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書院的震撼(中)
至此,一行三人向山上。
他們好像將自己扔進綠色大海裏的魚,一路在成了整個書院氛圍之一的沙沙聲裏向上。
陽光穿透樹葉,落地成了斑駁,斑駁接踵成了點綴,過往千年,不知多少人走過這條路,從山腳到山頭,年輕人懷揣對這個世界典籍或學問的探索,懷揣想要持典籍利器改變這個世界的野望,從輕狂年少到垂垂老矣。
“這條路名為愚路。”丹陳子轉過身瞧著張辰,道:“不妨猜一猜,為什麽叫做愚路?”
張辰略一思索,道:“世人生來百十年,除去少數修行者得長生,都不過是過江之鯽,自古以來便有聖賢悟透了一個道理,人生天地,該行樂處行樂,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人生處處變故,旦夕禍福,十人也難有一人圓滿。”
他說到了這裏,聽著似乎和愚路毫無關係,但丹陳子的臉上已露出笑意,竟有些欣慰。
張辰接著道:“我想,當年將這條路名為愚路的先賢,該是希望走上這條路的人,都不要做及時行樂的聰明人,不妨來做一做鑽研學問,自尋煩惱的愚者吧。”
丹陳子滿意點頭,抬頭道:“的確如此,走上這條路,且願意一直走下去的,每一個都是癡人而已,時至今日,癡人難得一見,每一個進書院的,都不過是為了高官厚祿,為了榮華富貴。不過,他們倒也不是錯的,加官進爵哪個不想,嬌妻美妾又哪個不願?”
張辰聽出夫子的感慨,但一時不知該接著說些什麽。
好在丹陳子很快轉了話題,道:“你可知道當初你的這位連襟是怎麽說的嗎?”
朱重三嚐試打斷自家老師尚未說出口的醜事,道:“老師,既是往事,您又何必接著提起呢?”
張辰發現這位哪怕在皇子麵前都一樣百無禁忌的將軍,的確對這位先生有超乎常人的敬重,或許他們之間還有一些事情是普通師生情誼之外的。
而丹陳子麵對朱重三也毫無麵對大權在握將軍的自覺,聽了朱重三的抗議反而大罵,“你如果有張辰這樣的悟性,我又怎麽有機會揭你的短?”
朱重三老老實實,不敢做聲。
丹陳子告訴張辰,“當初這武夫上了山,一條路還沒走完,也沒有人詢問他,他竟自己先罵了娘,說這條路難怪叫做愚路,真要是聰明人,就應該設一道陣法,平步上青雲!”
張辰聞言微怔,看向一旁似乎已經臊得麵紅耳赤的朱重三,他實則也並不能理解,因此索性直接問道:“那麽,為何不直接設置陣法呢?”
丹陳子沒有想到張辰竟會問出這樣的話,畢竟不久前張辰剛剛說出愚路的由來,而自己也剛剛誇讚了張辰的悟性。
朱重三在一旁倒先開口嗬斥張辰,“不要胡言亂語!”
他說話的同時向張辰使了眼色,示意張辰快向夫子道歉,隻是他不知道,張辰一直以來在他麵前的溫和甚至看似順從,歸根結底是為了入世,現在他心下有了疑惑,所以說出來,也是為了得到答案。
從他的想法上說,經過這麽久和常人的接觸,已知道人的某些特性,諸如:這世上總有一些在別人看來並不重要的東西,另一些人卻會覺得很重要,就好像這條愚路。
丹陳子經過短暫的驚愕後終於開口,“你為什麽會這麽問?”
張辰沒有說出如‘因為我想這麽問的廢話’,因為他現在已經學會了一些親疏遠近,既然眼前這位夫子是朱重三敬重的人,而且很顯然的確算得上品行高潔,所以張辰決定好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當他開始認真的時候,至少在這個世界上看似最公正的邏輯就開始運轉,他反問丹陳子,“如我剛才所說的。這條路本要檢驗的是學子們對學問追求的純粹,但是,據我所知,山上弟子年年都有三千人,每一個人都必定走過這條愚路,他們便每個人都是為了研究學問嗎?
倘若一個人是為了加官進爵走過了這無數台階,這隻能證明他對於加官進爵的決心和憧憬,和學問又有什麽關係?”
丹陳子的初衷本就是為了駁斥張辰,所以這時候得空說話,已聲色俱厲,“無論一個人是為了什麽走上這條路,愚路考驗的都是心性,一個人不論是為了什麽,如果連這條路都不能走下去,就算做了學問又有什麽用?”
張辰接著反問,“所以,學院收弟子,終究也隻是為了結果,那些有心做學問,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走下去的,也終究不能進來,反倒是那些別有所圖的,隻是因為走了一條路,就受學院重視?”
至此,丹陳子竟一時語塞,許久才道:“可是,從一開始就想要做學問的人,少之甚少,若能走過愚路,至少說明心性還算堅定,隻要加以引導”
張辰其實早猜到丹陳子會這麽說,但仍舊聽完這番話,低聲詢問:“那麽教授,何不根據不同的人去設置不同的路?眾所周知,世上不同的樹木都需要不同的土地才能成長,人不如樹乎?”
一句人不如樹,讓丹陳子又久久不語,但他的想法中仍不認為一個年輕人的話便真的要比承襲了千年的道路正確,因此心下不斷思索。
朱重三一開始還不斷朝著張辰使眼色,心下甚至有些惱怒於張辰的不懂事理,隻因為他還以為張辰是為了討好他自己,誰知隨著兩個人一句句說下去,朱重三自己竟也覺得這位連襟說的有幾分道理,再看丹陳子竟也回應得越來越慢,心頭忽然生出某些異樣的心思。
這麽多年,他從未聽自家老師說錯過什麽,就連當年那件事,倘若一開始就聽了老師的話,大皇子未必就會出事!
但現在,丹陳子竟在陽光下的山階山坐了下來,向張辰微微伸手。
朱重三的麵色也微微鄭重,隻因丹陳子的這個動作,竟是要和張辰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