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嶽飛,他竟然敢抗命!
彈指間,已至六月。
臨安城內溫度上升。
暖意盎然。
月中。
前線塘報再次傳回。
嶽飛攻占南陽後,領重兵直奔葉縣。
“攻打葉縣?”
趙旉急忙命人去找奏疏,看看韓世忠上一次發來塘報時,已經到了哪裏。
片刻功夫。
韓世忠的塘報被翻找出來。
攻占徐州後,目前正在集結軍隊,準備繼續進攻。
韓世忠倒是沒什麽問題。
關鍵嶽飛進展是不是太快了?
葉縣已經算是中原腹地了。
距離大宋國境有點遠了。
不行,得早點做打算。
可千萬別因為一個鳳翔府,把嶽飛這支部隊給弄沒了。
想到這。
趙旉急忙傳令殿前司。
不多時。
鐵陽帶著幾名部將進入皇宮。
碰巧趙鼎正準備進宮,與趙旉商議糧草調配問題。
“鐵陽,現在禁軍都集結好了麽?準備得怎麽樣了?”
“陛下,禁軍已經全部集結完畢,馬步軍共計三萬五千人。”
鐵陽表麵嚴肅。
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以他對趙旉的了解,能問自己這個,絕對是有任務了。
果然,下一秒趙旉就讓他馬上帶兵去利州路。
與劉錡他們配合,早日拿下鳳翔府,最好是能製定一個戰術,順便奪取長安。
目送鐵陽離開。
趙鼎眉毛幾乎擰成了一條線。
“陛下,如此做,是否太過危險?”
“金軍在中原還保有不低於十萬兵力,一旦長安久攻不下,嶽將軍很可能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趙旉內心深處那層擔心。
可自己早就承諾過,絕對不幹涉前線將領的決策。
內行人做內行事。
自己要是強加阻攔,很容易適得其反。
“趙卿,你的擔心也很有道理。”
“隻是我與嶽飛早有談話,也表明了意思。”
“相信以嶽飛的能力,絕對不會讓大軍陷入被動。就算有危險,也會提前撤回的。”
說到這。
趙旉故作鎮定,“趙卿,算上禁軍,我們在西邊屯兵超過七萬。”
“就算中原事變,劉琦、牛皋等人,也會繞過長安進行救援,無需擔心!”
好吧……
既然官家發話了,自己還能說什麽呢?
何況他也希望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惴惴不安中,連續等了十幾天。
始終沒有前線戰報。
根據來回距離所需要消耗的時間。
自從上次嶽飛發來塘報,向葉縣進攻起算。
戰鬥早就應該結束了。
半個月剛到。
果真塘報再到臨安。
這一次,趙鼎真的慌了。
大半夜,帶著幾名朝臣一同闖進東宮。
趙旉還在睡夢中,就強行被內侍在窗外喊醒。
聽到趙鼎來了。
就知道這大半夜肯定出事了。
“陛下,不好了。”
“嶽飛竟敢抗命,率軍往郾城去了!”
什麽?
趙旉整個人都不好了。
頓時睡意全無。
接過塘報一看。
果然。
嶽飛說趁著金兵被多路作戰消耗,中路防守薄弱。
此刻,正是兵進開封的大好時機。
臥槽!
氣的趙旉一把將塘報摔在地上。
自己當初跟他說過。
就是吸引金人駐防在中原的兵力,確切的說,是駐守在開封周圍的兵力。
為西路打通與西夏通道爭取時間。
這明明說好的事,怎麽就不聽!
“陛下,一旦金人沉著應對,肯定會盡力將韓世忠阻擋在京東西路。”
“他們很清楚嶽飛之於我大宋的意義,臣相信,金人就算寧可丟掉長安,也會不惜一切代價殺掉嶽飛。”
“嗯。”
趙旉當然明白。
隻是現在怎麽挽救呢?
如果金人真的是為了除掉嶽飛。
以郾城到臨安的距離,肯定是來不及了。
唯一解困的辦法,就是祈禱金人不會如自己想象的那樣。
“趙卿,依你們看,此事當如何?現在下令嶽飛回軍,恐怕來不及了吧?”
這時。
跟著趙鼎一起來的李光,麵色平靜。“陛下,可立即傳信韓世忠。”
“讓他馬上過黃河,殺入中原。隻有這樣,才能破解嶽飛孤軍深入之勢!”
看來也隻能這樣了。
趙旉示意幾人先回去,明日早朝再說。
轉過天。
趙旉在早朝上做出決定。
立即派人加急傳信,就按照昨晚李光的建議。
“陛下,兩浙東路、廣南東路還有兩萬大軍,目前全部集中在紹興府。”
關鍵時刻。
趙鼎想起前陣子趙旉下達的調兵命了。
現在人馬早就聚齊了。
“對啊!”
趙旉靈機一動,怎麽把他們給忘了?
兩萬人的力量可不小。
就算不適應中原氣候,可總能頂一頂吧?
想到這。
趙旉立即讓樞密院馬上調兵。
至於讓誰統領,那肯定是李光了。
首先軍事能力不俗。
又是參知政事,官職足夠。
好不容易安排好一切。
趙旉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平穩落地了。
嶽飛有兵馬接近四萬人。
現在又去了兩萬援兵。
金人就是再猛,再厲害,在中原也頂多屯兵十萬。
右邊有韓世忠三萬兵力。
左邊有劉錡、牛皋、李世輔,加上鐵陽的禁軍,早就過七萬兵力了。
金人敢冒著丟失中原,乃至丟失幽雲十六州的危險,強殺嶽飛?
他們有那個能力嗎?
要是真有那個能力,當初完顏宗弼也不會差點死在朱仙鎮了。
緊張了這麽久。
也是時候出去體散散心了。
七月的臨安無比悶熱。
連最繁華的禦街上,也變得人煙稀少。
有錢的,都在酒樓裏。
沒錢的,也會聚集在茶館裏。
連彩票店裏,也變得冷冷清清。
趙旉一身便裝,漫步街頭。
看著小橋流水。
手持陸遊送給自己的羽扇,倒也不覺得悶熱。
最近又是調兵。
又是調糧。
搞的雞飛狗跳。
也不清楚民間反應如何。
這些底層百姓到底是支持作戰,還是就想偏安一隅,過著暫時的舒心日子。
想要聽到民間聲音。
曆朝曆代,最好的去處都是酒樓、茶館。
但最好的去處,還是茶館。
這裏的常客,都是那些平民,他們的聲音,才最真切。
果然,在連續走訪了幾個茶館後。
趙旉聽到了真真切切的聲音。
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討論時事。
其中,更是有超過七成的人,讚同出兵作戰。
甚至有許多上了年紀的老翁,還在指點江山,出謀劃策。
出了茶館。
一路上走走停停。
不經意間,竟然奔著南城大理寺方向去了。
幾乎是同一時間。
巷子裏一個衣衫襤褸,光著腳的孩童猝不及防的闖入視線。
仔細看去。
那小孩雙腳已經被磨出血,一步三晃。
明顯已經餓得體力不支。
雙眸再沒有天真,隻剩下淒慘、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