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華嚴經

千頃田疇麥浪花,數家林薄筍抽芽。

春風送暖,天空中蔚藍一片。偶有飛鳥飛過,清脆悅耳的鳥叫聲在山穀中回**。

一行五人,行走在一條狹長的峽穀中。

山野間的青草抽芽,連成一片嫩綠,其間點綴著白色,黃色的小花,瞧著素雅可愛。

遠處一座圓形的白色佛塔,高二十餘丈,格外的顯眼。

白色佛塔的後麵,視線所及之處,皆是佛寺。

高低大小,年代形製,皆不相同的佛寺沿著山勢遍滿整個山穀,一眼望不到盡頭。

置身其中,仿佛來到了一個隻有寺廟,僧人的佛國!

華嚴經中說,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曰清涼山。

此菩薩說的是文殊師利菩薩,專司智慧。頭結五髻,以金獅為坐騎,手持利劍。

此山有五峰,峰高入雲,頂平且無樹,如五座高台。山間的氣候常年比周邊低上許多,人稱清涼山,也稱五台山。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中原佛教的中心。鼎盛時,山中有佛寺三百餘座,僧眾數以萬計。

其中最早建起的是大孚靈鷲寺,因其背後的山勢與釋迦牟尼佛修行的靈鷲山相似而得名。後更名為大華嚴寺,占地廣闊,寺中有各種建築百餘間,為眾寺之首。

五人今晚借宿的正是大華嚴寺,而提議來此的人很意外,是寇準。

之所以意外,是因為清涼山不在回京的必經之路上,並不太順路。

一名青衣僧人將幾人領至客房,說道:“幾位施主盡管在此歇息,會有專人送來齋飯,切記夜間不要在寺內隨意走動。

幾人拜謝僧人,李餘年遞出兩個銀錠作為香火錢,請僧人代為收取。

天色尚早,寇準吩咐一句不用等他吃飯就出去了,留下一臉茫然的李餘年。

“這小子神神秘秘的,阿璃你跟上去看看。”

“好嘞!”

阿璃笑嘻嘻地跟了出去。

寇準似乎早已輕車熟路,腳步飛快地穿行於寺院間的逼仄小道,幾個轉身便不見了蹤影。

阿璃冷笑一聲,掐起了指訣。

清涼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組成,五峰環繞的區域稱台內,五峰之外便是台外。

寇準去的地方在台外,穿過了整個佛寺密集區,屬於南台錦繡峰的外圍地界。

山水清幽間,有一座小寺廟,名曰靈泉寺。

正殿極小,隻有三間,造型卻十分的緊湊精致。四周十二根柱子,撐起柱頭的鬥拱,用材粗狂健碩,鬥拱碩大且出簷深遠,顯得屋頂極為寬敞。

屋頂的青色瓦片,正脊兩側的鴟尾,以及木門兩旁的直欞窗,都是極其簡潔優雅的樣式。

由於空間有限,裏麵隻供奉著一尊智慧文殊菩薩。

阿璃飄上院牆邊的一棵樺樹,總覽全景。前殿後院加起來,占地比富貴人家的宅院大不了多少。

寇準拜過文殊菩薩後,上了香,捐了香火錢。與一名青衣女尼攀談了幾句後,便坐在後院的一眼泉水旁不走了,似乎在等什麽人。

阿璃頓時來了精神,沒想到這小子與自己還是同路人。

這一等,就等了近兩個時辰。

臨近黃昏,山內的氣溫驟降,冷風瑟瑟,竟顯得有幾分淒涼。

寺內來往的還有三兩個女尼,雖沒人趕他,但天色終究是漸漸暗了下來。

寇準輕笑一聲,向著內院隔空作揖拜別,轉身向門口走去。

阿璃白耽誤半天功夫,打了個哈欠,歎道:“唉,也是個癡情種。”

臨近門口時,寇準停下了腳步。

返身快步走回後院門口,大聲喊道:“慧靈,我明日便要去京城了,以後可能再不回幽州了!”

突然,吱呀一聲,一扇房門打開了。

一名頭戴僧帽,身著青衣的年輕女尼踏出房門,叉著腰嗔罵道:“你自去京城便是了,在這說個什麽勁兒,又與我何幹?”

正主終於來了,好潑辣,但是聲音很好聽!阿璃頓時來了興趣,凝聚目光看去,果然是一個俏尼姑!

十五六的年紀,身段清瘦,臉龐白皙,五官如精雕的美玉一般精致。

即便是一身青衣穿在身上,且未施粉黛,卻絲毫壓不住與生俱來的美豔氣質。

眼角一顆朱紅色的淚痣極為顯眼,黛眉微皺,一臉嗔怒的嬌辣模樣,更是我見猶憐!

就憑這副長相,絕不輸於竇丫頭和周丫頭。

阿璃不禁對寇準另眼相看,這深山老林的,能找到如此絕色,厲害啊!

寇準挨了罵,並不惱,反而笑道:“沒別的意思,就是來和你說一聲。”

隻見那慧靈兩步來至門口,指著寇準的鼻子罵道:“你跟我說得著嗎?得空就往這跑,又空手來的吧?說你個大頭鬼!”

寇準慫得直縮脖子,嘴巴卻還在咧著笑。

“噗!”

另一邊的牆頭上,李餘年沒忍住,笑出了聲,被周宜和竇迎雪一起按下了頭。

“誰!”

“我,我朋友。”

“你朋友?幹嘛鬼鬼祟祟的?好啊,你帶他們來,是不是想看我的笑話?”

慧靈漲紅了臉,似乎是真生氣了,揪著寇準的耳朵罵道。

“天地良心,我也剛剛發現他們跟蹤了我。”

實在沒眼看下去了,三人隻好跳到院中,行禮拜見。

“李餘年,竇迎雪,周宜拜見慧靈法師。”

阿璃從另一頭跳進來,湊齊了四大金剛。

慧靈看著眼前這些陌生的麵孔,收斂起氣焰,雙掌合十,嬌羞地回禮拜見。

幾人於泉水旁的石桌落座。

慧靈捧出一副茶具,就著泉水煮起茶來。動作嫻熟,神態優雅,談吐更是不俗,頗有幾分大家閨秀的氣度。

一番攀談,彼此間互相熟悉了一些。

竇迎雪驚訝道:“這麽說,慧靈妹妹不是出家人?”

“當然不是,不然我早被打出來了。”寇準回道。

原來,慧靈嬰兒時便被寄養在這裏,來人給足了銀兩,說兩年後來取,卻一下過去了十餘年。

二人相識於四年前,來自錦繡峰山腳下的匆匆一瞥,便再也無法忘卻。

幽州離得近,寇準得空了每年總要來幾次,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

李餘年笑道:“緣分歸緣分,你這登徒子的眼光咋這毒?”

寇準一拱手,說道:“彼此彼此,咱倆誰也別說誰!”

周宜看向慧靈,問道:“既然如此,你剛才為何不見他。”

“問他自己去。”慧靈給了寇準一個白眼。

寇準一臉的無奈,正要解釋,從外麵進來一位老尼。

五十餘歲的年紀,中等身材,微微發福。

生的五官端正,慈眉善目的。

“我師父,宗妙禪師。”慧靈起身介紹道,並手掌合十行禮。

眾人跟著行禮拜見。

宗妙禪師回禮後,讚道:“諸位施主皆是龍鳳之姿,令鄙寺蓬蓽生輝。”

“禪師過譽了,我等冒昧跟著寇準過來,叨擾了!”李餘年寒暄道。

宗妙禪師看向局促不安的寇準,說道:“這趟又是空著手過來的?一冊也沒找到?”

寇準難為情地點了點頭,說道:“最近忙了些,還未得空去找。”

“你既然能來,說明北方戰事平了?”

“平了。”

“罷了,留下用過齋飯再走吧。”

“多謝住持。”

宗妙住持走後,寇準迎著眾人好奇的目光,歎了口氣,說道:“住持與我有個約定,想帶走慧靈,須帶著大方廣佛華嚴經過來換。”

“那不是很多嗎?京城就有得賣。”竇迎雪回道。

“必須是印僧跋陀羅帶來的原本,總計六十冊,我托人找了兩年,愣是一冊都沒找到。”寇準回道。

竇迎雪想了半晌,說道:“這倒是太難了些,不過不用著急,我可以托我爹幫你找找,然後周宜還能在宮裏的藏經閣找一找。無非是花些時日,總能找到的。”

“那就多謝了!不過宗妙住持說了,一切皆有緣法,緣分若是未到急不得。可憐我堂堂男兒,豈能無妻!”寇準歎道。

慧靈啐了他一口,說道:“又說胡話!我何時答應了與你為妻?”

從剛才起一直在愣神的周宜突然拍案而起!問道:“你們剛才說多少冊來著,六十冊?餘年哥,六個書箱子,梵文經書。”

李餘年一愣,恍然大悟,回道:“哦。”

緊接著,閉上了眼睛,在墨雲戒中搜索起來,幾息的功夫就鎖定了目標。

六個散發著古老氣息的木箱出現在茶桌上,如果沒錯的話,每箱十冊。

寇準難得緊張得發抖,喃喃地說道:“一切皆有緣法,就這麽巧嗎?李餘年你別搞事情啊,不是的話我撕了你。”

李餘年笑道:“哦?都是梵文我也不認得,不然我還是收起來吧,風險太大了。”

寇準一把壓住書箱,搖了搖頭,說道:“嘿嘿,看一看又沒什麽損失,萬一是呢!”

說罷,遞出一本經書給慧靈。

慧靈伸出雙手微微發顫,恭敬地接過經手。

且不說此書可能與自身的命運相關,隻論珍貴程度,諸寺之首的大華嚴寺藏經閣內,也隻有後世的譯本。

慧靈隻看了一眼,便向後院跑去。

不多時,宗妙住持快步走出,望著桌上的六個書箱,問道:“阿彌陀佛,此書竟真的還存世!”

“誒?住持,這就過分了啊!”寇準苦笑道。

慧靈白眼道:“去去去,甚力未出,還敢搭腔!”

阿璃問道:“住持乃曹洞宗,為何要尋華嚴宗的經書?”

宗妙住持說道:“曹洞宗是禪宗,講究心即是佛,即相,即真,講究頓悟即可成佛。對一般人來說,難度太大,遠不如華嚴宗的漸悟修行得人心,所以在規模上,就差了大華嚴寺許多。而慧靈的業果甚大,不是我小小靈泉寺能承擔的。”

“所以為了承接業果,住持去找了大華嚴寺,於是他們開價要了這部經書?”阿璃說道。

“是,隻要他們收下這部經書,業果將轉嫁給他們承受。”

“這倒是奇了,大華嚴寺剛好點名要了這部經書,然後還真的要到了?”

“一切皆有緣法!”

李餘年說道:“也罷,這部經書本來就是大華嚴寺的,還給他們也無可厚非。”

宗妙住持說道:“施主不再考慮一下嗎?此書由施主拿出,業果自然也有施主的一份。”

李餘年雙手合十,笑道:“一切皆有緣法。”

宗妙笑道:“阿彌陀佛,施主此言甚妙。還要勞煩施主將經書與慧靈一同帶至大華嚴寺,住持自然會明白用意。”

“是。”

慧靈從失神中醒來,問道:“師父,那我?”

“你收拾一下跟著他們下山吧,這小小寺廟困了你十六年,也該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了。”

說罷,宗妙住持自顧回了後院禪房。

“師父!”

慧靈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阿璃歎道:“唉,臨了這頓齋飯也不知道在哪吃。”

這頓齋飯終究是在靈泉寺吃的,隻不過吃得有些沉悶。

慧靈紅著眼睛看向宗妙住持,並沒有得到回應,那幾個師姐們倒是在偷偷地抹淚。

依依惜別出門,正值晚間功課。

山穀間鍾聲,罄聲,吟唱佛經的聲音此起彼伏!

一眼望去,萬殿燈火通明,香煙渺渺升騰,如臨西天佛國,場麵蔚為壯觀!

回到大華嚴寺,接待的仍是那名青衣僧人。

“勞煩師父與住持方丈通報一聲,就說我們是來還華嚴經的。”

青衣僧人大驚,連忙應允。

領著眾人一路穿過觀音殿,大文殊殿,來到主理事務的第三重正殿,大雄寶殿。

殿寬十二間,中央供著釋迦牟尼佛,西邊是阿彌陀佛,東邊是藥師佛。背後有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像,兩旁有十八羅漢像。

一眾高大的佛像一字排開,法相莊嚴肅穆,隱隱散發出一股莫名的威儀,令人不敢高聲言語。

不多時,那名去通報的青衣僧人回來了。

隨他一同來的還有一名虎背的中年僧人,生的金剛怒目,仿佛案台上供奉著的伏虎羅漢。

一隊手持木棍,身材健碩的僧人從大殿側門魚貫而入,形成一個包圍圈,將六人團團圍在了大殿中央!

緊接著,院中鍾聲大起!

紛亂的腳步聲從四麵八方湧來,將整個大雄寶殿圍了個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