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風雨欲來
安西都護府治所,龜茲城,一麵破舊的大唐戰旗無力的自然下垂在城頭。
黃昏時分,一支數十騎的隊伍穿越了一片胡楊林,直奔龜茲城東城門而來。
“有騎兵!”
一位年輕的胡人士卒看到騎兵後緊張地唰一下站了起來,握緊了手中長槍。
“緊張啥嘛,吐蕃人又沒長翅膀……”為首的白發老卒瞪了一眼那個隻有十四五歲的少年士卒,為被打擾睡覺而不滿。
聽到越來越近的馬蹄聲他才不慌不忙地抬頭看去。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
“行禮!”
那老卒一邊大喊,一邊趕緊起身立正。
起身太猛差點把桌子碰翻。
為首的一騎甚至看都沒看行禮的士卒一眼,徑直縱馬進入城門。
風塵仆仆的李寧和盧十四用紗巾蒙著臉緊跟其後,李寧抬頭看了一眼城頭高懸的大唐戰旗長舒一口氣。
他們在數十騎的護送下從龜茲城東門直接入城。
說是護送,其實更像是押送。
邁著小碎步的騎兵快速入城後直奔大都護府。
“老叔,少公子前幾天不是剛剛離開龜茲城去了焉耆鎮了麽?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那老卒看著行色匆匆的騎兵遠去,瘸著腿回到桌椅旁,罵罵咧咧道:“你問我,我問誰去?”
但是神情間滿是擔憂。
莫非是吐蕃人開始進攻了?
老卒很快想明白了,他的眉頭舒展開,將桌椅又往陽光處搬了搬,懶洋洋地癱在椅子上。
“放心好了,天沒塌下來!”
老卒可以肯定,少公子回來和隊伍中那兩名風塵仆仆的蒙臉人有關係。
否則以少公子的秉性,斷然不會剛離開就回來。
“他們會是誰呢?”
老卒看向大都督府方向眉頭緊皺。
同樣東城門外的茶水攤掌櫃眯著眼看著李寧他們消失的背影。
他自言自語道:“回鶻人來了,唐人來了,斥候出動頻率增加了,吐蕃大兵據說也在焉耆鎮一線出現……我的眼皮怎麽跳得這麽厲害?”
盡管李寧和盧十四蒙著臉,但是眼神毒辣的掌櫃依舊看出了他們的身份。
他已經好多年沒見過新麵孔的唐人。
據他所知回鶻使者此時也正在龜茲城內。
“十萬大軍的傳聞看他們怎麽圓,有戲看了!”掌櫃收拾著桌子自言自語道。
如今的龜茲城似乎很熱鬧。
遠處天邊黑雲壓城!
……
龜茲城內的景象與李寧想象中完全不同。
這裏仿佛世外桃源一般,看不到一絲的戰爭痕跡。
相反大街上車水馬龍,甚至有些熱鬧,絲毫沒有大戰來臨前的風雨欲來之感。
但是心細的李寧還是發現了與戰爭有關的蛛絲馬跡。
那就是大街上大多數是婦孺,除了城門口的士卒之外,很少見到成年男子。
就算偶爾有幾個男丁都是缺胳膊斷腿的殘疾人士,或者都是正在撒尿玩泥巴的年紀的半大小子。
和李寧同齡的男孩在街麵上都很少看見。
密集的馬蹄聲驚擾了本來平靜的大街。
眾人很熟練地躲在大道兩側,然後抬頭打量著這支剛離開龜茲沒幾天的隊伍。
有的妙齡女子則對著為首的少公子拋來媚眼,甚至大膽地發出尖叫以吸引他的注意力;
有的婦孺認出了自己的兒郎,在遠處跳著揮手打招呼;
每個人都想在隊伍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人。
更多人則被隊伍保護在最中間的李寧和盧十四兩人所以吸引。
盧十四自不用說,鐵塔般的身材加上那杆比尋常長槍又粗又長的銀槍,不引人注意都很難,惹得一眾少女春心**漾,尖叫連連。
至於李寧,雖然蒙著臉,但是他身板挺著筆直,伴隨著戰馬圓潤的屁股有節奏的一晃一晃,配合著極有韻律來回搖擺的馬尾,每一步都走出了一種高雅。
一人一馬,展現出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貴氣。
倒不是李寧刻意做出這般高雅動作,實則是無奈之舉。
連續好幾天除了睡覺其他時間不是在馬背上啃幹饢,就在馬背上趕路。
李寧都覺得屁股不都不屬於自己的了,盡管李寧將能墊的衣服都墊到了屁股下麵,但是作用甚微。
到最後李寧完全麻木沒了知覺,但是從於術守捉城連夜趕往龜茲的時候,又將屁股上的傷疤磨爛,一旦坐在馬鞍上,生疼生疼的。
所以李寧不得不挺直腰杆,踩著馬鐙蹲馬步狀,以減輕屁股的負擔。
麵對新麵孔,路上行人大家臉上欣喜萬分。
“會不會傳言是真的?”
“十萬大軍啊,我們安西有救了!”
“哪有十萬,不就兩個身份不明的人麽……”
“萬一是傳信的呢?”
……
圍觀的人對李寧和盧十四兩個議論紛紛。
為首的少公子郭盼蹙眉,虛劈了一鞭子,加快了速度。
郭盼,是武威郡王郭昕的幼子,所以被人稱為少公子。
二十多歲,目前為於術守捉城鎮守使。
他也是一個唐胡混血兒,黝黑的頭發卻帶著天然自來卷,臉色陰沉,總給人感覺欠他錢一般。
在一處拐彎處,他回頭對李寧淡淡道:“再往前就到了大都護府了,父王應該識得你所攜帶之物,如果到時候你的嫌疑解除了,我自會向你道歉!”
李寧微微一笑,神情坦然:“武威郡王郭大都護應該七十有六了,他身體不知還健碩?”
郭盼眉頭一皺,似乎對這種套近乎很反感,惡狠狠道:“他老人家身體怎樣就不用你操心了……記住,如果你騙了我,我管你是誰,都讓你去喂狼!”
原來李寧剛抵達焉耆境內就被遊騎哨給綁了,盡管李寧費勁口舌解釋,還有一堆看起來普通人一輩子擁有不了的東西佐證。
但是焉耆鎮的遊騎哨壓根不聽辯解,執著地認為李寧他們是吐蕃細作。
也難怪,這些遊騎哨都是二三十的小夥子,算年齡都是在這片土地上出生長大的。
漢語都說不利索了,哪能識別出李寧攜帶的東西是什麽。
幸好其中一位比較穩重端詳著帶龍紋的文書感覺手感不錯,不是尋常物,又在哪見過。
李寧他們這才沒成為刀下鬼。
然後李寧和盧十四就被綁到了焉耆鎮。
在半路正好遇到前來巡邏的郭盼,得知遊騎哨抓到了自稱大唐宣撫使吐蕃細作。
於是郭盼親自審問。
結果讓郭盼大吃一驚。
對於從李寧他們隨行物品中上搜出來的那些文書印章之類的東西,郭盼自然見過。
因為安西都護府也有以前宣慰使帶來的詔書等東西,但是那些東西都被他父親深藏在一個大箱子裏,視若珍寶。
小時候因為好奇,郭盼慫恿比他小一歲的侄子偷偷去拿出來玩,沒想到剛打開箱子就被郭昕發現。
下場就是一頓軍棍,實打實的軍棍。
要知道那可是父王最喜歡的大孫子。
從那之後郭盼再也不敢打那箱子的主意了。
所以他隻是依稀有印象,但無法辨別真假。
至於他麾下將士全部都是在龜茲出生的本地人或者二代唐人連漢語都說不利索了,更不用說了。
隻是最蹊蹺的是李寧是從沙州沿著孔雀河來到焉耆鎮的。
而沙洲此時吐蕃大軍雲集,按理說大唐使者不可能在這時候通過沙州,更何況搜出來的詔書表明眼前少年還不止是宣撫使的身份。
作為金貴的大唐太子怎麽可能帶著一個人深入西域?
對於李寧的解釋郭盼感覺太過離奇。
所以郭盼也傾向於李寧他們是吐蕃細作。
隻是大唐太子的名頭太大,郭盼一時間做不了主。
為了穩妥起見,郭盼最終選擇連夜帶李寧回龜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