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殿試

做一品大員的孫女婿?

若真如此,那不是一輩子都被控製死,萬事由不得自己!

張浦幾乎沒有過多考慮,便起身拱手道:“張兄,實不相瞞,我已有意中人,雖未成親,但已有約定。”

張宗宵忙起身將他拉住,笑道:“無妨無妨。小妹之事,也隻是隨口一說,她年紀不大,也不急出嫁。”

“邀你來,其實事關殿試。”

聽到這話,張浦趕緊坐下,奇道:“莫不是有內幕?”

“算不得內幕。”張宗宵擺手,而後神情一變,十分嚴肅地問道,“宋金和議,你怎麽看?”

“年前聽聞過,最近一直在讀書,並不曾關注。”張浦覺得奇怪,他怎麽會問這個問題。

張宗宵搖頭,“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監考,考的是國家大事應對之策。張兄隻顧讀書可不行,得關注朝政時事。眼下最火熱的便是宋金和議。”

張浦一心讀書,極少關心書外事,得此提點,頓時心生感激,不由拱手道:“受教。”

“宋金和議內容原本對外保密,可就在本月,金國使臣來臨安不久,竟然被泄露,現在已是滿城皆知!”

張宗宵隨即將和議大致內容說於張浦聽。

“怎會這樣?”

聽到和議內容,張浦大驚,滿臉不可置信。

“你看看,臨安的士子考生幾乎全是你這般反應!”張宗宵教道,“如此這般可不行。”

張浦不同意,立即反駁道:“紋銀、生絹且不說,大宋怎能割讓土地、怎能向狄夷稱臣?豈不荒謬!”

張宗宵聽得搖頭,沉默片刻,而後才說:“張兄你好好想想,為了議和,把嶽飛父子都殺了,現在宋金和議已成,士子考生反對還有用?”

“要是你以這種心態去參加殿試,肯定是五甲末位了。”

聽到這話,張浦不由一個激靈,苦學十幾年,好不容易通過省試,若隻得個五甲末位,那不是白辛苦了!

稍一思索,便問道:“張兄以為如何?”

張宗宵道:“宋金和議是既定國策,是朝廷大計,作為考生應該多想其合理之處。”

“向金國稱臣,這哪裏有合理之處?”張浦疑惑。

“不能這麽想!”張宗宵急道,“這個問題絕對不會有人提,你就當和議內容沒有這一項。”

“隻要抓住和議的合理之處和好處就行,至於和議內容盡量不要提。”

張浦對時事國政了解不多,平常思慮也少,此時很是迷惑,“還請張兄教我。”

“如果實在不清楚,你可以反著想,想想不議和有什麽壞處。”張宗宵慢慢引導道,“比如打仗勞民傷財、流民遍地,容易滋生驕兵悍將等。”

“關鍵你要認同和議,千萬不要跟朝廷反著來,不然殿試不會有好名次。”

張浦瞬間開竅,心中萬分感激,當即起身施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張兄指教!”

“指教不敢當。張兄來日名登一甲,飛黃騰達,別忘了小弟便好。”張宗宵起身還禮。

二人又敘談小半個時辰,掌櫃親自來敲門,方才作罷。

看著張浦離開,張宗宵長舒一口氣。

張浦住進甲字房後,便讓掌櫃幫忙收集有關國策時政的書籍刊物。

對方明白他的訴求,很快便將近半年進奏局編纂的《朝報》全給他搬進房間。

十多天後。

三月二十九,天剛放亮,張浦、秦熺等人經過層層核驗盤查,在禮部主考官員帶領下,穿過重重禁衛,來到皇宮大內集英殿參加殿試。

集英殿前等候的朱紫官員站了一片,張浦等人初入皇宮,個個心中忐忑,不敢亂看,眼睛隻盯著身前三尺青磚。

不知等了多久,時辰一到,殿門打開,朱紫官員先行入殿,主考官、考生隨後。

不多時,皇帝趙構來到大殿,百官宣禮,考生列隊靜候。

入得集英殿,張浦更加不敢亂看,但在好奇心驅使下,他眼睛餘光稍稍一瞟,隻見一道明黃色身影坐於殿上,尚未看清其老弱胖瘦,便不敢再看。

“臣省試總裁樓炤,率紹興十二年壬戌恩科舉人三百九十七人,叩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樓炤引領下,張浦隨眾多考生異口同聲口呼:“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構一聲輕“嗯”,樓炤轉身下令:“開考!”

張浦隨即在附近一張書案前坐下,隻見其上已有筆墨紙硯,正中放有一張小紙。

紙上刊印一句話: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家無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張浦閉目凝神,苦思細想其文深義與眼下國政時局的聯係。

不知過了多久,他方才睜眼調筆,於稿紙之上,奮筆疾書。

及至太陽西斜,殿中考生大半離去,張浦才將稿紙上修改過數次的文章謄寫完畢。

交了考卷,與其他考生一起在集英殿外又等許久。

直至天黑,最後一名考生掌燈謄寫完試卷,近四百名考生才在省試總裁樓炤帶領下出了皇宮大內,各回客棧,等候消息。

當晚,皇宮大內,燈火通明。

閣館重臣齊聚,共閱今科舉人對策答卷。

“這篇不錯,文風老辣,直指症結......”

“這篇也不錯,言之有物,立足現實,而不虛談......”

“看看我這篇,我給諸位大人念幾句。”

“好,念來聽聽,我這老眼昏花,實在有些看不清。”

“...亂民如亂兵,畏威不懷德。嚐聞嶽飛平洞庭之亂,僅斬其首楊幺,其餘不問,時言民感其德而安,實有竊上恩威之嫌。然,僅過數年,聞飛獲罪,亂民聞風又起,闖州縣如履其家,戮臣民如屠豬狗,不肖數月,必糜爛州縣,荒草塞田、流民四散,府庫無糧、饑民相殘,此皆飛之過也......”

“諸位大人覺得此文如何?”

“恕我直言,有媚上之嫌。”

“不過此文文思開闊,觀點清晰,論據有力,暗合朝政,不可多得,值得禦覽。”

“好,那就先暫列前十。若有其他好文,再行斟酌。”

閣館重臣夜宿大內,一連忙碌兩日,終於將三百九十七篇試卷全部閱完,按優劣分為四等。

當天,一等十份對策答卷,便送至皇帝趙構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