔日先帝為何納老身為妃,又為何立老身為後?”

“哦!太後所想,莫不是欲讓臣以聯姻之事,拉攏安撫朝堂諸公?”

太後聞言不禁喜笑顏開,讚許道:

“本以為吾兒前些日性情大變,乃宮中之人訛傳,沒想到吾兒確是英明之君。

此事老身隻開了個頭,吾兒便能想到老身心意,老身心甚慰之!”

經過吳太後這麽一提醒,李世民心中豁然開朗。

不論先前解憂、烏孫等和親公主,還是自己上一世文成、弘化等公主,皆為國家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往小了說,個士族之間互相通婚,不也是為了家族繁榮嗎?

朕的敬哀皇後,不也是先帝為鞏固皇權聯姻張飛的嗎?

思慮過後,李世民又與吳太後、皇後二人詳細討論了目前可聯姻的人選。

太後見皇帝如此英明、孝順,一高興,便將此事大包大攬下來。

從此但凡有合適聯姻的人選,太後都會先記錄整理,而後交於皇帝定奪。

聯姻之事定下之後,李世民見差不多了,便起身向太後告辭,領著皇後、張嫣等人離了太後寢宮。

行至禦花園時,正巧遇到前往後宮尋找陛下的霍戈。

霍戈一見陛下,趕忙迎著陛下躬身稽首道:

“陛下,越雟郡戰報至,同時您交代黃皓找尋的人方才也到齊了。”

李世民聞言笑道:

“看來朕的清靜日子又要告一段落了,走,隨朕前往金銀殿,再將所有事情一一處置。”

皇後見陛下又要處理政務,很合時宜地向陛下告退。

李世民告別了皇後,振奮精神,領著黃皓、霍戈、張嫣等人向金銀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