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心願

九生從自己的新居裏醒來,是澗水的響聲大早驚醒了他。這是河灣去往高寨的山坳,離河灣的新村有四五裏路。九生欲醒未醒,人世間的事情在腦子裏隱約飄動,像無心出岫的厚雲,積在山坳裏。

九生想著這澗水,以前似乎從來沒有注意過,它原來有這般響亮。在他還小時,村民紛紛湧到這裏來砍柴,山頭越來越空**,澗水也就越來越細小。這些年,人們紛紛往山外去定居和謀生,草木也瘋狂地長了起來。新村引水的管子伸到了這個山坳裏。去往高寨的水泥路經過溪澗時修了一道橋,橋洞下形成了一道瀑布,水聲就越發提高了嗓子。

九生聽母親說,父親自從眼瞎之後耳朵異常靈敏,時常半夜能聽到他嘟噥著,溪水又漲了。母親一個人擔著全家的活,白天幹農活累,晚上從來沒注意過溪水的聲音。父親總是醒得早,母親看到身邊空空的,就去找父親,總會看到父親坐在溪水邊,掬著溪泉澆自己的眼睛。

母親說,父親痛恨那塊石子,弄瞎了他的眼睛,聽赤腳醫生說,泉水能讓眼睛明亮,他一直懷著能複明的希望。

父親失明的那年,九生還在肚子裏。父親一生沒有看到過自己的樣子。小時候父親抱著自己,就撫著自己的臉,仔細地朝自己臉蛋上摸,摸,摸,似乎那臉上藏著什麽秘密,要讓自己的手指揭開真相。母親有時候知道父親的心思,就說,別扯痛了孩子,別摸了,跟你長得一個樣!

山坳裏果樹多,是父親當年一棵一棵種下的,路過的人偷偷摘來吃,父親不會嗬斥。一到冬天,父親就叫母親早點把果實摘下來,一半泡到酒裏,一半送到屋頂上經霜。酒是送給嘉欣的爺爺,是感激他曆年不斷地幫忙耕地。九生早早地學會了耕地和插秧,但在家裏沒有幹多少年,就跟著大家出門去了,仍然是嘉欣的爺爺他們,幫著來這裏耕地。

九生的第一個妻子,是過年時親戚做媒的,高寨的一個女孩子。結婚之後,九生沒帶著她出門,她沒有反對,跟著兩個老人守著這個山坳裏的家。那時候,村裏人時興偷偷生孩子,然後再打證,辦喜事。女孩子懷孕後,本以為這山坳裏單家獨戶的,躲著沒事。沒料那天有個鎮裏的幹部從高寨出來,看到了妻子的大肚子。這幹部正為計劃生育任務指標發愁,回到鎮裏就開始調查九生家的情況,發現沒有拿證。就叫上鎮裏一群幹部來到山坳裏,把妻子拉到鎮裏引產,引起了大出血走了。

九生的第二個妻子,晶晶的媽媽,這個山東姑娘看到山坳裏的土屋,自然提不起勁。那時九生向她保證,隻要兩人安心掙錢,一定能到山外建起一棟新房子。人倒是留下來了,生了三個孩子,九生感激不盡,更加努力打工掙錢。不料,晶晶的外公從山東來到贛南,看這山溝裏的土屋,立即帶著女兒走了。九生建房子的決心頓時塌了,打工掙錢也沒勁。

河灣的新村,建起越來越多的房子。九生的父親聽說了,說,就算沒錢到新村建房子,我們這土屋總得改造一下吧,聽說村子裏住土屋的越來越少了!九生正從新村打牌回家,輸牌的情緒籠著他,正好找到一個出氣的地方,就說,你一個瞎子,能看到什麽!如果不是你眼瞎拖累了我們,早就建起了房子!

父親沒有吭聲。但九生知道,自己的話就是一把刀子,插到了父親的心上,父親那一刻肯定無比難受。現在,新房子終於建起來了,但父親卻不在了!晨光從窗子外透了進來,在一團光亮中,九生仿佛看到父親蒼老的臉龐!九生一下驚醒過來,披衣來到山澗邊,呆呆地聽著溪水流淌。許久,才聽到晶晶和兩個弟弟說,奶奶,我上學去了!

九生對著山坳裏的新居拍了些圖片,小橋,瀑水,樹林,發給葛芳看。他又發到微信圈裏,打了幾行字:終於在老家的山坳裏建起了新房子,這是父親的心願,但父親沒來得及享受喬遷之喜,就在年前離開人世。

經過簡單的裝修,晶晶一家搬回了自己的新房子。晶晶很開心,終於住上了自己的新房子。嘉欣羨慕地說,這是張書記經常散步的山路!但是,晶晶在新房住了一個晚上,就覺得上學遠,得多走一半路,而且買東西特別不方便。

但奶奶卻喜歡老家的新房。九生聽晶晶說上學不方便,就想搬回保障房裏去,但奶奶對晶晶說,那裏是河灣,當然住得舒服,熱鬧,不比我們這山坳裏,單家獨戶的,但我還是覺得老家好,這裏柴草不用愁。

九生想了想,也有道理。

九生知道,母親最憂心的還是保障房燒柴草的問題。每到晶晶去學校了,兩個老人就互相扶持,山裏山外進進出出。母親牽著失明的父親,像一對唱古文的師傅,急急回老家去。母親勤儉,種菜,種稻子,養雞,打柴,一忙就是一個白天。午餐,晶晶和兩個弟弟在學校有營養餐,倒是不用掛記,於是兩個老人就在老家開飯。到了放學的時候母親才洗腳上岸,趕緊朝保障房走去。這樣,保障房倒成了兩個老人的客店。米穀糧油,從老家背到新村,倒不難,最難的還是燒草。保障房沒處堆放,公共柴棚還沒有建起來,母親便隻能燒一點就回老家背一點。

回老家也是父親的心願。但父親卻沒有實現這個心願,就匆匆走了。九生想到這裏就痛心,真是子欲養而親不在。自建房裝修好,他就舉家搬回老家居住,把父親的遺像掛在廳堂的神案前。再說,那保障房畢竟是政府分配的過渡房,是歸政府的。晶晶說的走路辛苦的問題,確實如此,九生又有些猶豫,對新房裝修就不太在意了。

晶晶卻想讓爸爸把房子裝修得漂漂亮亮,特別是她提出了一個心願:家裏也要安裝一台景觀水車。九生當然答應晶晶的條件。但九生跟晶晶也提了對等的條件,就是晶晶必須接受葛芳,叫媽也好,叫姨都行,但不能叫阿姨。晶晶跟嘉欣說,是要水車,還是要媽媽,這果然是她們共同遇到的一個難題。

相對於嘉欣的難題,晶晶的難題太好解決了!

晶晶的媽媽回來了,就住在保障房。葛芳則住在老家的新房子裏。晶晶為了讀書方便,就留在保障房裏居住,媽媽回來,也便於跟孩子們在一起。這樣,晶晶有兩個家。晶晶答應了爸爸的條件,在安裝水車那天,對葛芳叫了一聲姨!

葛芳聽了,高興地抱著晶晶親了下臉蛋。葛芳說,你爸爸是故意跟你開玩笑的,你叫不叫我姨,都會在家裏安裝一台水車。你看,這水車有流水,有燈光,嘩啦啦地轉動,多麽氣派!你爸爸自己喜歡水車,所以這水車並不是專門為你安裝的。你想一想,這樣會不會覺得吃虧了呢?!

晶晶說,不吃虧!我既有水車,還有兩位媽媽了!九生一聽,說,你果真把葛芳姨姨當作媽媽?好孩子,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九生笑了起來,卻不由得抹了抹眼睛。他對比葛芳說,這回張書記可小瞧了我們的晶晶了,她說晶晶不會接受你的,她沒想到我們的晶晶這樣懂事!我要去告訴張書記,她不用擔心晶晶了!

晚上,張雅來到河灣的保障房走訪。九生看到了,高興地說,晶晶終於肯叫葛芳媽媽了!張雅大吃一驚,問,葛芳拿出了什麽東西**晶晶,讓她這麽快背叛了自己的親媽?

九生說,是水車。於是說起了晶晶的願望。張雅聽了,歎了口氣說,你要感到幸運,這是她們三個孩子在較勁,晶晶才答應的,算起來可憐的嘉欣也出了力!到時,你也給嘉欣做一個景觀水車吧!

九生答應了。張雅接著說,聽說你當初出去創業辦的是五金廠,怎麽想到改行做木藝呢?難道早就知道晶晶有這個心願?

九生說,那裏,我也不知道高寨的水車,更不知道晶晶喜歡水車。於是,九生說起了自己改行當的原因。

那一年,九生懷揣著張書記幫他辦下的八萬元免息貸款,跑到廣東打工,跟一個早年的工友合夥辦了個小型五金廠。九生在東莞到處跑市場拉業務。有一次,他來到一家木藝廠,試圖聯係廠裏的五金配件業務。在經理辦公室,九生看到一座景觀水車。九生跟經理聊起了水車,說,現在的景觀水車,一半是木頭,一半是金屬,不像以前的手藝了。

經理說,是嗎?你村子裏有水車?九生說,當然,那是當年紅軍兵工廠留下的,那可是一點金屬都不用,全是木頭接起來的。經理來了興趣,說,如今村子裏還有這樣的藝人嗎?九生說,當然,我師傅的師傅的師傅,就是造這個水車的人。

經理問,叫什麽名字呢?水生說,李星。這時,經理詳細地問起村子的名字,德星當年的身世。九生感到奇怪,這個上海人對自己的家鄉這麽有興趣,甚至能夠提前說出一些地名和人名。

後來他恍然大悟,經理的太祖父就是上海工人阿明,曾經到過梅江邊的兵工廠。經理從小聽長輩講兵工廠的故事,太祖父也時常說起一個捉王八的人,提起那份救命之恩。後來,經理的爺爺還到小鎮當知青,在小鎮還認識了一個叫“馬刀婆”的人,時常跑到小鎮的河灘邊,指著脖子上的刀痕,跟知青講革命者就義的故事。

張雅說,這個“馬刀婆”,就是跟李書文同一批押到河灘就義的蘇區幹部吧?他們都在劊子手殺累之後幸存一命。九生說,你也知道這個故事?

張雅說,聽你師傅李木匠講起過。

九生說,有了這份情緣,我就打算攀上經理,我正愁打不開市場,想讓經理多多關照業務,誰知他卻說,幹脆不要做五金了,這行當太多人做,不如改行,做園林木藝,做水車,我們合夥一起做,專門生產景觀水車。九生以前在木藝場打過工,聽從了這個指導。

張雅聽了感慨地說,真是山不轉水轉,轉山轉水轉命運,你現在最開心的是這次改行幫了一個大忙,讓晶晶實現了一個願望,真是世事難料,以後有機會,你要把那個上海工人的後代叫到村子裏來,幫你宣傳宣傳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