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中國製造的崛起

感慨完畢,開始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應該說,歐姆新能源對他們挺不錯,展示出來足夠的誠意,求賢若渴不是掛在嘴上說,而是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的。

魏餘聰現在的頭銜是電驅動單元質量總監。

新能源車主要由三大部件構成,電池、電機、電驅動單元。

正如之前魏餘聰所言,這三大件目前整體都處在技術突破階段,且國產化率提得很高。

這使得造車門檻大幅度下降,有充足的貨架商品可供選擇,在這種前提下,備份供應商和價格談起來也方便許多。

畢竟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是最好的潤滑措施。

尤其是電池。

曾經電池是日韓企業的強力壟斷的高端戰略資源。

聽起來似乎很聳人聽聞,畢竟在很多人眼裏,電動車電池和手機電池其實也沒啥太多的差別,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可以說是戰略,卻也有些過。

這話是不錯的,都是鋰離子電池,無非是大小和容量區別。

但日韓係,尤其是日係企業之所以能把這看似普通的民用品變成戰略性資源,主要得益於兩點,先進技術、穩定質量。

這兩條在對於2015年之前的國產廠商而言都可以被稱之為鴻溝,也是日韓公司引以為傲的護城河。

先說質量方麵,日係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這裏麵有吹牛的成分,但實力擺在那裏,至少在電池上,他們沒開空頭支票,交出的成績單舉世矚目。

車用動力電池和手機用電池在原理上區別不大。

在質量要求上,動力電池則要高出至少一個數量級,而要實現這個數量級跨越的技術難度,遠超常人認知。

為什麽動力電池對質量要求如此變態?

原因很簡單,手機電池的工作環境相對正常,不大可能出現連續高溫幾個小時的情況(當然,有人會說賣到非洲去的那些手機,那兒熱是熱了點,但隻要適當減少電池容量就能大幅度提高安全性,在熱帶環境裏,鋰離子的活性能被完全激發出來,哪怕容量小,續航也不會跌太多。)。

其次,就算手機電池板爆炸,造成的後果通常不會太嚴重-鋰電池會劇烈燃燒,但電池板就這麽大,能造成多大危害?如果捏在手裏,那就扔出去,如果揣褲兜裏……那當場脫褲子也很快的……

最多是傷人,救援起來也方便-一桶涼水下去,消除所有隱患。

就算一時找不到涼水,那……既然褲子頭脫了,撒泡尿也能滅火……

但……電動車用的動力電池不一樣……

首先工況就惡劣,電池倉雖然有專用的冷卻係統以降溫,但萬一冷卻係統出問題呢?或者,三伏天車露天停車,地麵溫度輕輕鬆鬆到五六十,冬天零下二三十也是常事,如此會不會造成問題?再說大量的電池同時工作本身就會製造出巨大的熱量。

一旦其中有一枚電池出現問題,那麽可以肯定地說,大概三秒之內,整輛車就會化作一個巨大的火球,除非旁邊恰好有嚴陣以待的進入一級戒備狀態的消防戰士,否則隻能等車子燒成廢鐵。

要知道鋰電池燃燒起來非常猛烈,要麽用巨量的水一次性壓滅火頭,或者隻能等其燃燒完畢。

手機燒起來,還能及時扔出去,而電動車燃燒起來……

所以動力電池對質量穩定性的要求是變態的高。

曾經這個要求對中國企業而言是無法達到的,甚至國產企業不服,認為日企的安全質量報告作假-直接該實驗數據以讓結果好看(說實話,考慮到日企之前的斑斑劣跡,這種推測倒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後來實打實的樣品檢測,讓中國企業乃至全世界的同行心服口服,日係產品雖然價格比中國產的貴兩倍都不止,但是不管做任何狀態的抽檢,都能做到100%的合格率。

如果說安全問題,可以通過完善質量體係,改善工藝流程來解決的話,實際上這兩條做起來都不算太難,無非是花時間和錢。

那麽技術領袖才是日韓企業獲取超額暴利的殺手鐧,硬生生地把民品做出軍品的利潤率來。

比如曾經的鋰電池負極采用的是“中間相炭微球”(MCMB)技術,是瀝青類化合物熱處理時,發生熱縮聚反應生成具有各向異性的中間相小球體,把中間相小球從瀝青母體中分離出來的微米級球型碳材料。

這是日本大阪煤氣公司和日立化成的看家絕活也是利潤源泉。

對此魏餘聰這位日本通深有體會,他在日本接受了從本科到博士的完整的高等工科教育體係,對日本製造業尤其是高端精細製造業非常理解。

和大部分中國人想象的不一樣,日本的工業體係門類並不齊全,但在許多項目上能擠掉工業底蘊更深厚的美國和老歐洲,做到近乎獨占市場,當然有真東西。

除去那些國人耳熟能詳的巨頭企業外,還有一堆看上去不怎麽起眼但在某些細分領域占有絕對優勢的邪門企業-比如大阪煤氣,顧名思義這家的主營業務就是向關西地區提供管道煤氣/天然氣,然後涉足能源上下遊,這都是可以理解。

但是怎麽就涉及到了鋰電池的負極材料了呢?

這要從中間相碳微球的生產原料說起,包括煤瀝青、煤焦油、合成樹脂、合成瀝青、石油渣油瀝青等以及炭黑、二茂鐵等添加劑,幾乎都是廉價的工業產品。

這些東西倒是和燃氣、能源掛鉤。

在泡沫經濟年代,日本企業一麵瘋狂在國際上買買買,對於國內/企業內的正經科研投入也毫不吝嗇。

雖然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整整20年經濟增長低迷,但當初的高額投入這會兒就見了回報。

中間相碳微球的起板售價在60萬rmb/噸,考慮到其原材料以及固定資產投入,這價格基本等於搶劫,哪怕算上當初的巨量的科研投入,依然如此。

可是生產鋰電池負極必須用到這項技術或者相關產品。

一開始國內鋰電池行業對此也就捏著鼻子忍了,畢竟總體產量不大,貴點就貴點吧。

可隨著動力電池業務上線,中國企業實在無法忍受這種高昂的成本,開始滿世界地尋找替代方案。

可真不好找。

這玩意不是說技術含量有多麽高不可攀,也不是工藝難度有多麽變態。

實際上這是個極其冷門的項目,在被發現可以用於鋰電池負極之前,中間相炭微球的市場行情並不熱門,這也就導致了許多有實力的企業和科研機構懶得在上麵下工夫-這才便宜了大阪煤氣。

現在這玩意算是鹹魚翻身,自然有一堆人要跟著去搞,但畢竟大阪燃氣有足夠的先發優勢,通過專利封鎖後來人的前進路線,並且在通過連續不斷的工藝革新降低生產成本,這樣沒競爭對手的時候可以享受超額暴利,而當攪局者出現時,可以飛快地運用價格戰直接封死對方的挑戰。

不管是財大氣粗的美國還是科研底子深厚的老歐洲,都在栽在日本這手上。

對此,日本人毫不謙虛,並且打算對中國故技重演,在他們看來,大陸比歐美差太多了,根本沒有和日本叫板的實力。

最過分的時候,中國電池廠明明加大了采購量,大阪煤氣不打折扣,反而漲價。

擺明就是吃定你。

可中國不是歐美……

強力而睿智的政府在社會的方方麵麵都有巨大影響,尤其在科研領域,雖然國內暫時落後,但眼光和布局方麵,大陸高人可太多了。

當大陸企業在全球都沒找到合適的替代供應商時,忽然有人覺得是不是可以把眼光投向國內呢……

這一投,還真就有門。

在東北有個名氣不大的鞍山熱能研究院,參與了一項國家863計劃,“中間相炭微球”是其中的產物之一。

企業一開始還不敢相信,怕被忽悠了,結果輪番檢測試驗後,發現鞍山熱能院的產品一點都不差。

中國企業家也爽快,用一個小目標的錢,把熱能院的團隊和研究成果收入囊中,隨後投入更多的資金建設生產基地,邊生產邊改進,最終造出了和大阪煤氣相同品質的產品。

日本人發現情況不妙後,立刻按照預案發動價格戰,試圖直接擊潰這個後來者。

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原本屢試不爽的套路這回失靈了。

當日方嚐試性地把價格降到50萬/噸的時候。

中方直接 show hand,產品報價30萬/噸,並且產能管夠,加上國內政府這些年用重金砸出的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體係-送貨上門可是太方便了。

日本企業就是走空運也沒法比啊。

更可怕的是中國貨哪怕比日本貨便宜一半,還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

企業本身都已經做好了繼續降價以應對日方發動價格戰的可能,並且公開放話“來吧!拚到底。我們破釜沉舟!”

畢竟對手在這個項目中已經賺到了天量利潤,早就把生產線的折舊都提完了,成本占優。

中方則處於產能爬坡階段,還需要投入資金完善生產設備,看起來戰局不妙。

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大阪煤氣經過市場調查後,果斷……關閉了生產線……

因為,日本人從各種渠道得知,中國企業背後站著龐大的產業資本與政府意誌,對於這種能打破壟斷的好生意,企業會獲得來自民間與中央的各種扶持。

中國製造從來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這是國家戰略的突破口。

在新能源領域,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這種大背景下,原本大而不強的中國製造,開始向全世界露出了獠牙。

這裏麵有國人焚膏繼晷,背水一戰的決心,更有中央政府高瞻遠矚的功勞。

依然是鋰電池行業為例,實際上僅僅在十年前,那時候電動車尚不完善,鋰電池的主要用戶是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

那時候國產鋰電池已經占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但排前三的依然是日韓企業,並且中國份額加起來都不如老三一家。

彼時動力電池市場初露端倪,日韓企業也不傻,早就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潤,紛紛投資擴充產能,試圖在動力電池行業重演消費電池的劇情。

這時中央政府果斷出手。

2015年,足以載入中國新能源車發展史冊的“白名單”正式推出。

規定凡在中國境內銷售的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必須國產!

當頭一棒,敲得日韓企業暈頭轉向。

他們當然不服,聯手指責中方違反自由貿易準則。

這手麽,在當初剛改開或者剛加入WTO時,或許是見效的。

可到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還玩這套,未免有些落伍。

自從加入WTO後,國內不但承接了大量的歐美產能轉移,在用中國製造大賺歐元美金的同時,培養了海量的人員儲備。

不但有工程師紅利,還有訟棍……哦,不對律師紅利,2015年的中國雖然還不甚強大,但至少是不懼怕任何挑戰,哪怕是在對手熟悉的戰場上也是如此。

不就是打官司麽?

奉陪到底。

反過來日韓企業一看中方態度那麽堅決,也立刻變了態度,嘴裏依舊罵罵咧咧但打官司的事情是再也不提了。

再說中方這個“白名單”也不是無限期,15年頒布時就說明,有效期三年,18年正式結束,並且之後不會延期或者重新頒布類似條文。

算是給了日韓競爭對手一個交代。

後者覺得,雖然中國鋰電池產業有法律保護,但日韓在這個項目上的先發優勢太明顯,於是繼續砸錢建設生產線,期待三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甚至有些高層做著不切實際的美夢“這三年讓出去的利潤,在第四年就要開始賺回來!”

想法當然很好。

但實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