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修譜

陳熾每天在推進著述。盡管著作的名稱還沒有想好,但目錄出來了,就可以開始按章推進。就像他家的新居,雖然門樓還在等著他命名,但工程並不會停下。那些裝修項目正在弟弟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陳燾果然從贛州找到了玻璃。安裝玻璃的時候,四鄰八村的鄉民都來觀看。這種采光的玻璃,讓贛南的民居從此更加透亮。在參觀的人群中,陳熾突然發現了童年夥伴陳鼎元。當時,陳熾隻在熱心地為鄉民科普新生事物的名稱和來由,不知道陳鼎元何時來到了村子裏。

陳鼎元顯然不想打斷陳熾的熱情。他隻是末了插了一句話說,這東西當然是好,就是不便宜,我們一般人家呀,估計用不上!陳熾一看陳鼎元,大笑起來,說,你什麽時候來了?

兩人回到老屋,吃茶敘舊。陳熾問起陳鼎元的近況,問他怎麽突然出現在橫背這個小村子裏。陳鼎元說,我早就該來拜訪賢弟!我們上次還是什麽時候見麵的呢?對了,是1886年我到京城參加會試之後。

陳熾想了想說,正是,一晃六年過去。讀私塾時,你還當過我的保鏢。那年我們三人去南昌應考,你在萬安幫我搶回了硯台!哎,歲月過得真是快,一切就像在昨天,如今我父親不在人世!這些年,我們文武各道,實在是見麵少,但我一直關注著你。那年你南昌鄉試中舉得了第二名,十四年後你在京城會試,參加朝考大挑列為第二等,修補了千總,前年兵部行文分發江西巡撫,以千總歸撫標分發左營效力。

陳鼎元說,戶部如此關注族弟,在下真是慚愧!我四十三歲才得了這個千總的實職,真是有負眾望!陳熾笑著說,怎麽說這也是我們族中的驕傲,也算是取得功名,小時候念念不忘的花紅,你總算如願以償。

話說陳鼎元當的這個千總,相當於後世營級幹部,也算是取得功名。隻是,剛剛分發的崗位是“轅下頂馬”,就是為巡撫護駕,騎著牲口走在前頭。陳鼎元說,賢弟如此關心,為兄感激不盡!仕途不易,這些年我大都在家照顧老母親,前年開始才進入正途,所以不敢輕易請假離營,令尊仙逝未曾歸來吊唁,有失禮數,還請見諒!

陳熾說,這次離營回鄉,所為何事呢?

陳鼎元說,母親身體不適,同時我們白溪陳氏前幾年就發起修族譜,我和你弟弟都是主修,這幾年我一直因公離鄉,現在正好回來議些大事!說罷,陳鼎元把修譜的分工安排表遞給了陳熾。陳熾接過一看,不由得笑了,但很快又麵容肅穆。陳鼎元知道,陳熾又想起父親了!

這張名單上,第一行就寫著“總理:克昌”。陳熾看到自己被擺在前頭,卻遠在京城沒有辦一點事情,難為情地笑了。幸虧父親陳斌替陳熾總理其事,陳熾隻是掛了個名。名單中,主修有六人,分別是調卿、益齋、錫章、月華、玉文、昆生。這擺在第一的調卿,就是陳鼎元。鼎元,字隱山,後又易字超凡,號調卿。而排在最後的昆生,就是陳熾的弟弟陳燾。此外,參與修譜的還有考訂八人,校閱八人,辦理十二人。這支隊伍,或合或散,如今陳斌走了,陳鼎元自然得擔起主事的責任來。

陳鼎元說,按理叔父離世而你又回鄉,這總理一職得你擔起來。但聽昆生說,你在潛心著述心無旁騖,這主事的還得我來挑。目前族譜進展順利,我們計議了一下,還需要你出馬擔當兩件大事。

陳熾說,何事如此重要?

陳鼎元說,這十修族譜得有個序,那裏坑陳氏四修族譜就是你寫的序,我們白溪的譜序自然非你莫屬。此外,我們族中大事,除了修族譜就是修祠堂,所幸白溪陳氏的祠堂,在二十年前就蒙前輩陳廷書發起修繕,此等大事當該寫入族譜,為此還得請你寫一篇祠堂記,記述修祠盛舉,載入譜中。

陳熾沉思了一下,說,這族譜既是我父親主事,這譜序本當由我父親撰寫,可惜先父抱憾離世,未能等來族譜和新居竣工之日,想來實在悲痛!我寫好後落上當父親的名字,也算是個紀念。這祠堂記確實是值得撰寫,宣揚我族中人文蔚起之勢,合族團結之心。隻是相關情況,還需吾兄介紹。

陳鼎元說,那年白溪做清明輪到你家當東,我因傷未能參加,你縣城回鄉掃墓,聽說陳廷書就說起過修繕祠堂的事情?

陳熾說,是的,三十年前那場戰火,可把趕考的父親害苦了!兵火之後,百室**然,包括陳家旅館。這陳家旅館,至今州府的人叫它瑞金會館,雖然隻是智鄉白溪陳氏試子的寓舍。焚燒之後,族中一直想修繕,但亂世之中人心不定,眾說紛紜,終究沒有修回去,我們去考試時都是散居市村,與販夫販婦雜居一起,穢雜難堪。前輩廷書發起倡議,聽說籌資過程非常艱難。

陳鼎元說,此次修複,陳廷書建議不以建會館的名義,而以修祠堂的名義。陳廷書前輩說,我們白溪自寧都到智鄉白溪,已曆二十餘代,白溪始祖為俊卿公,其兄弟另遷會昌、石城。為此,州城內的祠堂,就定名為俊卿翁祠。族中子嗣繁多,不按紅丁,而按牌座捐資,每捐三十緡(三十貫,相當於三十兩銀子)在祠堂中樹一座牌,書牌一百五十餘座,第一次集資就有四千緡,牌子則按照族中昭穆次序擺放,初步修成。後來裝修的資金不足,於是發起第二次集資,六名一牌,集得六百餘緡,不但修好了祠堂,而且購買了祠堂前一塊空地。你看,就是這張圖,四至界線記載明了。

陳熾看了看圖紙,感慨地說,廷書前輩數年之間,心力交瘁而創建此祠,為萬世子孫計者深且遠矣!化館為祠,福蔭綿遠,這祠堂建好之後第四年,我們三個就去南昌應考,結果三人都得中式,十二年後我弟弟又考了拔貢,這些碩果,與先祖和前輩購寓建祠之意正相吻合!

陳鼎元說,族譜記載代代子嗣,而《寧州城內白溪陳氏俊卿翁祠堂記》,當是族譜最大亮點之一,賢弟貢獻墨寶,也正相吻合!

陳熾說,略盡綿薄之力,我族榮光還待後來者,而我以為最可珍惜之處,還是我替父親撰寫的譜序!

陳鼎元點了點頭,說,令尊音容宛在,前幾次聚會議事,英氣與熱情曆曆在目!將其未竟之事辦完,就是對他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