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廂情願

元和二年十一月,初一。

長安城興安門外,數千將士在興安門外集結列陣,他們站的筆直,巋然不動。

現場隻有北風瀟瀟,旌旗獵獵!

與此同時,四周警戒線外麵則圍滿了百姓,他們盤腿席地而坐或者站立翹首以盼,等待著閱兵的開始。

一位文人模樣的士子翹首看著遠處城頭心不在焉道:“聽說朝廷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以下作亂的鎮海節度使李錡活捉了,今天這般浩大就是因為李錡和他兒子李師被押解進京!”

“哦,原來是為這事啊!”

圍觀人群恍然大悟一般,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很快有人反駁道:“李錡一個多月前才殺了朝廷命官造的反,怎麽可能這麽快,說不定前線吃緊,才靠閱兵壯聲威!”

眾人一聽覺得也有道理,又紛紛點頭附和,緊接著傳來一陣唏噓和惋惜。

“聽我阿爺講,當年玄宗皇帝召見外國使臣閱兵儀式那才叫浩大,數萬騎兵,嗚嗚泱泱的,外國使臣臉都綠了,現在……唉!”

“還是希望朝廷贏了,老漢可不想再跑了!”

“那些亂臣賊子就該誅九族,放著好好日子不過,非要造反,唉,想當年我家也算是有錢人……”

那位士子並不在意周邊的對話內容,而是踮著腳尖饒有興趣地指著遠處城樓興奮道:“快看那裏,羽林軍裏三層外三層保護的嚴嚴實實,今天估計要來大人物了!”

眾人紛紛順著士子的手指方向看去,隻見那城牆上甲士十步一崗,城牆下麵則數層士卒以防禦陣型列陣,麵朝城外嚴陣以待。

那陣仗果然非同一般。

“難道當今陛下敢親臨?”

“你想多了,雖然陛下剛登基,去年平定了蜀地,但是我還是認為他不敢來,萬一有心懷不軌藩鎮派來刺客呢!”

“咚!咚!咚!”

三聲鼓響從遠處傳來。

靠近城門的百姓一陣**,紛紛抬頭看向城門樓。

“皇上駕到!”

伴隨著鼓聲驟停,空曠的城門樓最先出現的是威嚴的儀仗,很快象征皇帝大氅出現在城頭。

百姓瞬間沸騰了。

“萬歲,萬歲來了!”

“真的是陛下!”

……

遠遠看去,頭戴武弁,身著赤黃色的李純坐在城門樓最中間的龍椅上。

緊接著身穿紫色,緋紅色,青綠色的袍子的各級官員分列兩側。

在更遠處的兩側城牆上還有不少的異域人士。

天子親臨,百官隨行,各國使節也受邀觀禮,再加上圍觀的百姓,這場規模不大的閱兵聲勢不可謂不浩大。

與普通百姓瞎猜測不同的是,有資格上城樓的文武百官都是朝廷要員,他們或多或少都聽到了一些關於關於此次閱兵緣由的風聲。

在場的每個人各懷心思,左顧右盼之餘眼光不自然地瞥向了皇子所在的區域。

很快他們四處搜尋之後都露出疑惑的表情,因為其他皇子都在場,已經消失數日的大皇子李寧卻不在。

這讓那些郭氏一族有關係的官員暗喜。

明眼人都知道,遂王李宥靠山太硬,為了朝堂的穩定,那個位置六成就是他的了。

如今大皇子李寬因為斬殺宮裏中侍,刺傷回鶻使者被陛下禁足在府上,在這般重大日子裏居然也沒出現。

就足以說明問題。

如此一來,遂王李宥成為太子的可能性有了九成。

於是相當一部分官員已經樂嗬嗬的朝郭氏三兄弟拱手恭賀。

隻見郭家老大閉目養神,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郭家老二則皺著眉頭若有所思,應付的拱拱手;而最年幼的老三則麵如桃花,呲著大牙頷首致謝。

兄弟三人,神情各異。

在場的文武百官議論紛紛,沒有人把心思放在閱兵式上。

“左神策軍中軍兵馬使請陛下檢閱!”伴隨著城下一聲宏亮的聲音響起,依舊沒有打斷了眾人的議論。

“萬歲!”

“萬歲!”

……

一直保持寂靜的數千神策軍突然爆發出排山倒海的呼聲,一重接一重,響徹天空,這才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了回來。

閱兵儀式正式開始。

“眾將士威武!”

李純起身揮拳回敬,場內眾將士呼聲戛然而止,整齊劃一。

李純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對著身邊宦官說了句什麽之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居然坐了回去。

熟知閱兵的官員不禁皺眉,按慣例此時皇帝應該下城樓坐上龍輦檢閱將士。

有些腦袋靈光的官員立馬想到了什麽,探著腦袋想看清城門驗證自己的想法。

果然,伴隨著一道尖銳的公鴨嗓子響起,證實了他們的想法。

“陛下口諭:由鄧王李寧代朕檢閱眾將士……賞參閱將士每人酒一壺……欽此!”

在立儲當頭,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眾官員一片嘩然,尤其那些一廂情願瞎猜測的官員直接傻了眼,眾人紛紛看向郭氏三兄弟。

郭家老大依舊閉目養神,如同老僧入定一般;郭家老二愕然地看向了當今天子,然後又看向他大哥,滿眼的不可思議;而最年幼的老三整個人都僵住了,拱著手,臉上還掛著職業的笑容,如同雕塑一般。

本以為勝券在握的遂王李宥和他三舅的反應差不多,直接石化。

澧王李寬則不可思議地看向他的父皇,滿眼的崇拜,之前是自己小瞧了他。

李寬長舒一口氣,比起三弟,他更服大哥李寧一些,再說以郭氏一族的勢力,李寧就算成為太子也未必坐得穩,到時候自己反而有機會。

就在宦官宣讀完李純口諭之後,一直默不作聲的右衛大將軍兼知內侍省事俱文珍突然站了出來,當著眾人的麵對李純上奏道:“陛下,老臣願意親自為鄧王殿下執鞭隨蹬,還望陛下恩準!”

李純一言不發,目光如炬盯著俱文珍許久,直到俱文珍低下頭,這才頷首道:“朕,準了!”

眾人更是麵麵相覷,不敢置信。

能讓俱文珍親自牽馬的人並不多,就是當今陛下也不曾讓這位三朝老臣親自牽馬。

可是如今這位宦官之首居然在前些日子幹兒子被鄧王當街斬殺暴屍這般打臉的情況下,卻主動要為還不是太子的鄧王牽馬執鞭。

更重要的是當今陛下居然準了。

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身為內宮總管的俱文珍這般姿態說明了什麽,怕是不難猜出來。

偏偏現實就這般戲劇。

年僅十二歲的遂王李宥最先繃不住,他一臉不敢相信,然後看向了他的三個平日裏能呼風喚雨的舅舅。

然而沒有得到任何答案。

郭氏一族有關係的官員臉色如同吃了黃連一般,他們把目光集中到了為首的郭氏三兄弟,希望他們此刻能站出來做些什麽。

但是一切沒有發生。

眾人還沒從震撼中恢複,就聽見一聲刺耳的聲音響起。

“駕!”

總管宮廷內部事務的俱文珍親自駕駛著龍輦從深邃的城門洞裏駛了出來。

消失數日的鄧王李寧赫然站在上麵,一手扶橫刀,一手扶著車輦,傲然目視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