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心有意動

“中常侍荀攸何在?”

“臣在!”荀攸出列道。

“說服馬騰與韓遂之事便交由你來負責,他們提出的要求盡可能滿足,無論如何都要將他們招安!”

“是,陛下!”

早朝結束後,劉辯將蔡邕單獨留下,並將他帶去禦書房。

蔡邕不知劉辯有何吩咐,他內心有些忐忑。

劉辯坐下後,小黃門送來一杯參茶,這是禦廚特意為他熬製的,其實參茶的味道並不怎麽樣,但對身體很好,所以他喝著喝著也就習慣了。

劉辯捧起杯子淺嚐一口,說道:“也給蔡中郎拿一杯參茶來。”

“是,陛下。”小黃門走了出去,然後又很快拿著一杯參茶進來。

劉辯指了指麵前的座位:“蔡中郎請坐,這參茶可是好東西,對身體大補,你也嚐嚐吧。”

“多謝陛下賞賜。”蔡邕在椅子上坐了下來,其實相對於參茶,他對這椅子更感興趣,以往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蔡邕把身體靠在椅背上,讓他感覺十分舒適,並且腳也無須彎曲,這比跪坐地上舒服多了。

待坐好之後,他拿起參茶品嚐一口:“嘶!陛下這茶客真是好喝,臣家中茶葉與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劉辯有些愕然,他感覺味道不怎麽樣的參茶蔡邕竟然喜歡。

“蔡中郎要是喜歡,朕便送幾罐給你拿回去。”

“多謝陛下!”蔡邕激動地抱拳感激。

劉辯突然問道:“蔡中郎,剛才朕在朝上如此待你,你可會怪朕?”

“陛下所指是……”蔡邕有些不明所以。

“剛才在朝上朕讓你站隊,你沒有幫袁隗說話反而幫盧植說話,你這樣做勢必會得罪袁家,日後恐遭他們報複。”

“陛下言重了,臣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大漢,為了陛下,臣心中無愧,又何須介意他人如何看待。”

蔡邕身為當世大儒,一直秉承中庸之道,他效忠的並非袁家,更非袁隗,而是當今天子劉辯。

他不會因為袁家勢大就是非不分,黑白不辯,更何況劉辯曾經有恩於他,所以無論什麽事情他都會偏袒劉辯。

既然盧植支持劉辯的決定,他自然而然就會跟著一起支持。

劉辯見蔡邕如此明理,他十分欣慰:“蔡中郎不虧是當世大儒,幫理不幫親,朕有這樣子的大臣,何愁不振興大漢,隻不過你今日得罪了袁隗,日後恐怕會遭他算計。”

“陛下放心,平時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旁門左道的手段不值一提!”蔡邕一身正氣,全然不怕。

劉辯見此,他也不再多說,不過內心還是替蔡邕捏了一把冷汗。

蔡邕這人還是太老實了,不知道權力鬥爭的凶險,僅僅是一個衛仲道就能把他整治得毫無還手之力,更別說對抗整個袁家了。

也幸虧劉辯是站在蔡邕這邊,否則袁家想要對付他,那簡直是輕而易舉。

劉辯叮囑幾句後,忽然想起蔡琰。

“蔡中郎,你家……”劉辯嫩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提起蔡琰,畢竟那是人家的女兒,這多少有些不禮貌了。

“陛下想說什麽?”蔡琰奇怪道。

劉辯一咬牙,厚著臉皮問:“自從上次衛仲道強迫蔡小姐出嫁後,衛家可有再來為難她?”

“多謝陛下關心,衛家並無再來為難我們。”蔡邕不知劉辯為何突然提及此事。

“如是甚好,對了,不知蔡小姐她……”

“她怎麽了,陛下?”

“她最近可有喜歡的人?”劉辯腦子一片空白,嘴巴沒經過大腦思考就冒出了這一句話。

話剛從嘴邊出來,他就後悔了,此時他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為啥自己就這麽沒用呢,這麽多東西可以聊偏偏問起人家閨女。

這時候蔡邕就算再怎麽糊塗,也能明白劉辯的意思,他心中暗想:看來孟德猜得不錯,陛下真對琰兒有想法,否則何以說話吞吞吐吐。

劉辯見蔡邕不回答,他也很尷尬,連忙說道:“咳咳,蔡中郎勿要誤會,朕隻是關心一下你女兒,若你沒有物色的好人家,朕也可以給你介紹……”

劉辯本想化解一下尷尬,但他反而越說越解釋不清楚了,他說再多的話也隻是掩飾內心的尷尬。

“多謝陛下,琰兒若知陛下如此關心,必定萬分感激,若臣猜測不錯,她目前應當還沒有喜歡的人家。”

“果真如此?”劉辯內心暗喜,就連說話音調也提高了幾分。

“臣豈敢欺騙陛下,若她能得陛下看中,那是她前世修來的福氣。”

都到這個時候了,蔡邕也不能繼續裝糊塗,他幹脆直說出來,以免劉辯遮遮掩掩,身為臣下他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蔡中郎勿要這樣說,蔡小姐長得國色天香,又知書達禮,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在洛陽不知多少年輕才俊喜歡她。”

“陛下謬讚了,琰兒才疏學淺,又豈能稱為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不過有年輕才俊追求,這倒不是假話。”

蔡邕表麵謙虛,但內心還是頗為得意,他這輩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把蔡琰培養成才。

古語有雲女子無才便是德,但蔡琰在他的熏陶之下,卻有不輸男子的才學。

事實證明女子根本不比男子差,能夠培養成才,全看是否有人願意教學罷了。

既然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劉辯也不裝了,直接明言:“既然蔡小姐沒有心上人,不知道她對朕有何看法?”

“陛下……這……”蔡邕不知如何回答,他當然想說蔡琰對劉辯有好感,可他沒有問過蔡琰的心意。

要是他直接說蔡琰喜歡劉辯,那就是欺君之罪,可如果他回答蔡琰不喜歡劉辯,這樣又會把劉辯得罪。

無論他如何回答,都無法給劉辯一個滿意的答案,他頓時覺得進退兩難。

“蔡中郎無須為難,你隻要直說即可,即使說得不對朕也絕對不會怪你。”

劉辯看出了蔡邕臉上的為難,他讓對方直接明言,無須遮遮掩掩,他更喜歡聽真話,而非阿諛奉承的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