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船閘的原理

等到唐建國家的船卸完貨,已經是十月初,天氣變得涼爽得多。就在唐建國準備聯係貨物帶回淮陰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問題,也是所有木板船都會遇到的問題——船體滲水。

由於木板打造船身的原因,船體長期浸泡在水中,多少都會有些滲水,船艙一旦滲水,就會導致船體下沉。雖然滲水不是很嚴重,但如果裝載貨物,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如果強行裝載貨物,半路出現嚴重的漏水,就得再把貨物卸掉,等修好船才能再出發,那樣不僅耽誤時間,還要花費很大的費用。

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唐建國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裏補漏,打聽一番後,最近的修船廠也要到上遊的阜陽。為了穩妥起見,唐建國決定,空船回去,回到淮陰修船。

回去的路,不再拉纖,加之刮了西北風,唐建國又揚起了風帆,讓貨船得以一路順流而下。唐秉禮高興地站在船頭,享受著習習秋風帶來的愜意。

雖然回去的路程輕鬆了不少,但由於船體滲水,需要人每過一兩個小時下到船艙裏,將滲進去的水,舀出來。這項任務主要交給了唐秉禮,雖然有些辛苦,但比起拉纖,唐秉禮覺得輕鬆得多。

潁上縣到淮陰市這條路線上,隻有一道船閘,位於安徽省蚌埠。唐秉禮一家拉纖上來的時候便從這裏經過,那時候的唐秉禮在睡午覺,導致錯過了這唯一的船閘,這次回去,他特意告訴爸爸媽媽,要讓他見識一下船閘是什麽樣子。

唐秉禮並不理解船閘的工作原理,於是去問媽媽,王樹蘭於是解釋道:“船閘呢,就相當於兩道門的水閘。”

“那什麽又是水閘呢?”唐秉禮追問道。

王樹蘭接著解釋道:“水閘呢,有很多種,簡單來說呢,就是在河流的中間築造一道大門,在枯水期呢可以關門蓄水,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河水不流向大海,也能保證上遊水位足夠高,讓貨船通行。汛期呢,就開門放水,讓河水流向下遊,再流入大海。始終保持河流的水位在一個合理的範圍。”

唐秉禮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說:“我明白了,那為什麽還要有船閘啊,每次等我們船到了,水閘直接開門放我們過去不就行了。”

王樹蘭笑了笑說:“傻兒子啊,哪有你想的那麽簡單,你想啊,要是直接開門,那水閘的水不得急流而下,那河裏的船不得一頭從上遊栽到下遊去,多危險啊,再說了,那每次經過一條船,就得開門,不就把上遊的水全給放下去了嗎。”

唐秉禮摸了摸後腦,咧著嘴說:“是哦,那船閘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

王樹蘭耐心解釋道:“我不是和你說了嗎,船閘有兩道門,如果我們的船要去下遊,那就先把兩道門關上,然後向兩道門之間的河裏加水,一直加到和上遊水位一樣的高度,這時候呢,就把挨著上遊的那道門打開,然後把船拉進去,接著關上上遊的那道門。隨後呢,開始抽水,將兩道門之間的河流水位降低,降到和下遊的水位一樣高,之後就把挨著下遊的那道門打開,再把船拉出去。”

唐秉禮聽完後還是有些蒙圈,似懂非懂,想要發問,也不知道如何提問。

王樹蘭看著一臉疑惑的唐秉禮,笑了笑說:“聽不懂也沒關係,等過船閘的時候,你親身體驗一下,就會一下子明白的。”

唐秉禮點了點頭說:“還是要親眼見識一下,才能明白。”

等唐秉禮一家的貨船來到蚌埠,回家的路程便走過了一半,這一半的路程隻用了十三天。

到達蚌埠船閘的時候,是個下午,天氣晴好,唐秉禮站在船頭,遠遠地就看到了河道被一個對開的大鐵門攔住。

那個時候,船舶過閘需要上去登記,唐建國將船靠在岸邊,帶著唐秉禮去船閘辦公的地方登記,還要交一筆過閘費,和陸地上的過路費差不多一個意思,畢竟船閘的修建以及維護是很大的一筆費用。

登記完後,唐建國便又帶著唐秉禮回到船上,等待開閘門。閘門開啟時,大鐵門的中間向兩邊推開,裏麵的河道大概有二十米長,五六米寬。河道的兩側都修建了堅實的堤壩,便於注水、泄水。

與唐建國一同開進去的還有其他兩條船,他們一同停靠在河道的右側,等待著關閉閘門,泄水。

上遊船隻去往下遊,水位下降,所以要泄水來降低船閘內的水位,與下遊持平,這樣船舶才能安全通過。

船閘內泄水,裏麵的船會出現劇烈的擺動與碰撞,為了保持船舶的穩定,需要用一根粗壯的繩子將船與岸邊的鐵柱綁在一起,每當船閘泄一點水,繩子就鬆一點,一直等到泄水結束,再把繩子拿掉。

在船上,人們將這種繩子稱之為纜繩。相比於普通的繩子,纜繩是由多股繩索編織而成,具備抗拉、抗衝擊、耐磨損、柔韌輕軟等性能。

作為一名合格的船民,將纜繩精準地套在岸邊的石樁或者鐵柱上,也是一項必要的技能。

唐秉禮在船閘未泄水前,拿起纜繩開始套岸邊的鐵柱,扔了五六遍,就是套不進。

船閘上的人拿起喇叭喊道即將泄水,王樹蘭從唐秉禮的手中接過纜繩,圈了幾下,雙手一揮,纜繩有圈的那一頭,精準落入了鐵柱上。

在一旁的唐秉禮驚訝地直拍手道:“媽媽好厲害。”

王樹蘭笑笑說:“熟能生巧,等你長大點,有力氣了,也能做到的。”

王樹蘭和唐秉禮在船頭,唐建國在船尾係纜繩,一頭一尾,才能保證船隻緊緊拴在岸邊。

等泄水完成,唐建國與王樹蘭一人一邊開始撐篙,將船撐出了船閘,一家人開始了接下來的行程。

唐秉禮經過這一次的過船閘之旅,基本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在他的大腦裏,他把船閘看作是一個蓄水池,上下遊兩端的船想要過閘,就要進金屠刀這個蓄水池,蓄水池通過蓄水、放水來調節水位的高度,然後讓裏麵的船隻順利通行。

這樣的想法,是很多人沒有辦法解釋出來的,而唐秉禮能有如此深刻地理解船閘的原理,也是身臨其境,才得以理解。

此次的經曆一直深刻地保存在唐秉禮的大腦裏,等到後來上學念書,他在書本上學到了陸遊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讓他回想起了這段兒時的過往,也讓他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