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戰略戰術
劉中義見村民都在外等著,他走到門口說:“你們放心,原來的工人照用。你們都是熟手了,有的都可以當技術員了,是不是?具體啥待遇,明天通知你們,我和李濤還沒商量。不過我可以提前告訴大家,不會比馬傑的低。”
村民們很興奮,嘰嘰喳喳談論著。然後對劉中義和李濤表示感謝,感謝他倆接手了桃園,把馬傑拖欠的工錢解決了。
收拾完畢,姐姐們去父親屋,開家庭會議時父親沒人照看。村民們也全都跟去了,說是看望看望老人家,長長的一小隊像是奔赴戰場,劉中義看著,心裏一陣熱。
劉中義提議去李國清家裏商討工人待遇問題。他說,父親屋裏擠滿了人,不方便。在大哥家不合適。
坐下來後,他說:“馬傑給工人100塊錢一天,咱不能這樣搞,這樣搞得話,就像黃健預算的那樣,人工就得4萬塊。”
“一個人一天隻能弄30棵嗎?”他向李國清專門問了這個問題。
李國清想了想說:“有譜。具體弄好一顆得多少時間,我也沒搞過,不過,我可是幹了一輩子的農活,據我估計,30棵有得弄。你想想,樹根周圍1米見方的土都得翻一遍,深度40厘米左右,一鐵鍬下去還不夠,還得小心著,不能傷了樹根,翻罷了還得施肥,灌注農藥,重新把土埋上,挺耽擱時間的。”
“咱村裏現在能幹活的有多少人?”劉中義問。
“人多。現在是冬月初,閑得很,沒事幹。愛打牌的天天打牌,愛趕集的天天趕集。有的在外打工的也回來了。幹活不缺人。”李國清答。
“搞承包不就行了!”李濤忽然叫道。
“咱倆合作真是對了!”劉中義伸出手和李濤對拍了一下,“英雄所見略同,我也是這麽想的。具體咋承包,你說說。”
李濤搖搖頭:“我隻是想到了這一點,具體方案還沒細想。你該是想好了?”
“我就說嘛,你得向你表叔學習。”李國清衝兒子說。
“我是這麽想的,”劉中義說著從兜裏拿出了筆和紙,一邊說一邊用筆演示:“咱先請10個人,每人1200棵,年裏幹完即可。現在離過年還有一個半月。時間是夠的。工錢嘛,每人2000塊,咋樣?”
“高明!你這樣算,比黃健的算法省了一半。就是不知道10個人夠不夠,年裏能不能幹完?”李濤說。
“隻要一個人一天能弄30棵,就沒問題。”劉中義說,“這樣幹,也相當於責任田劃分,早幹完早利索,誰也不會偷懶。”
“還有一點你沒考慮到。”李國清說,“天氣問題,如果老下雨就麻煩了。這大冬天的,一下雨就刮風,冷得很,陰雨連綿的咋幹活?最好按15個人,速度快些。”
“我看了天氣預報,半個月內沒雨,這或許是老天爺幫咱呢。”劉中義用筆算了算,“15個人就是每人800棵,任務少了三分之一。工錢最低不能少於2000塊錢,否則沒意思了。這樣算,15個人,工錢得3萬塊了。”
“2000塊的工錢會不會太少了?”李濤問劉中義,“我鞋店的工人也是一個月2000左右,那多輕鬆啊,這可是幹硬活啊!”
劉中義指出李濤的書生氣,說具體事情具體對待。農村的工資能跟城市比嗎?隻會幹粗活的莊稼漢能跟白領比嗎?軟件設計師開發一個軟件,能拿上百萬,農民累死累活地幹一年才賺多少?這大冬天的,他們上哪兒弄倆錢去?給他們2000塊錢賺,是幫他們,咱是助人為樂哩!
李濤一聽,想了想,笑了。李國清也笑,笑完了說:“不知他們咋想?用誰,不用誰,咋定呢?弄不好得罪人呢。”
劉中義說,這問題我沒想過。明天把馬傑用過的老工人召集到一塊兒,看現場情況再定。如果想幹的人多,就抓鬮,這是最公平的了,誰也不得罪。
“先用10個人還是15個?”李濤問。
“先用10個吧。”劉中義說,“幹啥事不要一下子安排得太滿,留出餘地好回旋。反正村裏有人,時間夠用。先上10個,觀察他們一個人一天能幹多少棵,如果多過30棵呢,當然不用加人了,如果隻能幹20棵,肯定得加人。這叫投石問路。”
議定完施肥,他又建議,修剪的活讓體力差些的幹,黃健培訓一下能馬上上崗。也用10個人,工錢1萬。這個活不累,時間夠用,給工人合理分配。
“我聽明白了。”李濤說,“就算加人,工錢最多也就是3萬塊,比黃健算的省了1萬塊。村民不會說咱摳吧?”
劉中義搖搖頭:“當然不會,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生活經驗告訴他,人活著要想得到每個人的讚美,累死也不中。他覺得他是在幫村裏人賺錢。不是嗎?村裏53戶人家,隻有盧四海、李濤和他做著像樣的生意。
他聽說有幾個想幹大事的——想承包大工程的,天天跟在大老板屁股後麵轉,幫人家埋單、開賓館,像侍候萬歲爺,一年下來,10萬20萬的往裏貼,都想學胡雪岩,但胡雪岩隻有一個。結果呢,啥事兒沒幹成。
村裏絕大多數就靠在外打工活著。馬傑搞桃園,每家得租金兩三千塊錢,愛打麻將的,半個月輸光。哪家不想掙錢?都想得很!高興都來不及。
劉中義分析了自己的看法。李國清不由得讚道:“我說老表啊,你一直在外,對家裏咋這麽了解呢?全說到我點子上去了。”
劉中義說:“我一直在外不假,但我不是和你經常通話嘛,還能聽不出個子醜寅卯來?再說了,我和大姐也經常聊天,她又在另一個村,能讓我知道人家村的奇聞怪事,咱老家,我還能不了解?”
“你這點比濤子強。”李國清瞅一眼李濤,“你表侄在東莞開鞋店,往家打電話打得少,他愛看閑書,像你說的,有些書生氣,你得多教教他。”
“老表過慮了。濤子聰明著呢。我比他大十幾歲,多吃了多少米飯啊!他到我這年紀,肯定比我強多了。”劉中義鼓勵似的看著李濤說,“書生打起仗來也不得了,像辛棄疾,王陽明,於謙,文天祥,學問了得,打仗也很厲害。”
“我挺佩服呂蒙的,從一個莽夫能變成精通兵法置關羽於死地的英雄,這對用多少心?”李濤說。
“對對對,呂蒙也很厲害,‘識別三日刮目相看’就是這麽來的。”
“老表,其實原話是‘識別三日刮目相待’,”李濤糾正道,“傳著傳著就變成了刮目相看了,我倒覺著刮目相看更順口。”
“你看看你,這就是書生氣,咬文嚼字的。”李國清批評道。李濤也立即意識到話又說多了。
劉中義糾正李國清的看法道:“李濤的這一點是優點不是缺點。搞桃園需要很多科學技術,科學知識來不得半點虛假。越認真越能學到真東西哩。”
他三個又談了些施工的細節,劉中義說,明天把黃健叫過來,把肥料和農藥的事定下來就可以施工了。
劉中義在回去的路上,正準備致電媳婦說桃園已經搞好,卻接到妻子的電話。沒說上幾句,他頭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