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醞釀成立渤海好人幫
“對,非常好,你們這個建議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好人幫,幫好人,幫人好;這就是我們渤海好人幫的基本服務宗旨,我支持你們!”
趙海濤在電話上,對路軒崗和程磊組建渤海好人幫的提議,給予了高度評價。
對於他的這兩個手下愛將,趙海濤總是寄予厚望。
他告訴程磊:“這件事情,宜早不宜遲,我建議你們馬上著手籌備,力爭十月底完成各種備案和登記手續,十一月初正式對外宣布,並開展工作;有什麽問題,你們盡管提出來,有什麽困難,你們隨時來找我!”
趙海濤的一通大嗓門,給程磊和路軒崗提升了士氣,他們立刻拉上老宋,開始了各種籌備工作。
好消息不斷傳來。
2018年11月,興坊區軍人事務局正式成立;趙海濤如願以償,出任第一任局長。
這是眾望所歸。
他是軍人出身,又和全區的退轉軍人群體非常熟悉,素有威望;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這都是人們所期盼的結果。
同一天,退轉軍人愛心小分隊也組織了一次集體活動。
活動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順長寧大街,撿拾沿途和各個口袋公園裏的生活垃圾,同時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第二部分是幫助老宋把他的紅色紀念館進行全麵整理。
為了今天的活動,程磊將出租車的業務交給了妻子張妍。
自從程磊因為生命時速一戰成名,各種應酬越來越多,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他的精力,尤其是出車的效率有所降低。
考慮到將來的渤海好人幫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他和張妍商議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時,沒想到,張妍主動提出,她來打替補。
張妍已經有五年的駕齡,而且,從來沒有違規記錄,隻要拿到出租車從業資格證就可以上路。
張妍雷厲風行,辦事從不拖拉,沒用一個月就拿到了上崗證。
至於兩個女兒的日常撫養問題,他們也有了妥善的方案;將孩子送全托幼兒園,早上送,傍晚接,每天可以有一整天的時間供他們夫妻自由支配。
需要打替補時,張妍立刻補上。不需要時,張妍搞起了地攤經濟,從渤海商品城進貨,在小區門口物業規劃允許的範圍內,售賣各種兒童小飾品和家紡用品,每天也能有一筆小收入進賬。
對於張妍,程磊有一種莫名的愧疚,總覺得虧待了她。
從學曆,從水平,程磊對張妍都是由衷佩服。
但是因為家境的原因,尤其因為兩個女兒,她無法全職創業或者從業,而是一邊照顧好孩子,一邊全力支持程磊創業。
那天,參加撿拾垃圾活動的人員大約三十人。
某種意義上,這是他們退伍軍人服務小分隊的最後一次活動。因為,根據籌備計劃,渤海好人幫就要在幾天後成立了,今後,所有的公益活動都將以渤海好人幫的平台形象出現。
大家順著長寧街一路向西;初步計劃,是到了長寧街與鐵馬河大街的十字路口,然後再轉到大街對麵反方向折回,正好是一個閉環。
一邊撿拾垃圾,一邊向沿路群眾分發他們印刷的分揀垃圾知識問答傳單。
這項公益活動用了一個半小時才結束。
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他們驚訝地發現,在那些色彩斑斕的綠色植物和花草之間,混雜著很多塑料袋,碎紙團等生活垃圾,讓他們認識到了保持環境衛生的艱巨性。
非常湊巧的是,他們在撿拾垃圾的過程中,竟然與長寧中心小學的師生誌願服務隊不謀而合。
這讓撿拾垃圾的速度提高了不少,也有了意外的收獲,老兵和學生們在一起,交流了很多彼此關心的問題。
比如垃圾分類的鑒別,很多小學生可以不用刻意去問老師,老兵們就給他們進行了解答。
對於學生們的課外知識需求,老兵們也有了初步了解。
老宋不失時機地預約了長寧中心小學的師生們去他的紅色紀念館參觀學習。
從今天開始,他的紅色紀念館就會擴大將近一半的規模。
他又騰出了幾間空房,今天就會把展品布置到位。
關鍵有一個出色的女講解員毛遂自薦,每個周末,可以去紅色紀念館做義務講解員。
她就是普通話絲毫不遜色於興坊區電視台播音員的張梅梅。
轉入第二階段活動,大家是另一種心情。
那些熟悉的槍械和紅色年代文物,讓他們回想起了火熱的部隊生活。
大家一起把展品按照年代重新進行了布置,使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緊湊。
在這次活動快要結束時,趙海濤陪著孫部長來到了紅色紀念館。
他們帶來了一件非常珍貴的紅色紀念品,一把軍號。
這把軍號一看就已經有些年代,金黃色的銅號上已經出現了黑色的暗斑,而且,軍號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凹坑,一看就是一把有故事的軍號。
孫部長說出了這把軍號的來曆。
那是上世紀四十年代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鐵馬河畔的一場戰鬥。
當時,渤海獨立營一個連,狙擊敵人整整一個團的正麵進攻,硬是將敵人在鐵馬河西岸阻截了一天一夜,完成了上級交給的狙擊任務。
這場戰鬥下來,全連百十號人最後隻剩下了三十六個。
在戰鬥最危急的時刻,司號員吹響了這把軍號,全連戰士端著刺刀衝向敵人,最終壓垮了敵人的最後衝鋒。
而那名司號員卻被敵人的一發炮彈擊中,人被炸成了碎片,隻留下了這把布滿坑坑窪窪磕痕的軍號。
後來這把軍號,被一個參加那場戰鬥支前任務的當地民兵,在打掃戰場時找到並私藏。
直到最近,這名年過八旬的老民兵才把這把擁有光榮曆史的軍號捐贈給了武裝部,同時,講述了那段慘烈阻擊戰的戰鬥過程。
現在,孫部長把這把軍號拿過來,把它捐贈給老兵之家紅色紀念館,供後人瞻仰紀念。
趙海濤讓老宋吹響了這把軍號。
老宋首先吹響的是衝鋒號。
激揚的衝鋒號聲裏,所有的老戰士都默默佇立,將眼神投向遠處,仿佛望著當年的那些先烈背影,勇猛衝向敵人陣地的雄姿。
然後是熄燈號,起床號,出操號。
每種號音都引起大家浮想聯翩,往日歲月今又重現。
老宋最後吹響了開飯號。
大家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
中午吃的是AA製的工作餐,是在老宋的工程公司大鍋灶上燉的大鍋菜和機製饅頭。
大盆子、大碗一起上,大家又一次體驗了當兵時,全連幹部戰士同吃一鍋飯的熱鬧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