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柳公明的難處
柳公明中了探花之後,短暫的休息了一個月。便被任命為禮部司郎中,管理官學的創辦和科舉。
於是,長安城內大大小小的書院建設和管轄都交給了柳公明。
柳公明就官學的管理來請教李治的意見。
“就按照老師所說,這些官學應該當讓每一個百姓都可以上學。”
如此密集的書院是柳公明不敢想的。柳公明出生的縣裏麵,都隻有一家讓貢生上學的書院,而且選拔十分的嚴格,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到官府開辦的學院上學。
“這些書院想上就上,是否太容易了些?不需要經過選拔嗎?”
“知識是百姓必須的。選拔隻會降低了百姓上學的欲望,提高上學的難度。”
李治打算讓這些書院隻向百姓收取一些購買書籍和日常維護的錢財。
“那要如何保證上學的都是人才呢?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讀書。”
李治白了柳公明一眼,覺得他身上讀書人的傲氣還是過重了。
“不是人才就不能獲取知識了嗎?讀書識字對每個百姓都是受用終身的。”
柳公明沉默良久又繼續說到。
“開辦學院的財政支出從何而來?”
“我大唐財力雄厚。辦書院的錢還是有的,你就大膽放心的幹。”
“那書院的教書先生如何聘請?”
“那些考了許多年科舉都考不上的老秀才。可以讓他們來書院試試。許多人考不上科舉,並不是因為他們才華不行,而是沒有像你一樣的運氣。”
柳公明慚愧,李治說得很正確,要是沒有李治和張知易的提攜,他現在估計也是遺憾落榜。
“太子殿下和張先生竟然想出如此的關懷讀書人的舉措,真是讓柳公明佩服。”
“先生一直建議我說要大力發展教育,隻有這樣才不會讓權貴掌握了話語權和壟斷知識。”
柳公明暗自感歎張知易的眼光果然十分長遠。
“還有一事。隻有書院附近的地界的居民才能到當地的書院就學,不可跨過地界去上學。”
柳公民不解問道:“為何要限製百姓們上學的自由?”
“這其實是限製世家貴族上學的自由,讓世家貴族和普通老百姓在同樣條件的書院去上學,保障了教育的公平。”
世家貴族往常都會去找名師開辦的私塾上學。而且這些私塾收費極高,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承受的。
私塾裏有名師,這讓貴族和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的差距大大加大。
“還有那些開辦私學的先生們,嚴格限製他們收費的水平。並且歡迎他們到公辦的學院去教書。”
這樣的舉措隻會導致私塾越來越少。教育大權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手中。
那些開辦私學收費昂貴的名家大師,最後迫於找不到生源便也隻能到官辦書院去。
“不瞞殿下,公明自小貧困讀不起幾本書。也請不起教書先生到我家裏來講課。可不管朝廷如何的限製,世家貴族總是有能力請到更好的教書先生。”
“你說的不錯,朝廷的能力也隻能做到如此了,公平是相對的,最起碼保證了階級的流動性。要想趕上世家貴族,平民家庭的學生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柳公明對此十分有感觸,這十年來他不知吃了多少苦,有幾次吃不上飯差點被餓死才考上了這個探花。
“那此舉不會招致世家貴族的反對嗎?”
李治輕蔑地說道:“反對?他們有什麽立場反對。他們有錢一直可以去請名師到家裏單獨上課,開放學院又影響不了他們,要說有影響,也就是讀過書的老百姓變多了,他們考科舉的競爭也變大了。”
柳公明沉默不語,他知道其實擺在老百姓麵前的還有另外一件更棘手的事。
李治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便又說道:“你是擔心世家貴族科舉前行卷的事情吧。”
行卷便是開考前世家貴族子弟會通過關係將自己的文章交由改卷的考官傳閱,一般的老百姓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柳公明不好意思開口,也正是因為他借助了李治的關係才得以將自己的文章交由考官提前審閱,才華得以賞識。因此他沒有資格評論科舉前行卷的好壞。否則就有點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意味。
柳公明說道:“公明不好評價。我也是因為太子的提攜才有今天的地位。”
李治卻不以為然:“要是提攜了有才華的人,倒也沒什麽,隻怕世家貴族們相互幫助把一些沒有什麽能力隻是出身尊貴的人提上來做了官,那可是禍害無窮。”
“那太子打算怎麽做?”
“直接下令科舉前禁止考生提前聯絡科舉考官。並且科舉的試卷采用糊名製。考官便不知道自己手上的試卷是誰的以此保證公平。”
“下官明白,隻怕推行起來有些困難。”
李治轉頭看著柳公明斥責道。
“為何你當了官卻如此軟弱了,以前讀書人的那份傲骨哪去了?”
柳公明被李治問得有些心虛隻好抱拳躬身道。
“公明慚愧。”
“我都說了,提攜你是看重你的才華,你要做的就是證明我沒有看錯人,你盡管大展拳腳,大可不必害怕得罪什麽人,有我替你撐腰,你怕什麽?”
“公明的確有些束手束腳,還請太子殿下見諒。”
柳公明做官之後有著這樣那樣的顧慮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好不容易才坐上這個位置,自然會患得患失。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思前想後。
他自己也覺得他已經不像他做書生時那樣自由了。
另外一方麵,也正是因為柳公明的貧苦家庭出身。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別人幫助,他在長安城裏做官也是孑然一身,他在朝堂上如履薄冰。
像柳公明這樣條件貧瘠的人,做事之前最先考慮的也不過是個穩字吧。
柳公明此生最敬佩的不是什麽有名的儒學大師,而是相識不到半年的張知易。除了敬佩他對時局的見解,更敬佩他那灑脫不羈的個性,這也是柳公明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