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各種煩惱

孟響很頹廢,回到樓上時,李承遠也剛回來。

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猜道:“咋了?失戀了?”

孟響白他一眼,“不會說話就別說話。”

“還真是。”李承遠笑起來:“是說你跑那麽快,原來是上趕著的找虐去了。”

孟響甩掉鞋,手指捏得咯吱咯吱響,眼神危險道:“你要還不累,我不介意陪你再練練。”

“練個屁!”

李承遠罵道:“老子都幾天沒休息了,你個沒良心的,有異性沒人性。”

孟響一屁股坐在矮板凳上,不想動,澡也不想洗。

臭死算了!

反正也沒人喜歡。

李承遠脫的隻剩短褲,瞥他一眼:“你不洗我先洗了。”

毛巾往肩上一搭,又退回幾步,分享起他的經驗:“要我說,你就不該這個樣子去找人家。但凡是個正常人都會被你嚇到好不好?”

“你以為咱所裏那些已婚男,為什麽每天回家前都要先洗個澡打扮打扮?是因為家裏缺水嗎?”

“他們洗的是汗水和疲憊嗎?”

“不,他們洗的是家人的擔憂。誰不想自己男人清清爽爽出門,幹幹淨淨回家。”

“咱工作性質特殊是事實,但沒必要真真實實地展示給家裏人看嘛。苦累心中藏,笑顏臉上帶,把咱警察的風采拿出來,什麽樣的姑娘拿不下!”

孟響覷著他,覺得他說的有幾分道理。

不過,他疑惑的是:“你那麽有經驗,咋還是單身狗?”

李承遠嗬嗬兩聲:“我單身我樂意!我享受,我快活!你管得著嗎!”

孟響冷哼了聲。

“小孟同誌,別不服氣,哥哥脫單是分分鍾的事。”

李承遠哼起歌來,十分愉快地洗澡去了。

孟響不知道的是,某人洗完澡後還玩了很久的自拍。

最後選了一張最滿意的發朋友圈,配文——笑一笑,讓在乎你的人放心一下。

明目張膽的孔雀開屏,也不知道是想招誰引誰。

……

隨著來電增多,研究所決定將熱線組的工作時間改為‘四班三運轉’製,也就是俗稱的8小時工作製的三班倒。

這樣一來,工作量會增加一些,但工作時間會大大減少。

向暖在工作上適應的很好,因為工作便利,時常還能參加研究所舉辦的一些學術研討會。

這對她來說,機會難得。

要知道很多行業內的專家,平時是根本不可能見到的。

她沉浸在學習的海洋裏,借此淡化在感情上的患得患失。

和孟響之間倒也不至於不聯係,期間,他們一起去過孫家,一起聚會討論過救援隊的發展。

沒有太疏離,也沒有更進一步。

隻偶爾,孟響會藏不住眼裏的情緒。

喜歡又隱忍。

向暖看著,會有點觸動,但談不上難過。

感情的事,沒有誰對誰錯。

自我感受永遠是衡量一段感情的標準。

她了解自己,不是個能冒險的人。

她渴望安寧,平靜,適應不了大起大落的生活。

一晃,時間就匆匆忙忙的走到盛夏。

悶熱的天氣,總是讓人容易燥動不安。

每個時間段的來電量明顯增加。

有人在早上打來,抱怨交通堵塞,使得他很焦躁,恨不得把所有的車都砸了,把所有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都打一頓。

司機很焦灼地問:“我是不是得‘路怒症’了?我不會真有一天衝動犯錯吧?”

向暖隻能向他解釋:“我國醫師協會、醫院協會等機構曾曆時數月,收集35.5萬餘份樣本,對全國有車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80%的人不同程度受到交通心理煩躁症的侵襲,也就是俗稱的‘路怒症’,堵車時,83%的人會產生煩躁和抱怨情緒。”

“從醫學上講,‘交通心理煩躁症’不是一種疾病的診斷,還不可以視作心理疾病,但它卻是一種焦慮情緒的應激反應。”

“除少數重症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外,大多數駕駛員是可以自我調節的。”

“比如情緒實在不好時,最好不要開車。途中心情煩躁時,可以聽聽音樂,嚼嚼口香糖,轉移一下注意力。把堵車當成一種鍛煉機會,做些頭部、頸部按摩或舒展動作,以緩解疲勞,鬆弛神經。再比如,嚐試換位思考,看到別人開車亂並線,可以理解成他是要急著上班,而不是惡意挑釁。在車上放家人照片也是不錯的選擇……”

“實在控製不住的時候,可以默念至理名言——打架違法,打贏了坐牢,打輸了住院。”

“浪費時間,浪費錢,自毀前程,還解決不了問題,多不劃算呀,是吧?”

司機在那頭笑了:“得勒,回頭我把這幾條寫下來貼上。”

還有人在中午打來,怒問為什麽外賣還沒到。

向暖第一次接的時候,還以為對方打錯電話。

一聊才知,是近幾年來,快節奏生活引起的‘餓怒症’。

2019年,牛津詞典才更新了‘hangry’一詞,與‘饑餓’不一樣,這個單詞意為餓怒症,指人因為饑餓而變得煩躁易怒,由hungry(饑餓)和angry(憤怒)組合而成。

饑餓時暴躁易怒,多數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饑餓狀態時,低血糖會觸發應激相關激素的釋放,如壓力激素皮質醇,而打破整個機體的激素平衡,讓人感覺鬱悶、暴躁易怒。

這種時候,接線員隻能輕言細語的安撫。

告訴來電人,快找點東西吃吧。

實在不行,看看食播視頻先解解讒。

沒有什麽煩惱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兩頓吧。

人人都有煩惱,隻是形式各異罷了。

這天向暖上中班,在晚上九點左右,又一次的接到曹女士電話,也是她在一個月內的第三次來電。

“我真的受不了了……”曹女士開口就說。

針對這個‘多次來電人’,組內展開過好幾次討論。

大家一致認為,曹女士的情況,必須要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介入了。

可她一再的回避這個問題,每次打來,隻為宣泄當下的情緒。

向暖調出針對曹女士而製定的一套話術,平心靜氣道:“是發生什麽事了嗎?”

曹女士開始喋喋不休:“弟弟生病在家,我已經很累了,哥哥又在學校和同學打架……無論我怎麽解釋,老師非要我去學校。真的,我覺得自己快要瘋了……沒有人能理解我,他們都覺得我在家裏很輕鬆,什麽都不用做,什麽都不操心……”

向暖適時打斷她:“他們……也包括你丈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