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金榜題名

修文坊,文登客棧。

門口人滿為患,個個手提禮盒,口口聲聲說與潭州張浦相識,想要入內一敘,均被客棧掌櫃擋住。

“張公子說了,今日不見客,都回去吧!”

“你們幾個老夥計也別惦記,張公子離開臨安前,會一直住在文登客棧!”

掌櫃朝眾人大喊,揮手驅趕。

樓上甲字房內,得知即將被皇帝親自接見的張浦,激動又忐忑,想大吼、想吟詩,想哭又想笑。

各種思緒紛至遝來,一時竟然呆呆地站在窗邊,連張宗宵的連番祝賀都沒回應。

“張兄!”

張宗宵一聲大吼,張浦才從忘我的激動之情中回過神來。

“恭喜了,名列殿試前十,進士及第,必於東華門外唱名,天下皆知!”張宗宵展顏稱賀。

“同喜同喜。”張浦麵上神色略微輕鬆了一些。

“我早就說張兄才華橫溢,必定金榜題名,果真如我所料。”張宗宵非常興奮,就像他自己進士及第一般。

張浦拱手笑道:“幸得張兄提點。”

“哪裏哪裏,張兄才華出眾,當得前十!”張宗宵拱手,而後道,“雖說前十都是進士及第,但一二三名跟四至十名還是有很大區別,張兄不可大意。”

“張兄有何提點,不妨直言。”張浦拱手。

“其實也說不上提點,隻是告訴你,見到聖上不必緊張,隻需把聖上當成長輩,但有所問,如實回答便是。”

“多謝,我記下了。”張浦再拱手。

次日,禮部官員親自來迎前十名考生,並提前檢查衣著裝扮是否得體,有些考生家境過於貧寒,禮部還專門出資幫其置辦衣物鞋襪,以免有礙聖上觀瞻。

東華門外,學子、市民圍觀者不計其數,被殿前司禁衛分隔在禦道兩旁。

張浦跟隨一眾考生、官吏行走在寬闊的禦道,見兩旁民眾向他招手、呼喊,投來羨慕火熱的目光,比之在潭州鄉試之後更加風光。

一時之間心曠神怡,豪情萬丈!

來到東華門前,經過禁衛層層盤查,張浦與其他九名考生一起,再次進入皇宮大內。

宮中行走許久,眾人來到一座大殿前停下,等候通傳召見。

在等候召見時,樓炤交代眾人:“此殿乃文德殿。聖上在此召見,問什麽答什麽,不可胡言亂語,言語無狀。”

“記住,在文德殿麵見聖上隻需作揖,不得跪拜。”樓炤叮囑道。

十人拱手,無不稱是。

眾人雖然覺得奇怪,卻無人敢隨意開口詢問。

樓炤有此交代,皆因之前有考生年紀太大,覲見之時,一跪不起,讓趙構受到不小的驚嚇。

不過片刻,一內侍來到殿外通傳:“徽州馮爍覲見!”

一中年書生隨即出列,拱手上前,隨內侍入殿。

兩刻鍾後,馮爍出來,內侍再傳:“紹興府趙拙覲見!”

一老年書生聽名出列拱手,隨即跟內侍入殿。

眾書生絕大多數不曾見過皇帝,不免心中忐忑,本想問問馮爍感覺如何,但樓炤、禁衛、內侍都在眼前,又不敢出聲。

張浦雖然也心中不安,但經過張宗宵提點,他在心裏告訴自己,馬上要見的是自己多年未見的伯父,一連幾遍之後,竟然平複了心境。

期間又有幾人覲見。

“潭州張浦覲見。”

忽然聽到名字,張浦心中猛然一跳,急忙出列,拱手行禮,而後隨內侍一路來到殿內。

內侍在內殿門外停下,示意張浦獨自進去。

張浦拱手謝過,深吸一口氣,稍稍平複了情緒,抬腳邁入內殿。

入殿三步,抬眼見一身明黃公服的趙構正坐於殿上,翻閱試卷。

張浦當即止步,拱手深深一拜,口中道:“臣,潭州張浦拜見聖上!”

“免禮。”趙構將手中試卷放下,抬頭朝殿下看去。

見張浦身材修長,儀表堂堂,舉止得體,神情自若,心中很是滿意,不由起身朝他走去。

張浦見狀心中一慌,聖上怎麽還走過來了?

驚慌間,急忙拱手再施一禮。

趙構微微一笑,在五步之外停下,開口問道:“你祖籍何地?”

施禮過後,張浦穩了心神,當即回道:“臣祖籍和州。早年兵亂,全家遷至明州,後來父親得朝廷恩賜為官,臣便一直隨父在各地遊走,近五年都在潭州。”

“哦,你族親之中有人在朝為官?”趙構略顯驚訝。

張浦如實回道:“建炎三年九月金國軍前通問使、直龍圖閣、假禮部尚書張邵,是家父族兄。因伯父膝下無子,朝廷恩賜惠及全族,家父得以為官。”

“原來是張卿子侄,難得,難得!”趙構點頭,大加讚賞。

建炎三年之事,趙構不曾忘。

當年金軍大舉南下,勢不可當,他曾下詔征召使臣,赴金營求和,可滿朝文武百官,竟無一人願當此任。

而原是地方小官的張邵聽說此事,慨然請行,出使金營,誰知卻被金人拘押至今,生死不知。

“你在對策中說,荊湖又起民亂,確有其事?”感歎過後,趙構問起策論。

張浦回道:“去年嶽飛被問罪,荊湖民間就已有風波,年初更是有賊首後人帶領刁民,公然闖官衙劫縣獄。當時家父和臣就在衙中,家父還險些被賊人所傷。”

趙構不由皺眉,“縣衙沒有弓手守衛嗎?”

“縣衙雖有三班衙役,但那些人與地方豪強關係密切,而豪強都是早年荊湖之亂中被收服的水寨頭領,他們又與同是頭領而被招入軍隊的人關係頗深。如此一來,縣域之內,幾乎全被他們控製。”張浦道。

“你是說荊湖駐軍之中,有人跟地方豪強關係緊密?”趙構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張浦回道:“是。聽說嶽飛當年平定洞庭湖叛亂,在亂民中招了好幾萬人入伍,其中不乏兄弟子侄、親朋故舊。”

趙構沉默片刻,忽然問道:“如果朝廷要裁撤荊湖大軍,你說該如何做?”

張浦似乎早有考慮,稍一思索,便回道:“臣以為大軍之中水軍不可撤。荊湖多水,若水軍士卒歸鄉,便如猛虎歸山、魚入大海。建議將水軍調走,遠離荊湖。”

“精銳步騎也是朝廷供養,可以拆分,調離荊湖,替換別處駐軍。普通軍隊,可以就地遣散。”

“臣大膽妄言,請聖上恕罪!”

答完,張浦趕緊拱手施禮。

“很好,退下吧。”趙構轉身回到禦案前。

“臣告退。”

張浦拱手退出殿外,後背已然全濕,一片冰涼。

四月初七,東華門外。

禦街上人聲鼎沸,人頭攢動,黑壓壓一片,望不到邊。

宮門前,在威武齊整的殿前司禁衛拱衛下,朱紫大員、今科考生近五百人,分列數隊。

宮門下,樓炤親自持金榜唱名:“福州陳誠之,擢今科進士一甲第一名進士及第,授左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廳公事。”

“建康府秦熺,登今科進士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以通直郎官應進士舉,恩例轉三官,優擢左朝奉郎、添差通判臨安府。”

“潭州張浦,登今科進士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授左文林郎、真州州學教授。”

“徽州馮爍,登今科進士二甲第一名進士及第,授將仕郎。”

......

“紹興府趙拙,登今科進士二甲第七名進士及第,授將仕郎。”

“平江府李歆、趙弘、孫郜、郭艾,嘉興府張柏...達州吳珂,以上一百二十五人,登今科進士第三甲,賜進士出身。”

“寧國府馬忱...明州陳魁,以上一百四十七人,登今科進士第四甲,賜進士出身。”

“嚴州楊懷...湖州姚文,以上一百一十五人,登今科進士第五甲,賜同進士出身。”

“諸生,進宮麵聖!”

......

稍後,金榜懸於東華門外。

同日,紹興十二年恩科喜報快馬出臨安,十二天內遍傳天下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