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趨合與倍反

原文

凡趨合倍反[2],計有適合。化轉[3]環屬[4],各有形勢[5]。反複相求,因事為製[6]。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禦世,施教揚聲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國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世無常貴,事無常師。聖人常為無不為,所聽無不聽。成於事[7]而合於計謀[8],與之為主[9]。合於彼而離於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10]。反於此,忤於彼;忤於此,反[11]於彼。其術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國,必量國而與之;用之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12]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用一也。

注釋

[1]忤合:忤,抵觸、背逆。合,符合,不違背。忤合,在這裏是指以忤求合,先忤後合。

[2]趨合倍反:趨合是趨向合一,相當於“合”;倍反是背逆,相當於“忤”。倍,同“背”。

[3]化轉:變化轉移。

[4]環屬:像鐵環一般連鎖起來而沒有裂縫。

[5]形勢:事物變化發展的態勢。

[6]因事為製:因,依據、憑借;製,法則,法度,控製。這裏是指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控製。

[7]成於事:把事情辦成功。

[8]合於計謀:實現或符合預定的計謀。

[9]與之為主:與之,與他們。為主,為主人。指都是各為其主。

[10]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忠,忠實;反,背反;忤,抵觸,背逆。任何計謀都不可能同時忠於兩個主人,必然要相抵觸。

[11]反:此處當順從解釋。

[12]材能:才質和能力,“材”通“才”。

譯文

凡是有關聯合或對抗的行動,都會有相應的計策。變化和轉移就像鐵環一樣環連而無中斷。然而,變化和轉移又各有各的具體情形。彼此之間環轉反複,互相依賴,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控製。所以聖人生活在世界上,立身處世都是為了說教眾人,擴大影響,宣揚名聲。他們還必須根據事物之間的聯係來考察天時,以便抓住有利時機。國家哪些方麵有餘,哪些方麵不足,都要從這裏出發去掌握,並設法促進事物向有利的方麵轉化。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沒有永遠占領高貴地位的,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也沒有永遠居於榜樣地位的。聖人常常是無所不做,無所不聽。辦成要辦的事,實現預定的計謀,都是為了自己的主人,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這一方的利益。凡是計謀不可能同時忠於兩個對立的君主,必然違背某一方的意願。合乎這一方的意願,就要違背另一方的意願;違背另一方的意願,才可能合乎這一方的意願。這就是“忤合”之術。如果把這種“忤合”之術運用到天下,必然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這種“忤合”之術用到某個國家,就必然把整個國家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這種“忤合”之術運用到某個家族,就必然要把整個家族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這種“忤合”之術用到某一個人,就必然要把這個人的才能氣勢都放在忤合之中。總之,無論把這種“忤合”之術用在大的範疇,還是用在小的範疇,其功用都是一樣的。

鬼穀錦囊

世界上每種事情的情況都千差萬別,所以處理事情的策略和主張也就各不相同,或者相互契合,或者相互抵觸,而且“世無常貴,事無常師”,所以非常有必要實行“忤合之術”。

實際上,鬼穀子的“忤合之術”就是哲學中所講的矛盾,即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並且可以相互轉化。鬼穀子的忤合之術是基於“忤”與“合”可以互相轉化的原理。事情總是有正有反,有利有弊,有直有曲的。智者往往能夠在現實環境裏針對客觀條件是否具有“天時”“地利”以及對方是否“人和”,並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變不利為有利,或曲中見直或直中見曲,適時改變鬥爭形勢,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延伸閱讀

“忤合之術”其實很符合現代的矛盾原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隻要不灰心、不氣餒、不輕言放棄,逆境終可以轉化為成長的墊腳石、進步的階梯,即“背反”可以轉變為“趨合”。

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後妃,她的父親班況曾在漢武帝後期馳騁疆場,立下不少漢馬功勞。在趙飛燕入宮前,漢成帝對班婕妤最為寵幸。

趙氏姐妹入宮後,飛揚跋扈,許皇後十分痛恨,無可奈何之餘,想出一條下策,在孤燈寒食的寢室中設置神壇晨昏誦經禮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壽,詛咒趙氏姐妹災禍臨門。

事情敗露後,趙氏姐妹故意在成帝麵前搬弄是非,誣陷許皇後不僅咒罵自己,還咒罵皇帝。

漢成帝一怒之下,把許皇後軟禁於昭台宮。趙氏姐妹還想利用這一機會對她們的主要情敵班婕妤加以打擊。

糊塗的漢成帝色令智昏,居然聽從趙氏姐妹的挑唆審問班婕妤,並欲治其死罪。

大難將至,班婕妤從容不迫地說:“我聽說死活有命運注定,能否富貴在於天意。行善尚且不能得到幸福,作惡還想指望什麽?如果鬼神有知,就不會接受奸邪壞人的胡說;如果鬼神無知,向他訴說又有何益呢?所以我是不願做禱告詛咒之事的。”

漢成帝覺得她說得有理,又念及以前的恩愛之情,更是頓生憐惜之心,當下就決定不予追究,並且厚加賞賜,以彌補心中的愧疚。

聰明的班婕妤在麵臨險境時,從容鎮定地用忤合術的智慧將漢成帝說服,成功地使自己轉危為安。

這就啟示我們,在麵對不利環境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可以變不利為有利,可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但反過來說,“趨合”同樣可以轉變為“背反”,倘若身處順境卻驕傲自滿、掉以輕心、不思進取、故步自封,順境就會變成進步的絆腳石。所以要求我們必須要有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要時時刻刻居安思危、居榮思辱,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今天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