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聖人謀事,預則立

原文

故聖人立事[1],以此先知而揵萬物。由夫道德、仁義、禮樂、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2],議論去就[3]。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4]。外內者必明道數[5],揣策來事[6],見疑決之,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民入產業[7],曰“揵而內合”。上暗不治[8],下亂不悟[9],揵而反之[10]。內自得[11],而外不留說[12],而飛[13]之。若命自來己,迎而禦之[14];若欲去之,因危與之,環轉因化,莫知所為,退[15]為大儀[16]。

注釋

[1]立事:建立事業。

[2]先取《詩》《書》,混說損益:引用《詩經》和《書經》來驗證自己的學說。

[3]議論就去:經過討論,最後決定是否應該做。

[4]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欲,想;合,與離相對。指根據想法來運用力量。

[5]外內者必明道數:在決定內外大事時,必須明確道理和方法。

[6]揣策來事:推理判斷未來的事情。

[7]產業:產,謀生,財產;業,事情,經營功績。

[8]上暗不治:暗,昏暗。全句是說君主昏庸,不能推行善政。

[9]下亂不悟:亂,昏亂,糊塗。全句是說人民掀起叛亂而不能分辨事理。

[10]揵而反之:固執己見,事與願違。

[11]自得:自以為自己聰明,得計。

[12]不留說:不接受他人的主張。

[13]飛:表揚。

[14]若命自來己,迎而禦之:命,召令;自來,指君主有令召來。禦:防禦、抵製,這裏是指拒不接受。

[15]退:保全、完成的意思。

[16]大儀:好辦法,大原則,秘訣。

譯文

聖人立身處世,都以自己的先見之明來議論萬事萬物。其先見之明來源於道德、仁義、禮樂和計謀。首先摘取《詩經》和《書經》的教誨,再綜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後討論是去還是留。要想與人合作,就要把力量用在內部,要想離,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麵。處理內外大事,必須明確理論和方法,要預測未來的事情,就要善於在各種疑難麵前臨機決斷,在運用策略時要不失算,不斷建立功業和積累德政。要善於管理人民,使他們從事生產事業,這叫作“鞏固內部團結”。如果上層昏庸,不理國家政務,下層紛亂,不明為臣事理,各執己見,事事抵觸,還自鳴得意;不接受外麵的新思想,還自吹自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朝廷詔命自己,雖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絕。要拒絕對方的詔命,要設法給人一種錯覺。就像圓環旋轉往複一樣,使旁人看不出你想要幹什麽。在這種情況下,激流勇退是最好的方法。

鬼穀錦囊

在當代,利益是人們追逐的首要目標,為了利益,人們難免會自私自利,所以每個人都難免會遭遇鉤心鬥角、明爭暗鬥,在這種際遇下,如果你想做個溫和派、中立者,那麽不妨借鑒一下古人應付危險、化險為夷的明哲哲學,這對於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保存自己、從而運用自己的才幹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是非常有利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先見之明,就不能在做事之前做好必要的策劃和準備,沒有先見之明,也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先機、占領市場。

延伸閱讀

“聖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萬物。”聰明的人做事一定要有先見之明,針對不同的對象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包括“揵而內合”“揵而反之”“飛之”“迎而禦之”“因危與之”,等等。

擁有先見之明,在生活上才能避凶趨吉、趨利避害,在工作上才能事半功倍,在敵我鬥爭中,才能先發製人、克敵製勝。

在吳越交戰之時,吳王夫差活捉越王勾踐回國。吳王軍師伍子胥,力奏吳王殺掉勾踐斬草除根,但吳王不聽,並且最後還將伍子胥處死。臨刑前,伍子胥囑咐將其雙眼高掛城樓,他要親眼看到越王勾踐反攻回來。後來,勾踐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振興國政,結果果然“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夫差不僅沒有先見之明,而且剛愎自用,不聽伍子胥先見之良言,結果放虎歸山,為越所滅。

擁有先見之明,不僅可以取得政治和軍事上的勝利,還可以明哲保身,在爾虞我詐、鉤心鬥角、明爭暗鬥、紛繁複雜的官場上保全自己。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漢高祖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詞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古訓。

當初漢高祖劉邦在論功行封時,曾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省沛縣),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留侯。

張良很有先見之明,深諳“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而且他深知劉邦的為人,所以選擇了功成身退,因此避免了韓信等人的悲慘命運在自己身上上演,可謂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