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機器人!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劇本《羅素姆的萬能機器人》中,描寫了個叫做“Robot”的幫人幹苦力的機器,這是這個詞首次出現在現代世界。正是因為這個名詞誕生在科幻小說裏,所以才給人們無盡的遐想。直到1959年美國發明家治•德沃爾和約瑟•英格柏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命名為Unimate,讓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機器人的樣子,但什麽才是真正的機器人呢?”

盡管是大學,教學設施還相對原始,因為沒有條件製作大幅掛圖,黑板上掛的是康承業和常新遠等人繪製出來的自行研製的機器人圖紙,也是唯一一份藍圖,雖然這份藍圖永遠沒有成為現實的可能,但這已經是研究所能拿出來最符合原理的設計了。

“這份圖已經過時了,因為現在世界上又造出了更先進的機器人,這種設計理念隻能讓你們對機器人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大課堂上座無虛席,連過道也站滿了,年輕的學生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他們拿著本子認真地記著。

“1967年日本召開的第一屆機器人學術會議上,人們對機器人提出了兩個有代表性的定義,一是機器人是一種具有移動性、個體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機械半人性、自動性、奴隸性等7個特征的柔性機器。另一個分三點,即:一具有腦、手、腳等三要素的個體;二具有非接觸傳感器和接觸傳感器;三具有平衡覺和固有覺的傳感器。這裏描述的不是工業機器人而是自主機器人。而我們研製的重點是工業機器人,因為這個最現實,也最符合提升生產力的要求……”

康一雯坐在最前排,她身邊是張良工教授,張教授老了,但是心卻是清明的,大腦依舊智慧,他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

“我認為機器人是有一定自主性,並且能夠完成人類賦予工作的一種高級機器,這是很現實的,至於自主性機器人仍然停留在科幻小說中,撒·艾西莫夫在小說《我,機器人》中所訂立的“機器人三定律”最為著名,這就等於給後續機器人的研發提出了方向,這是很可貴的,但我們仍然要從實際出發。”

張良工教授一邊點頭一邊低聲稱讚道:“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承業已經有科學家的風範了。”

康一雯應道:“我哥他從小就愛胡思亂想。”

“將來我們國家就會像美國、蘇聯那樣,上山、下海;要像日本和西德那樣,在工廠裏工人隻要按幾個按鈕就能把所有活兒都幹了!這一切美好的願景都來自於一個東西——機器人!”

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一堂課上了三個小時,學生們還意猶未盡,好多人圍著康承業問東問西。

“好啦,讓康老師休息一會兒,這會兒他的肚子該餓了,之後還有兩堂大課,到時候你們再細問。”

康一雯上前解圍,這才把那些學生從康承業身邊遣散。

第一天見麵後,張良工還沒和康承業好好談一談,兩人吃過午飯來到一間教師辦公室。

“說說你是怎麽想的?”

康承業知道導師這是在考校他,於是仍然像個學生一樣回答道:“這件事兒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還記得1965年瑞典斯德哥爾摩那次國際計量學會嗎?”

張良工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出遺憾的神色。

“雖然那次我沒去成,但是卻有一個意外收獲,我收到了一袋研究資料,上麵隻寫著請轉康承業先生,卻並沒有落款。”

“哦,那個人是誰?”

張良工眼前一亮,他清楚地記得那次學會康承業並沒有出席,誰會把研究成果不遠萬裏送到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手裏呢?

“很遺憾,到現在也不清楚那個人的身份。”

“這就有點神秘了。”張良工的興趣更濃了。

“那是一份關於國外開展Robot研究的資料,就是機器人,從此我就對機器人著了迷,我認為這項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它代表著人類工業文明的跨越,可以說這是比蒸汽機到內燃機更大的跨越,甚至比核能的出現還重要,這代表著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誰掌握了機器人技術誰就能夠站在金字塔頂端,目前美國自動化工業的發展與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分不開關係。”

張良工努力消化著新名字,仔細思考其中的關係。

美國,那個大洋彼岸的國家張教授最清楚不過了,他當年就是留美的,對美國的工業基礎和綜合國力再清楚不過。

“1972年美元與黃金脫鉤,第一次在國際麵前失信,之後便處於戰略守勢,從目前來看明顯沒有蘇聯強,但是蘇聯不會給我們技術支持,這一點是肯定的,今年中美建交,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契機,我們有望從美國手裏拿到這種高技術,這次東京的學會就是信號,但我們不是單純的拿來主義,我們要拿過來研究透徹,做到完全自主化。”

與平日裏的嘴笨不同,說到自己癡迷的領域,康承業侃侃而談,像連珠炮一樣說個不停。

“茶水。”

康一雯幹脆做起了服務工作。

師生倆越說越興奮,這茶水端來得正是時候,兩人都已口幹舌燥。

“既然是這麽高科技,你有幾分把握拿來,又有幾分把握能自主?”張良工提出疑問。

“這個……”康承業不敢打包票,用了最大化形容詞說道:“未來十年到二十年時間。”

“世界潮流在不停地變化,真的會給我們那麽長的發展時間嗎?”

“這個就事在人為吧。”康承業也很無奈。

“其實你還可以考慮另一個方向。”

康承業洗耳恭聽。

張良工的精神突然抖擻起來,指著東邊說:“大海!”

康承業有點迷糊,怎麽突然說到大海了。

“我國現在最匱乏的是什麽?”

“工業基礎?”

“工業基礎當然很薄弱,但是工業基礎的基礎是什麽?”

“這……”康承業思維打開,盡量發散的去想仍然沒有答案。

“能源!”張良工點了點桌麵的茶說,“能源產生熱量,熱量轉化為動力,有了動力的支持,工業設備才轉得起來。過去是煤炭,現在是石油,而石油和天然氣又是伴生的,前些年世界上沒少為石油打仗,我國雖然有四大油田,但遠遠不夠,我們必須尋找新的能量來源。”

“這……不是我的專業啊……”康承業有些意外,恩師為什麽要和自己說這些。

“你在課上也講過了,液壓元件不過關,機器人動不起來,機器人動起來了又出了故障,原因是計算機太老,這些難道不是現實問題?要研製機器人就得先夯實工業基礎,製造出合格的液壓元件,製造出合格的計算機,更不要說你提出的那個電驅動機器人了,伺服電機這個概念我也聽過,但到底是個什麽東西我還不清楚,我想我不清楚的東西,現在中國科學界大部分搞自動化研究的人都不清楚,你清楚嗎?”

康承業啞然。

“那為什麽不變個思路?”

康承業徹底被恩師的話給攪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