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

1957年春,北京石油學院,一名衣著整潔、身材挺拔、雙目炯炯、滿臉歡喜的年輕學子,腳步輕快地向男生宿舍快步走來。

室友們回頭望向走進宿舍的秦立民,紛紛向這位排行最小的室友發問:“立民,係主任那邊怎麽說?”“你的心願能實現嗎?”“秦立民,你倒是快說呀,學校同意你申請去玉門油田了嗎?”“看他的表情,應該是成了。”

在這連珠炮式詢問和室友們如兄長般關切目光注視下,性格內斂、不善表達情感的秦立民長長舒了口氣,緩緩點頭,輕聲說道:“嗯,同意了!”

繼承父親之誌,投身祖國的石油工業,這是秦立民選擇就讀北京石油學院的初心。至於秦立民為什麽堅持一定要去玉門油田,則要追溯到他幼年時那段難忘的記憶……

那時的秦立民雖然隻有六歲,但記憶已經是很牢固的了。

一天,母親突然神色慌張地匆匆收拾好行李,牽起秦立民就趕往火車站,她要帶著幼小的兒子坐火車去往大西北一個叫做玉門的地方。

三天三夜的旅途中,母親極少開口說話,總是盯著窗外出神。列車進入了荒蕪的西北大地,母親的臉色愈加蒼白凝重,眼神也更多透出悲傷之情。年幼的秦立民也越來越感到不安,他想一定是出了什麽大事,他甚至想到是不是父親遭遇意外受了重傷。但又不敢向母親求證。其實小立民對父親的記憶和印象更多的是來自家裏那張泛黃的照片上。

這些猜測在秦立民幼小心靈深處來回翻騰著,直到火車哐當哐當駛進玉門車站時才暫停下來。那個下午,當小立民和母親走出玉門火車站時,正遇到沙塵天,黃沙飛舞,漫天的沙塵讓小立民喘不勻氣、睜不開眼,他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小手牢牢地拽著母親的衣襟,生怕一陣狂風把母親吹沒了。這,就是玉門給秦立民的最初印象。

母親一手拎著行李,一手緊緊將兒子攬在身邊,迎著風沙,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一排土坯屋。屋前站著的兩位伯伯將他們母子倆引進屋子,他們與母親低語幾句就離開了。屋子裏麵的陳設簡陋陳舊,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屋子角落有個土炕。可能是窗戶和屋門有縫隙,在屋裏依然能夠聽到呼嘯的風聲,聞到濃濃的沙塵味。好在屋中有個小鐵皮火爐,爐上的一個舊鐵皮燒水壺冒著熱氣,這多少解除了一點小立民心中膽怯和寒意。

“媽媽,我們來這裏做什麽呀?”小立民終究還是怯生生地向母親提出了憋在心裏的疑問:“是不是爸爸出事了?”

母親環顧著這小小的土坯屋,眼裏盈滿淚水,兩手緊緊抓住桌邊,半晌才聲音顫抖地對兒子喃喃細語道:“民兒,爸爸在工作時受了重傷,已經離開了我們。”說到這兒,母親的淚水已經掛滿了麵頰。小立民撲到母親懷中,傷心地抽噎起來。母親一邊給兒子拭淚,一邊繼續給兒子講述著:“這件小屋就是你爸爸曾經住過的地方。當年他帶著雄心壯誌來到這裏,為國家找油田、采石油,這裏有他的夢想啊……”

“抗戰初期,你爸爸參加了國⺠政府的⻄北地質礦產試探隊,那個時候,這裏的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工作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可是你爸爸沒有推辭,來到這裏後也從沒有抱怨,那個時候,他的心中隻有一個信念,就是要為國家開鑿出第一口油井。”

小立民靜靜地聽著母親的講述,他似乎已聽不到土坯房外肆虐的風聲,他被父親的故事感動著,他為父親自豪,為父親驕傲。

媽媽拭去眼角的淚水接著說道:“如果成功了,那是我們國家的驕傲。對於你爸爸來說,報效祖國是他的人生理想和畢生追求。”這句話深深印在了秦立民的腦海裏,在他小小的心田種下了一棵“為民族爭氣,”的種子,

便是從那一刻起,秦立民兒童時候的記憶和每夜夢鄉都被一望無際的油田和那一口留有父親身影的油井死死地包裹和縈繞著。

思緒收回,秦立民語氣堅定地說道:“你們都知道,玉門,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長大後去玉門油田為祖國開采石油這是我兒時的夢想。”秦立民的回答簡單明了,又透著執著。

舍友們看了看秦立民,無奈地歎了一口氣:“你就是又軸又強,要知道院裏可是想讓你畢業留校的,不管是繼續深造還是留校任教,都比去玉門強啊……如果你在那裏待不下去,或者不願意在那裏待了,再想調回北京,那可就難了!”

秦立民的表情微微一頓,雙手握緊軍綠色書包的書包帶。室友們說的這些,他又何嚐沒有想到?院係主任之前找他談過話,學院已經準備推薦他去莫斯科大學留學深造,他明白自己一旦放棄,就意味著人生的軌跡從此將大不相同。秦立民內心也不是沒有過猶豫,也不是沒有過動搖,他暗戀著的女孩也勸過他,希望他能陪她一起去莫斯科留學。女孩的言語盡管含蓄,但是秦立民知道,隻要出去了,兩人的感情也都是水到渠成。

但是一想到十三年前的那個下午,想到風沙停止後落日的餘暉映照天際,想到母親帶著他步量過的父親用生命打下的那口油井,想到母親這十多年來的含辛茹苦和諄諄教導,瞬間,不管是留校工作還是出國留學,這些念頭都消失的無隱無蹤,留在秦立民心頭的隻有三個字:去玉門!

秦立民在心中暗下決心,不論地處大西北的玉門有多麽艱苦,即便是黃沙漫天,即便是大雪綿延,自己也絕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