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花錢無底洞

“咱們的編程不行,還有這個液壓驅動,不過關呐……”

常新遠眉頭緊皺。

老萬書記和想象中的不一樣,不僅沒幹涉所裏的任何一項正常工作,反而讓經常上躥下跳的左紅升著實老實了一陣。

康承業趁此機會開始勾畫他對未來機器人時代的構想。

“理論正確……”康承業看著拚裝好,但一動也不能動的“機器人”低頭沉吟著,“車間的師傅把能想到的環節都想到了,現在的問題是硬件和軟件都不過關,靠自產在短時間內根本辦不到,這個生產能力關係到國家級的工業基礎,有些同誌說我們冒進了,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目前所裏使用的是老式的小規模集成電路數字機,在國外早就停產了,零件沒有地方購買,我們迫切需要一台新計算機。”常新遠陪著他。

“現在外國的計算機的邏輯元件采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沒有這些家夥我們造出這個模型是一點兒用也沒有的。計算機……真是個好東西呀……對了,先前你不是研究過國際主流計算機的型號嗎?”康承業突然想到什麽。

“是研究過,隻不過這計算機的更新換代也太快了,現在市麵主流的是微處理器,簡稱微機,體積小,價格便宜,使用方便,而且功能和運算速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過去的大型計算機,隻不過舊機器和新機器的差價太大了,就拿蘋果公司而論,Apple II型計算機的價格就比Apple I型貴出一倍還有餘,這還不算,有消息稱INTEL於今年6月要推出最新型的8位元的8088微處理器,咱們要不再等等?”

“不知道東京有沒有賣的?”

“不好說,就算有賣的,外購是需要外匯的……”常新遠有些憂慮,“去年我就打過報告申請更換計算機設備,結果讓人家左紅升給打回來了,批複就一句話說: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隻怕這次又要鬧什麽幺蛾子”

“開會解決吧,讓新書記也讓他熟悉一下我們的班子成員。”

雖然所裏目前看上去風平浪靜,可是一個老戰士、老工人的心裏是怎麽想的還真叫他們這些知識分子拿捏不準。

……

……

“買買買!就知道買!上次開會我就駁斥過這種思想,你們這是拿著咱們勞動者賺來的血汗錢去填資本主義國家那個大坑!”

左紅升已經拍起了桌子。

“買也是為了更快的進步,何況我們買的是工具!我倒是不想買,有本事你左紅升給我造出來一台呀!”常新遠也不甘示弱地站了起來。

“你這是抬杠!”

“你那是上綱上線!”

會議一開始就形成了常新遠和左紅升互不相讓的局麵,其他同誌低眉順目地不表態。

康承業這個時候也不好加入戰團,這種情況他是料到的,這樣的爭吵並不解決實際意義,於是他換了個議題。

“那我們再來說說人才培養吧,東南交大的張良工教授已經正式發來邀請,讓我們去大學講個座,順便考察一下學苗,我們的人才後繼乏力,早一點定向培養就早一點成才……”

話沒說完,左紅升的論調又響起來了。

“誰不知道咱們所的人大部分都是東南交大出身的,你這是當上所長了想衣錦還鄉?”

左紅升沒當上所長可並不意味著失勢,老一派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東南交大在建國初期向全國各地輸送了大量的應用理工人才,不論左紅升、常新遠還是康承業都是畢業於那所大學,左紅升曾在幾年前申請過回學校講座,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沒有通過,那段時間康承業的日子正不好過,加上他又是一門心思撲在研究上,這些事他不是很清楚,這次他的確有順路回一趟老家的想法,被左紅升這麽一說,倒顯得理虧。

一直未發言的萬書記摸了摸口袋,掏出一個布煙袋來,又抽出一張煙紙,正要往煙紙裏卷煙,卻抬眼一望,發現在坐的都不吸煙,於是又把捏出來的煙葉放了回去,慢條斯理地把煙袋重新放回到口袋裏後說道。

“我在拖拉機廠的時候咱們造新式拖拉機,自己不會造怎麽辦呢?就到處找那個蘇聯造的原車,把車運到廠子裏,然後工人師傅把那個原車拆開,一點一點地繪成圖紙,再用自己的辦法給造出來,我是不懂你們說的那個計算機呀,但我想道理應該是一樣的吧。”

“計算機不是拖拉機,沒有整體國家科技水平做基礎……很難……”康承業不敢說自力更生不對,可明眼人都知道,憑現在的技術水平造計算機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左紅升吃不準這個老書記的來意,前一段處處和自己唱反調,可今天聽了他的話感覺思想還是很傳統,這很對他的路,他立馬來了精神。

“核潛艇還說造不出來呢?領袖他老人家一句話,一萬年也要造出來,結果怎麽樣?沒用幾年不出來了嗎?”

“核潛艇和計算機不一樣!”

“怎麽就不一樣了……”

兩人爭吵之際,老萬書記把卷好的煙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話鋒一轉,說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不過……康所長你得告訴我,這計算機如果咱們自己研製得花多長時間?”

康承業長舒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說:“十年二十年不好說,不過如果跳過計算機這個環節,我們能在其它技術上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再說研製計算機也不是我們研究所的專長。”

“哦,這樣我就明白了,買來東西能節省時間。”老萬書記點點頭,似乎聽進去了,但他馬上又說道,“如果機器都代替人了,那咱們工人幹什麽去?”

這不是一個新問題,康承業笑了,說道:“機器代替人的是簡單的重複性的勞動,比如造汽車,焊工總要在同一個位置每天重複同樣的動作,這樣的工作就可以交給機器人幹了,工人呢當然要升級,他們要學會管機器人,還要學會修機器人,這就像原始的工業靠手工,後來有了機器之後手工作坊關門了,換成了機器工廠一樣,不僅對工人的需求沒減少,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老書記豁然開朗,感慨著說道:“這下我就明白了,到底是高級知識分子呀,想得和我們就是不一樣。”

老書記說完已經在微微點頭了,眼看著第一個議題的調子就要定下了,左紅升連忙跳了出來。

“萬書記,你知道一台計算機多少錢嗎?”

萬書記抬了抬眼瞅著他。

“人民幣一萬元一台呀!”左紅升站著伸出一根手指信誓旦旦地說。

萬書記左右看了看,從康承業和常新遠等人的目光能看出,左紅升說的是真的。

怎麽說呢?1979年的米價每公斤在8、9分錢左右,肉價不到5、6毛,國內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的平均工資40元上下,國營廠的工人會高一些,而沈州這樣的重工業城市普通工人三十塊上下,技術工種四十至五十塊左右,照這個比價,一萬元那就是天價!

萬書記管過大廠,但也不禁被這個數字給嚇了一跳到了,這相當於普通工人三十年全部工資的總和呀!不過萬書記到底是見過大場麵的,他很快恢複了平靜,慢條斯理地問:“那是不是花了這一萬元機器人就搞出來了?”

康承業和常新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同時搖了搖頭,還是康承業委婉地說:“一台是不夠的……”

萬書記有些不滿了:“意思是到頭來最終花多少錢還是個無底洞?”

康常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還是一同點了頭。

左紅升露出一副理當如此的表情,這次會議他又占上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