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泰州學派

這句話落在任何人的耳朵裏,都是大言不慚的不自量力,給他台階下了卻不下來。

姚公門生臉色不善,忍不住又要訓斥趙慶的給臉不要臉了,已經開始蹬鼻子上臉。

姚公卻是擺了擺手,坦然笑道:“你應該知道,老夫是泰州學派的宗師之一,在朝堂上有不少的門生故舊,拜在了泰州學派門下以後在官場上也就有了泰州學派官員的照顧。”

大雍王朝的學派眾多,有關學、洛學、閩學等學說,大體上卻是理學和心學之爭,泰州學派是心學的重要學說之一。

京州提學官掌管整個京州的教化,以及貢院科考,這名官員正是泰州學派的門人。

當年與姚公一起在王心齋門下求學,兩人都是王心齋的衣缽弟子。

這便是趙慶一直苦求的官場關係,隻要拜在了姚公門生,本來隻是來自鄉下的一名窮書生,立即就有了拜訪京州提學官的資格。

每年主管科考的主考官,也有各自的學派,為了提高自家學派在朝廷裏的聲音,通常都會有意無意的提拔自身學派的門生。

從縣試的案首開始,每一次科考基本上都是理學子弟或者心學門生,像趙慶這般沒有任何師承的白身,能夠考上縣試已經很不錯了。

想要獲得縣試案首幾乎不可能。

在關學文風大盛的州府,縣試案首、府試案首通常都是關學門生,已經成為了大雍王朝科舉考試裏的一種慣例。

由於小汴京的繁華,又是水陸交匯,還溝通著市舶司,可以看到各家學說的讀書人,沒有出現一種學說獨占一縣一府的景象。

趙慶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拜在姚公門下的泰州學派,除了因為本州的提學官是泰州學派宗師。

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泰州學派比起關學閩學的學術氛圍輕鬆得多,門生弟子之間大多比較和睦,不像其他學說的門生弟子存在著鉤心鬥角。

趙慶回頭看了一眼賀先生,像他這般寄情於山水放棄科舉,不拜在任何學說門下,悠閑自在。

就連趙慶都免不了羨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他做不到像賀先生那般與世無爭。

趙慶堅定的說道:“學生知道姚公在漕水書院擔任教諭,除了日常的四書五經教導以外,擇優選擇了一些秀才拜在泰州學派門下。學生雖然沒有秀才的功名,卻也想拜在泰州學派門下,繼往聖之絕學。”

趙慶前麵說了那麽多話,沒有讓姚公門生對他有半點的好感,在他說出繼往聖之絕學以後。

姚公門生全都陷入了沉思,隻是簡簡單單幾個字,讓在場所有的姚公門生反反複複不停的咀嚼。

這四個字說出了所有泰州學派門生的心聲,姚公門生喟然長歎。

“不愧是能夠說出儒釋道是三家店鋪的趙慶,小汴京詩會的魁首當之無愧,這一句話在本秀才心裏甚至超過了三家店鋪的言論。”

“繼往聖之絕學,好一句精妙的至理名言,說的正是泰州學派弟子們一直孜孜不倦的誌向。”

“看來趙慶與泰州學派真的有緣,還沒有接觸到泰州學派的學說,所說的話裏就隱含著泰州學派的宗旨。”

姚公也是頻頻點頭,對於趙慶隨口說出的這句話十分的看重:“好一句繼往聖之絕學,就算老夫的師兄也就是京州提學官在這裏,同樣是要讚歎你一句了。就為了這一句話,老夫今天再次破個例,隻要你能考上本次縣試的案首,親自把你收入泰州學派的門牆。”

泰州學派是一群純粹的人,凡是加入泰州學派的讀書人不是為了結黨營私,基本上都是為了鑽研聖人的心學學說,繼續對聖人心學進行發揚光大。

這也是姚公為什麽屢次拒絕朝廷征辟,不是他不想做官,隻是想在漕水書院一心鑽研心學。

泰州學派招收門生弟子比較嚴謹,至少也得有秀才的功名,還得是一心鑽研學說的純粹讀書人。

想要抱著結黨營私的念頭進入泰州學派,即便是名門望族子弟,難能拜入泰州學派的門牆。

姚公知道趙慶進入泰州學派的心思,卻沒有往結黨營私方麵去想,因為以他的身份沒有黨羽可以營私,隻不過是想獲得泰州學派的庇護罷了。

隻要他能成為泰州學派的門生弟子,庇護門下弟子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趙慶得到了姚公的許諾,神情輕鬆了很多:“姚公放心,本次縣試的案首學生勢在必得。”

泰州學派門生看待周永寧的眼神已經不一樣了,聽了他又說了一句大言不慚的狂妄話,沒有像剛才那般訓斥他。

泰州學派門生已經把他看作半個泰州學派的人,又因為一句繼往聖之絕學對他有了認同,態度瞬間不一樣了。

“好!有誌氣,考不上縣試的案首也無妨,大不了等到府試的時候考上個秀才,一樣有機會成為泰州學派的門生。”

“不過不能掉以輕心,以你隻是一介白身的情況,沒有任何師承也沒拜入任何的學派,參加府試的時候難免會被主考官壓一壓。”

“當然了,如果你有賀雙卿那般的才學就不一樣了,不用在意主考官來自哪家學說,憑借自身的才學就能考中秀才,甚至成為府試的案首。”

姚公聽了門生的這句話,暗暗搖頭,卻沒有說出來。

燕薊府所有讀書人都以為賀雙卿是憑借才學成為了府試案首,她確實也有那個府試案首的才學,另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

賀雙卿的父親是賀先生。

那科府試的主考官是從京城裏來的官員,還是最喜歡打壓其他學說的閩學門人,幾乎不可能把賀雙卿列為府試案首,即便是她有府試案首的才學。

賀雙卿沒有受到打壓,完全是因為主考官忌憚賀先生在京城裏的名聲,擔心被賀先生的禦史好友在朝堂上狠狠的彈劾一頓。

趙慶如果不能在縣試的時候中了案首,成為泰州學派的門生,基本上與府試案首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