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冤有頭,債有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內,點起數十盞宮燈,將四周映照的如同白晝。
珊珊而來的文武官員強打著精神,向寶座上的趙乾躬身行禮。
當他們抬頭時,卻見皇帝麵頰紅潤,眉宇間帶著笑意,一掃之前的愁態。
“陛下如此欣喜,是不是遼國肯主動退兵了?”
內閣首輔張白圭眼珠轉了轉,試探著問道。
“豈有那麽容易,但不知諸位卿家想出什麽對策沒有?”
趙乾此時已經胸有成竹,卻故意憋著不說,而是將皮球踢了回去。
百官齊聲朗誦了句“為陛下解憂,是臣等本分”,便逐一從懷中取出了準備好的奏本。
不等趙乾發話,侍立身旁的小太監立即心領神會,下去將奏本呈到禦前。
待一封封翻開後,趙乾的臉色很不好看,顯然沒有看到中意的。
這些人,拿著朝廷的俸祿,卻像是吃白飯的。
呈上來的奏折,淨寫了些空話套話,要不就是喊喊口號。
和燕今朝言那簡意賅的十六個字相比,如同狗屎一般!
真不知道,他們肩膀頂的是腦袋還是夜壺。
一盞茶的功夫,趙乾便沒耐心看了,接著又讓人取來一張紙。
是他從大牢裏出來後,憑著燕今朝的話總結出來的對遼策略。
吩咐一聲,小太監便忙不迭地跑下去,將紙上內容交給百官互相傳遞閱覽。
“都看過了吧,諸位不妨各抒己見,覺得是否可行?”
皇帝開了金口,百官豈敢怠慢,紛紛表達了看法,言語中倒是極盡真誠,陛下不似曲意逢迎。
“陛下,這份方略可謂金玉良言,字字珠璣啊。”
“照此施行,我朝必能戰勝遼國,揚眉吐氣。”
“沒錯,但不知是誰想出來的,真是良方妙策,令臣等望塵莫及啊。”
他們此刻的心思,與趙乾在牢裏時是一樣的,紛紛讚不絕口,認定這就是克敵製勝之法。
並且,覺得那個出謀劃策之人,必不簡單。
“這個嘛......當然是朕多日來韜光養晦,苦思冥想出來的結果。”
趙乾對百官的反應很滿意,不尷不尬的吹了句牛,仿佛喜歡上了這種借別人之手,給自己充門麵的感覺。
若是燕今朝在場,估計會說:呸!真不要臉!
但百官並不知情,齊刷刷地下拜道:“聖明天縱無過皇上!”
“好了!”
坦然接受了一禮,趙乾接著下達指令。
“兵部於侍郎、劉愛卿,朕有重任交給你們!”
上次議事時,這兩人一個勸他防守為上,另一個勸他陪嫁女兒,割讓城池,如今正好交給他們件苦差事。
哼!以為天子不記仇嗎?
“陛下有何吩咐,臣等在所不辭!”
被點到名字的兩人站了出來,心裏莫名有點慌,不知道等著他們的是什麽差事。
“關於和遼國的戰事,方略已定,但朕仍需三四個月時間籌備,遷移百姓,調派兵馬!”
“為今之計,隻有遣派眾臣,趕赴北方與遼國假意和談,朕思來想去,你們是絕對的合適人選!”
“二位卿家,有何異議?”
聞聽此言,那劉、於兩位大臣急的快哭出來了。
要他們和遼國那些粗野無禮、不服教化的蠻子打交道,這不是故意難為人嘛!
一言不合,沒準小命就交代了。
“怎麽,兩位不願領旨?”
聽不到想要的答案,趙乾開口催促道。
“臣等......領命就是!”
雖然內心一百二十個拒絕,但站在朝堂上抗旨,死的隻會更快,到時還會牽連妻兒老小!
不如遠赴北方談判,興許能搏得一線生機。
“好!”
“你們都是朕的輔弼良臣,國之棟梁,等談判事宜辦妥,回朝後定有重賞。”
“既然如此,明日一早便收拾行裝,準備啟程吧。”
話音未落,不待那二人再說什麽,趙乾大手一揮,宣布了退朝。
回到後殿,趙乾立即命人叫來那個將燕今朝押赴進京的小太監。
對燕今朝的處置問題,至今懸而未決,他也遲遲拿不定主意。
剛承了天大的人情,若一刀殺個幹脆,難免過意不去。
但轉念一想,先不問燕今朝有沒有謀反之心,即便是為了對抗倭寇,私造火器也是有罪的。
如果既往不咎,又有偏袒之嫌,作為皇帝執法不嚴,他以後的威信何在?
恰在此時,得到傳召的小太監飛速趕到,開口便問:“陛下您有何吩咐?”
趙乾擺了擺手,沒有直接下令,而是找出了龍書案上的幾封彈劾燕今朝的奏章。
有些事是明擺著的,朝中的禦史言官並不認得燕今朝,為何幾次三番上書彈劾,想必幕後必然有人主使。
一念至此,趙乾平靜的問道:“你覺得,是什麽人故意與燕今朝為難,要致其餘死地?”
那小太監不假思索的說:“這個奴婢不知,但據說燕知縣被押上囚車那天,匯南縣的王貴一幹士紳排擺酒宴,大肆慶祝,想必與他們脫不了幹係。”
“哼,恐怕也不會有別人了。”
趙乾麵沉如水,想到之前舉報燕今朝坑騙錢財,欺壓百姓的也是那些人。
看來,應該整治一下了,不能讓他們過於張狂!
“立刻傳旨,調遣兩隊皇宮禁衛,趕赴匯南縣,把王貴的家產盡數抄沒,填充國庫。”
“另外,將他本人押送京城,移交大理寺處置,朕要看看究竟是誰坑害百姓,為虎作倀!”
聽罷,小太監似乎想到了什麽,趕忙問道:“陛下,您這是打算赦免了燕縣令?”
趙乾卻搖了搖頭:“亂猜,我幾時說過?”
“他不是喜歡住在牢裏嗎?朕既不殺他,也不放他,就讓他留在裏邊養老吧。”
“去傳朕口諭,監牢內外,可以允許燕今朝自行出入,但不許遠離京城,欽此!”
“至於別的,一個字都不要提!”
交代完畢,趙乾便讓小太監前去監牢傳旨。
他不肯放了燕今朝,怕使了天子威嚴,又清楚這是個人才,不願其遠走高飛,暫時唯有這樣處置。
至於是否予以重用,那就是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