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原來是道送分題!
“老弟,既然你說每個王朝的興盛衰亡,都有其必然性,無法避免。”
“那麽,導致他們滅亡的原因,是否存在共通之處?”
趙乾原本是想找燕今朝排憂解難的,結果一番攀談過後,不但情緒沒有好轉,反而更差了。
迄今為止,他仍不願相信朝代更迭是不能改變的。
好哇!
既然你小子說得惹火朝天,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原則,就得給咱講個明白,曆代王朝究竟為何會逐漸走向衰亡?
若能尋找到其中相同的規律,在本朝修正一些錯誤,推陳出新,是不是就能避免悲劇重演?
有理有據還則罷了,如果說得驢唇不對馬嘴,朕隻當你在信口胡謅,妖言蠱惑。
那就要按重罪論處!
自古君王最是無情,別看趙乾已經年過四旬有餘,可依然身輕體健,上馬征戰廝殺,都不成問題。
僅憑他一個,想要擒住燕今朝,甚至當場滅口,容易的就像老鷹抓小雞似的,手拿把攥!
沒有點本事壓身,敢不帶護衛,獨自在京城行走?
“燕老弟,你別是理屈詞窮,無話可說了吧?”
房間內,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靜默,趙乾大馬金刀的坐著,不耐煩的催促道。
“這個......”
難道這麽短的時間內,真讓他悟到了什麽?
不太可能吧?
念及至此,趙乾做了個請的動作,試探著問道:“燕老弟,有話盡管說。”
“不必有顧慮!”
見狀,燕今朝也不再藏著掖著,堂而皇之地站起身,重複了遍剛才的問題。
“你是說,千百年來,曆朝曆代的滅亡原因,有什麽根本上的症結,對吧?”
“現在,我就可以告訴你!”
人一旦充滿了自信,不僅腰背挺拔,連嗓門都抬高了八度。
趙乾坐得巋然不動,穩如泰山,等著看他能說出何等驚世駭俗之語。
隻見燕今朝展開臂膀,將桌上酒杯當成醒木,敲出清脆的聲響,儼然一副說天橋底下書先生的模樣。
接著,來了一段《三國演義》的經典開場白。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不出意外的,徹底給趙乾整迷糊了,內心十分懷疑,這小子別是真要說段評書來糊弄事吧?
若真如此,不如一刀殺了了賬,省得浪費時間。
但燕某人接下來的話,的確令他正襟危坐,並覺得開闊了視野,耳目一新。
“據我觀察,千百年來,改朝換代的原因不一而足。”
“有奸臣亂政篡權,有藩鎮將領起兵造反的,有百姓實在過不下去,被迫揭竿而起的......”
這番話,聽得趙乾連連點頭,並出言附和。
“說得沒錯!”
的確如此,上述滅國的原因,前朝都曾發生過,而且不止一次。
豈料,燕今朝突然將話鋒一轉,“但在我看來,所謂的根本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其一,就是最常見的土地兼並。”
“這四個字,幾乎是國祚較長的王朝都能碰到的頑疾,且屢禁不止。”
“每個新王朝,長則幾十年,短則十幾年,各地方的豪強大戶坐擁大量錢糧,竟還貪得無厭,不停聚斂土地。”
“一些家業龐大的士紳,所掌控的土地,甚至不能用多少畝來計量,而是幾座山、幾片座湖來估算。”
“每當碰到災荒年份,百姓家中沒有餘糧度日,隻能俯首認命,將自家田地賤賣給大戶。”
“等到田地換來的糧食吃完了,貧民又會餓肚子,選擇賣兒賣女,或者委身給豪強大戶做佃農,拿到少的可憐的糧食,勉強苟活。”
“甚至,拋家舍業,踏上流亡之路。”
“落魄到如此境地,百姓自然會心生埋怨,指責朝廷處事不公,反正都活不下去了,索性拿命賭一把!”
要知道,古代的糧食生產力何其低下,不僅沒有化肥農藥,並全指望老天爺開眼,碰上順風順水的好年景。
饒是如此,每畝地能打出的糧食也就二百多斤,若是突破了三百斤,那屬於祖墳冒青煙了。
平常的小自耕農,秋季收割,繳納了朝廷的賦稅,所得糧食能讓全家溫飽,已是不易。
遑論那些淪為佃農的,所得糧食另要交給地主老爺一份,雙重壓力下,日子更是舉步維艱。
緩了口氣,燕今朝接著道:“豪紳大戶有田有糧,卻故意隱瞞土地人口,不繳納賦稅。”
“搞得朝廷要維持開支,就指著薅百姓那點羊毛,官府的差役和稅官巧立名目,輪番榨取。”
“久而久之,不僅國庫空虛,百姓也會成為窮鬼,沒油水可榨了,最後被逼的隻有反抗一條路!”
言及至此,趙乾頻頻點頭,覺得找到了關鍵症結。
當初,他起兵對抗前朝昏君,正是百姓饑寒交迫,生死交關的境地。
還記得那年民間流傳的一首歌子: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從那以後,趙乾就對士紳豪族深惡痛絕,怒其貪婪,恨其揮霍無度。
他們但凡幹點人事,平民百姓的生活又怎會艱難至此。
可曆朝曆代,都有個別皇帝想要遏製地方豪紳,但每次都會遭到強烈反彈,落得個徒勞無功,草草收場。
畢竟,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甭管有理沒理,那些豪強大戶都會拚死護住搶來的家業,別人休想染指分毫。
而且,豪強多會以互結姻親的形式暗通款曲,麵對銅牆鐵壁般的聯合,連朝廷都感到有心無力。
不是皇帝太愚蠢,而是對手過於強大了!
想到這裏,趙乾也倍感無奈,旋即又問:“老弟,你放才說,朝中奸臣篡位,外部藩鎮的將領起兵造反,同樣是導致王朝倒塌的原因之一。”
“難道他們就不重要,不需要防備了?”
燕今朝正說到興頭上,笑著道:“那都算小概率事件,除了亂世之秋,人心思變,否則多少年都碰不上一回。”
“文官和統兵將領,有錢有權有地位,錦衣玉食,吃喝不愁,沒有任何風吹草動,閑出屁了,才會去做那掉腦袋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