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硬仗的前線與後方

“牛師傅啊,傷怎麽樣啊?”

老萬書記出現在醫院病房的時候,牛師傅的臉上已經裹了一圈紗布。

“喲,噝……嗚嗚……”

牛師傅看起來精神很好,隻是這一笑牽動了傷口。

“別說話,我就是來看看你。”

“沒事嗚……沒事……腮幫子沒露,嗚嗚……”

聽了牛師傅含糊的話,老萬書記心裏有底了。

“別說話,養好傷,我就在這兒給你批假,你看一個月夠嗎?”

牛師傅說不得話,急得到處找紙筆,恰好進來一位護士認識老萬書記,連忙給找來幾頁便簽和一枝鉛筆,牛師傅在上麵歪歪扭扭地寫道:“試驗沒完成,我走不開。”

“你都受傷了。”老萬書記是知道工人們的熱情的,他對這種熱情是有共鳴的。

牛師傅攤開兩雙手,那意思是還有手。

“你先在這兒休息,醫療費的事兒不用你操心,工傷補助我替你辦。”

……

……

“牛師傅受傷了,咱們的試驗還能進行嗎?”

望著牛師傅的車床,康承業憂心忡忡地說。

常新遠歎著氣道:“難說,不過老實說,我們自研的難度太大了,如果有藍圖就不一樣了。”

“計算機還能買,藍圖人家是不會給的,就算真給了也是不知道過時了多少年的舊型號,我們不能繞個大圈子走人家走過的老路。”

常新遠垂下頭,麵帶不甘,但還是歎了一口氣說道:“就這老路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走成,我們手裏的資料都是60年代末的,根據日本山梨大學最新發布,最新式的四軸機器人已經實現小型機器和小型電腦同步操作,機器臂可以在四個自由度隨意變化,已經可以搬動更輕巧的零部件,甚至是集成電路板,這意味著機器人的用途更廣泛了。”

“我當然知道,隻不過如果我們自己一點研究都不做,那真成了拿來主義了,到時候就不是風言風語這麽簡單了。”

“比起以後,我更關心這起事故怎麽定性,要是真嚴令下來,東京也甭去了。”

康承業擔心的就是這件事,目前來看“拿來主義”還真是最快的一條路。由於冶金工藝不過關,機械臂大部分構件需要依靠工人手工打磨,耗時長,功效低,除了機器人的“大腦”不過關,自研的液壓驅動根本不合格,而國外已經開始使用電驅動了,差距已經拉得太大了。

漆成朱紅色的機械臂靜靜地放在車間的一角,因為倉促,事故現場的血跡還未清洗,工人師傅們對這個剛傷過人的東西敬而遠之,康承業看著這個有機器人模型,這可是他半年多來的心血,然而卻連樣子貨都算不上。

康承業長歎一口氣,說道:“如果我們現在不迎頭趕上,真不知道二十年後我們還有沒有勇氣追趕。”

……

……

“你現在做的這個東西能給我仔細講講嗎?不一定聽得懂啊,你得講通俗一點兒。”

老萬書記說這話的時候很謙虛,末了還笑了笑。

康承業的思緒一團糟,愣了好久才捋清思路。

“工業機器人不是永動機,它是靠一係列的編程,在實際操作中完成本應由人工完成的重複性勞動,比如碼垛、焊接、裝配。”

“那和人工比,效率究竟提高了多少倍?”

“這個不太好比,就拿碼垛機器人來說,通常是為了搬運水泥、化肥等類似的重物,如果按一個工人一小時可以搬30包的話,那麽機器人就約等於人工的27倍。當然實際不能這麽算,人是會累的,第一個小時搬30包,第二個小時速度肯定會慢,這樣一天算下來,機器人的優勢就更大了。”

萬書記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你說機器人代替人工勞動後,咱們工人去管機器人,可是大部分工人文化水平不高,能管好這些高科技嗎?”

“並不是所人工人都會去管機器人的,隻不過是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抽身出來,可以從事其它勞動,社會變革是一個係統的變化,從前全靠手工的年代因為有人發明了機器造成了就業恐慌,甚至有手工業工人砸作坊的機器,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事實證明機器大規模應用了,工人也並沒有失業,反而在各個崗位上工作得很好,原本很貴的東西通過工業化生產變得便宜,讓更多的人買得起,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機器人也是一個道理。”

聽了這些話,老萬書記深以為然,但是他還有疑問。

“我們國家在這個上麵差了人家多遠呐?”

康承業沉默了少頃,說道:“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在50年代中期已經起步了,而我們國家到現在都沒完善的理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得跟著人家的步伐走,不過這不是壞事,至少別人走過的彎路我們不會再重複。”

“你先前說美國一家工廠一年能造200萬台汽車,這個數字不誇張吧。”

“並不,根據公開資料,去年美國生產汽車1200萬輛以上,而日本僅在美國外銷車就高達240萬輛,我們……”

萬書記抬手示意康承業停下,他沉吟著說:“汽車我不知道,去年咱們國家65家大中型拖拉機廠一共生產拖拉機不到10萬台,這還是在國務院提出198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宏偉目標下完成的,今年產量可能會略有提高,但主要靠工人熱情,並沒有生產方式上的改變,你一說這數字我這心裏就直犯怵。”

萬書記說完久久不能平靜,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從口袋裏掏出幾張稿紙遞給康承業。

“這是……”

“你先看看。”

康承業展開,字跡不是很漂亮,還有些歪歪扭扭,不過話說得很樸實,是牛師傅寫的。康承業從頭看到尾,越看越激動,抓住稿紙的手居然忍不住在顫抖。

“牛師傅沒有怨氣?”

萬書記笑了,這次笑得非常明顯。

“是呀,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泡在工人堆裏,因為我了解他們。雖然你們在搞高科技,但是我們工人的眼睛並不瞎,誰在做事,誰人浮於事看得很清楚,牛師傅承認這次事故就是個意外,因為本身就是個試驗品,理應保持安全距離的,是疏忽導致的,何況傷得並不重,隻是看起來很嚇人。”

“可是……”

“信上說的不是很清楚嗎?他幹了一輩子技術工人,知道手藝是長期磨煉形成的,如果有一種機器能夠代替人工做這種精細的重複勞動,那麽我們的生產效率會成倍增長,到時候咱們國家離富強還會遠嗎?”萬書記嗬嗬地樂了,拍了拍康承業的肩膀說,“不要小看了工人的智慧。”

“沒敢小看,從來沒有。”康承業也笑了。

“一次失敗並不可怕,出事故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但不能因為事故就把什麽都停了,你說對吧,康所長。”

康承業不知道說什麽好,隻感覺自己的心髒“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他很久沒這麽激動過了。

萬書記繼續說:“我現在知道鄒副書記那些話的意思了,這是一場硬仗,不見硝煙不見血,但比什麽都殘酷。我年紀大了,現學來不及了,這場仗我是衝不到前麵了,得靠你們,靠科學家,你放心,這點餘熱我還是能發揮的,你隻管在前方打仗,後方我給你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