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聚焦
葉梓聞從小就喜歡讀書,在書裏他可以獲得很多啟發,然後在他年輕的人生當中一樣樣去驗證。
他曾經讀到過一個觀點:一個係統也好,一個組織也罷,內部永遠存在混亂與衝突,有從有序往無序發展的天生衝動,就類似於熱力學裏的熵增,這樣毫無疑問會帶來問題。然而,隻要這個係統或者組織一直在發展、生長和壯大,這些問題都會變成成長道路上的誤差,是可以容忍和修正的,不會積累成帶來嚴重後果的錯誤。
對他來說,現在的中迪航電就處於這樣一種狀態。
盡管剛剛組建,人分為三六九等也好,有人渾水摸魚走捷徑也罷,但整個公司就是一個初生的企業,朝氣蓬勃,有一個啟動項目C595去做,而且承擔了重要責任,深受客戶中商航的重視,正是開疆拓土,萬物更新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隻要想幹事,那些個看上去的煩心事其實都是可以忽略的噪音,擔心或者憂慮也是無謂的煩惱。
葉梓聞很快就找到了很多有意義的事。
雖然在中迪航電,似乎沒人理睬他這個“第三種身份”的人,也沒有像在上航所時“丁真”給他一堆選項任他挑選那樣的待遇,當組織架構和分工都塵埃落定的時候,他還是被分配到工程部門的關鍵技術團隊——座艙顯示團隊的子係統組,又稱為T4組。
中迪航電作為C595的一級供應商,負責整個核心航電係統,包括核心網絡、座艙顯示、飛行管理等幾個飛機上的關鍵係統。因此,進入座艙顯示團隊,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來自迪森斯的管理者們對他的認可。
他所在的組,同事一大半都是外國人。
組長是個大胡子美國人,叫沃爾特,說話的聲音像是在胸腔中共振了好幾輪才噴薄而出的,自帶混響效果。
但如果仔細聽,他的條理還是很清晰的。
“梓聞......”沃爾特很努力地去發Ziwen的音,並沒有強迫葉梓聞非得取個英文名,“民用飛機機載係統的設計,說難也難,說容易,理解起來也挺簡單。我們從ARP4754的基本流程來理解,整個設計過程無非是一個V字型,V字的左半邊,從上到下是設計和開發,V字的右半邊,從下到上是確認和驗證。左半邊是為了讓我們正確地設計,右半邊則是為了證明我們做了正確的設計,尤其是向局方證明,這樣他們才能放心給我們頒發適航證。右半邊的工作量往往比左半邊更大,因為你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對或許不難,怎樣向別人證明你做對了,這才是要命的,如果不遵守規章、流程和行業經驗,局方是不會相信你的。很多沒有幹過民機的人往往隻關注V字的左半邊,認為把東西造出來就行了,卻忽略了如果一開始不注意流程,到了右半邊時,根本無法自圓其說。所以,在民機的研製中,其實是有兩條線並行的,明線便是我們的研製活動本身,暗線則是用於支持這些活動的流程符合性檢查。”
短短一段話,說得葉梓聞茅塞頓開。
難怪丁真認為搞出顯示器隻要兩年!因為他隻關注V字的左半邊啊!
除了沃爾特,葉梓聞的幾位平級的外國同事也各有各的兩把刷子。
“嘿,你要結構化的去看飛機設計。”菲爾比沃爾特要年輕一些,長相也更加帥氣,同樣來自於美國:“在V字的左半邊,設計工作應該是正向的,也就是說,從上往下的。最上麵,是飛機級的需求,我們把它稱為T0。T0的需求經過中商航的總體團隊分解之後,形成針對動力、飛控、航電、起落架、電源等係統的需求,也就是T1級需求。中商航的航電團隊拿到T1級需求後,再進一步往下分解成為針對核心航電係統、座艙顯示係統、飛行管理係統、通信導航係統、信息係統、大氣數據和慣導係統等多個航電領域係統的T2級需求。他們會把T2級需求下放給我們,由我們再一級一級往下分,分到T3和T4級。就拿咱們幹的座艙顯示係統舉例,T3級需求便是整個座艙顯示係統級的需求,T4級需求則是座艙顯示係統下的各子係統的需求,也是我們這個組所幹的事情。我們再做什麽呢?把T4進一步下放給我們的供應商上航所,由他們生成顯示係統平台級的T5需求,和T6級的設備級需求,到了T6,就到了一個個具體的產品了,比如顯示器、控製麵板等。T6再往下,就進入軟件和硬件的領域,ARP4754就照顧不到,得遵循DO-178和DO-254標準了......”
葉梓聞在沃爾特、菲爾和其他幾個來自迪森斯的外國同事帶領下,覺得自己對於民機的理解在迅猛增長。當時在上航所培訓的那些ARP4754、DO-178、DO-254等行業標準被他們輕描淡寫一解釋,就像給他打通了任督二脈。
這樣的感覺,是他在上航所從未有過的。
一瞬間,他心悅誠服地認為,這幫人的確配得上他們的“第一種身份”。
不過,時間一久,他也發現,這幫外國人也不全是沃爾特和菲爾,還是有一些過來混日子的,仗著會說流利的英語,經常胡攪蠻纏。當他們在專業和技術上無法抗衡時,便會用語言的優勢把你打敗。
葉梓聞很快便厭倦自己所在的座艙顯示係統T4組。
“總是跟自己人搞什麽搞?內耗!我要爭取去T3組,到了T3組,便可以直接麵對客戶,麵對中商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