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發明“神器”

這天天剛蒙蒙亮,喬福林開著皮卡,拉著滿滿一皮卡的木耳袋,來到關大壯家地頭,這是為他家做的最後一車地栽木耳,已經在菌房裏完成了接菌、養菌階段,現在開始打眼,然後擺放到地裏。

天下起了大霧,整個天地一派霧氣蒙蒙,宛如仙境。關大壯家菌地在率賓河北岸,吊水壺旁邊,接近地頭的時候,喬福林看到一個人影在晨霧裏忙活,他有些納悶,這是誰起得這麽早?原來是肖金玉,蒙著一塊藍頭巾,背著孩子在給菌袋打眼。孩子似乎還沒睡醒,在她背上歪著腦袋,留著涎水,腦袋隨著她身子起伏而晃動著,看著都覺得可憐。

喬福林下了車,說:“這點活,弟妹你不用起這麽早,我幾天就幹完了。”

肖金玉舉起木板,啪啪給菌袋打眼,頭也不抬地說:“自己家的活兒,如果自己不上心,哪還能掙錢啊。”

喬福林把菌袋卸下來,拿起一個木板啪啪打眼。木板上有一個釘子,一拍一個眼,一個菌袋要紮十幾個眼,到時候才能冒出木耳芽。

河岸上響起清脆的啪啪聲,間或響起幾聲翠鳥的啼鳴。太陽一杆子高的時候,侯寶山騎著車子來了,他把自行車支好,喬福林和肖金玉站起來和他打招呼。

侯寶山拿起一個木板,抓起一個菌袋,往上麵打眼,問:“一個菌袋要打幾個眼?”

喬福林說:“大約十七八個吧。”

侯寶山不解地說:“幹嘛打那麽多眼啊,眼越多,長的木耳不是越小嗎?”

喬福林說:“我在向陽市學習時,也問過人家這個問題,那兒的技術員說,如果木耳長得太大,根子也大,不好吃不說,還壓秤,銷售價格上不來。”

侯寶山哦了一聲,直起腰捶了兩下,感慨地說:“老了,腰杆子不行了,這活兒看起來挺輕省,其實還蠻累人的。”他看見了肖金玉後背上的孩子,腦袋耷拉在外麵,睡得正酣,說:“看看,孩子一大早還沒睡醒,肖金玉你就把他折騰來了,他這樣子多遭罪啊。”

肖金玉嘴角綻出一朵笑意,說:“農村孩子皮實,哪那麽嬌貴。”

侯寶山說:“你帶著孩子回家吧,回頭我找幾個民兵,來幫你把活兒幹完。”肖金玉沒動,繼續打眼。

侯寶山一條腿跨上車子,對喬福林說:“往後,要是有啥需要村裏幫忙的,吱一聲。”說完,騎上車子走了。

喬福林和肖金玉繼續幹活,不一會兒,蓮蝶騎著自行車來了,她是利用一早一晚的空閑時間,來幫忙的。於是在清早的率賓河邊,響起了接二連三的啪啪聲,節奏分明,聲音響亮。

幹了十幾分鍾後,蓮蝶說:“你們先幹著,我回家一趟。”她拎著木板往地頭走去,朝陽照射下,她的身上披著金色的霞光,臉龐兩側的頭發,變成了金黃色,毛茸茸的甚是俊逸、美麗。喬福林看傻了,說:“把木板留下,你回家拎著它幹嘛。”

蓮蝶回頭莞爾一笑,說:“保密。”

喬福林笑了笑,說:“還保密,一個破木板,有啥金貴的,回家做個早飯,還拎著,難道還怕丟了不成。”

不一會兒,遠處霧中傳來自行車的鈴聲,接著蓮蝶俊俏的身姿從大霧中呈現出來。喬福林瞄了她一眼,心想她這早飯做得也太快了,蓮蝶真是個麻利人。隻見蓮蝶跳下車,拿起一個菌袋就打眼。接著,她發出一聲歡呼,說,“成了!”

喬福林和肖金玉不知她為啥這麽高興,停住手朝她望去。蓮蝶舉著木板,說:“我剛才琢磨了一下,一塊木板上隻有一個釘子,一次隻能打一個眼,一個菌袋要打六排,每排打三個眼,就是18個眼。而如果一個木板上豎著釘三個釘子,一次不就能打三個眼,不就大大節約時間和體力了嗎,我就回去釘了兩個釘子,剛才試了試,還真行。”

肖金玉由衷地讚道:“大妹子你真行,不愧是喝墨水長大的,腦瓜子就是靈光,叫你這麽一弄,一天能幹三天的活,太好了!”

喬福林也高興,說:“蓮蝶你真是個發明家,你幫我們大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厲害呀。”

叫他倆這麽一誇,蓮蝶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說:“瞧你倆說的,啥發明家啊,我就是突然想到那了,當時也不知道行不行,哪想到一試驗就成了,湊巧而已。”

有了蓮蝶的發明“神器”,打眼的效率提高了三倍,人幹起活來也輕鬆了許多。這天上午,喬福林開始將關大壯家打完眼的三千袋木耳袋往地裏擺放。河套上的布穀鳥一遍一遍地叫,太陽光也比往日濃烈許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喬福林忙得一身汗,脫掉外套,背著一筐木耳袋往地裏走去。待他回來的時候,肖金玉打開暖壺蓋,倒了一杯熱水,遞給他,說:“大林哥,喝口水,歇歇氣兒吧。”

喬福林直起腰,接過水杯把水喝了。肖金玉看著他滿臉上的汗珠,心存感激地說:“謝謝你大林哥,你自己家的木耳袋還沒擺完,就先幫我家都擺放完了,我心裏真有些過意不去。”

喬福林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說:“啥謝不謝的,大壯打小是我兄弟,他有難了,我幫幫他是應該的。”

肖金玉眼眶濕潤了,唏噓地說:“唉,也就是你大林哥吧,心地這麽善良,真心實意地幫我們度過難關你,其他人,唉,不笑話我們就不錯了。”

喬福林打開皮卡車門,說:“日子是自己過的,弟妹你不必在乎別人怎麽說,你家的木耳袋擺完了,我得回去忙活我的了,弟妹啊,你要看護好這三千袋菌袋,有什麽問題及時來找我。”

肖金玉說:“這你放心,這三千袋菌袋是我家的希望,我一定要像看護孩子那樣看護好它們,不讓它們受屈。”

喬福林覺得她的比喻很貼切,打著火,笑笑走了。

起早貪黑地忙活了幾天,喬福林的兩萬袋菌袋也都擺在地上,兩畝地上,白花花的木耳袋,像一群鵝苗,列隊接受他的檢閱。他突然想起肖金玉的話,要像看護孩子那樣,看護好它們,不讓它們受屈,他覺得這話說得一點不假,俗話說地不虧人,你對它有多好,它就回報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