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最初動筆寫下這個故事,是在那年的夏天。

那年的我二十三歲,剛剛考研結束,在家裏等待9月份入學。我是在辭職後用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放棄了自己本科所學的熱門專業,成功跨考了一個自己十分熱愛的冷門專業的研究生。

是一個少年帶給了我勇氣和力量。

我曾經追逐那個少年,用了一整個青春的時間。

在考研結束後,我想,要不要寫下一個故事,以此來紀念我的青春,和我的少年。

於是便有了這本書。

我是在十三歲遇見他的,就像林絮在十三歲遇見了葉風。

小學時的我膽小自卑、孤僻內向,時時刻刻想把自己偽裝成一個不被任何人發現的透明人。

然而在十三歲那年,我遇見了一個像太陽一樣自信張揚、活躍開朗、被周圍無數人簇擁喜歡的男孩子。

在我的世界觀還沒有被完全打開的時候,他驀然闖進了我的世界,仿佛一道疾速的光,照亮了我的前路。

是他不介意我的無趣寡言,總是主動來和我聊天。是他很喜歡誇獎我,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閃光點。也是他,在我每次想縮進人群角落的時候,把我揪出來給我刷存在感。

似乎隻要有他在,我就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很強烈的存在。

在他的眼睛裏,我看見了一個以前從未看見過的自己。

一個很好很好的自己。

然而我們之間卻有著永恒的時差。我夠努力,卻常得不到幸運眷顧。在無數個人生大大小小的轉折路口,我們總是分離。

漫長逼仄的孤單青春裏,他也隻是曾經出現了那麽一小下,陪我走過了一段很短很短的旅程。

然後,他轉身走向了更大更遠的世界,遇到了那個讓他很愛很愛的女孩。

那時候我才發現,愛情原來是這樣一件讓人無能為力的事情。而我和他之間的故事,也短暫到還沒來得及發生便已經講完。

現在的我,早已坦然接受了我和他之間的結局,也不得不承認,我們早已欣然奔赴各自的人生,再不會相遇,再沒有交集。

我在心裏走了很久很久的一段路,對此,他一無所知。

而曾經那個一出現便能打亮我整個世界的男孩子,終究隻變成了一個符號,被封存在我少年時代的青春記憶裏。

我接受遺憾,接受錯過,接受求而不得,也接受即便有機會讓他見到如今的我,一個煥然一新的更好的我,他也很可能並不會喜歡我。

然而我終究會有些難過,難過我依舊會在很多個人生角落裏記得他,難過如今的我對於這個世界的太多感受,還是與他有關。

我會在看到每個張揚肆意、自信耀眼的男孩子時忽然晃神,想起那個我曾經愛了很久很久的少年。

他曾經借走我整個青春沒還。

然而若要時光重來一次,我還是想遇見他。

因為我相信每次心動都高價不售,在這場折磨人偏又難躲的漫長旅程中,我孤單一個人,卻終也算愛得盡興。

然而最遺憾最難過,不是最終沒能和他在一起,而是會責怪當初的自己,為什麽不肯再勇敢一點。

人生這樣短暫,我們為什麽不肯再勇敢一點。

寫下這篇後記,是想給這本小說和我的暗戀畫下一個最終的句號,也想和喜歡這本小說的讀者們說,希望你們能夠比林絮和我更加勇敢。

希望你們能和你們愛的人擁有一個圓滿結局。

但如果全力奔赴過了卻依然不能,我希望你們,能永遠擁有奔向下一個愛人的膽量和勇氣。

下一本書,我們有緣再見,愛你們。

孟梔晚

2022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