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佛傳說

李歐三人在報國寺匯合了。此時,雲空正好從藏經樓出來。

隻見他一路走,一路點著頭,嘴裏似乎還念叨著什麽。

眾人都以為雲空已經從經書中發現了關於寶藏的線索,急忙圍過去,迫不及待地問:“咋個勒?是不是找到線索了?”

“恐怕要讓你們失望了。”雲中從他的念叨裏回過神來。

“那你嘀咕著什麽玩意兒?”貝爾勒抱怨。

“哦,我正在說這藏經閣的藏書可真夠豐富啊!簡直堪比第二個敦煌莫高窟!待在裏麵都快忘了這凡世塵俗。”

“好了,師父。快說說怎麽回事!”唐汭截住雲空的話,她雖然能夠理解雲空法師對經書的著迷之情,但她更想聽聽他的調查結果。

“我仔細翻查了從唐朝以來所有與大佛有關的經文,但都沒有發現裏麵有關於寶藏的描述和詳細記載。”

“啊?你的意思是我們做無用功了?”貝爾勒表示極度失望。

“不,希望有倒是有,隻是也比較懸。”

“別賣關子了,神父大人。”貝爾勒嘟囔道。

雲空朝唐汭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說道:“我從一本經書的引文裏發現一條線索,佛寶的記錄原本藏於樂山淩雲寺,後來唐末戰亂的時候,這些資料都轉移到了峨眉山,曾藏於金頂華藏寺。可惜的是,1972年的金頂遭遇了一場大火,裏麵的器物和經書幾乎全部被燒毀,所以要找到經文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微乎其微並不代表沒有希望,我們可以試一試。”唐汭建議。

“得了吧,除非這經文能夠水火不侵,還能完好無損。就你這一句話就忽悠大家上金頂,那也太離譜了。”李歐一聽這事情不靠譜,再估摸著這天氣上金頂屬於瘋子行為,趕緊掐滅這幾人的邪念。

雲空微微點頭,並沒有要強迫的意思:“貧僧也不想做毫無意義的試錯,我想現在要做的,就是去找一個活經文,看看有沒有更多的線索。”

“活經文?”貝爾勒聽不明白。

“高山區洗象池寺有一位大德高僧,他在峨眉修行數十年,知曉世間萬事之理,峨眉的一草一木,兼在他胸懷之中,能夠找到他問一問,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隻不過…”

“隻不過什麽?”貝爾勒雙眼放光。

“隻不過他一向閑雲野鶴,雖身在此山中,卻雲深不知處,能否遇見他全靠運氣。就算見他本人了,他也不一定會搭理我們,就算搭理了我們,他的話也不是常人能懂的。”雲空算是賣了個成功的關子,李歐看著貝爾勒那躍躍欲試的神情,知道阻止不了這幫人的行動了。

雖然預料之中又出了變故,但目前沒有其他辦法,隻能按照佛係CEO的指示,再往山中去了。

幾人上了車,李歐駕駛,沿著盤山公路前進,到了七裏坪那一塊,就開始堵車了。剛開始還緩行,漸漸變成龜速,最後幹脆停了,時間不等人,這樣耗著不是辦法。貝爾勒穿上雨衣,沿著公路跑了一陣,見車流組成了長龍,望不到邊,不少人都下車觀望,有的憋不住尿的就在路邊小解。

這時,一輛黃色的道路救援車沿著路邊緩緩開了下來。貝爾勒截住他,問道:“請問前方什麽情況,我們急著上山。”

“上個錘子!”駕駛員不耐煩地罵道:“暴雨把路都衝塌球,弄一天都清理不完!”說完一轟油門跑了。

貝爾勒罵了一句,回到車邊,給大家說明情況。

“看來隻有步行了,累是累一點,但沒有選擇了。”雲空無奈地說。

“那我找個地停車。”李歐一鬆手刹,油門踩了踩,就把車彎進了公路外圍,開了一會兒,見前麵山崖下有個缺口,就把車硬塞了進去,暫且先停這裏了。

大家拿好行李,穿好防雨衣物,先沿著公路前進。

走了半個小時,這才看見道路前方出現嚴重塌方,碎石爛泥滾落一地,被風刮倒的老樹隨處可見。李歐抬頭望了一眼天,看到天空陰雲密布,偌大的雨點從空中傾盆而下,不時還有紅色的閃電劃過天際。

在這樣的天候條件下上峨眉山上去,本身就是個笑話。李歐真想給雲空說改天再去,但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因為他看見雲空的目光中沒有一點遲疑,這些盜寶分子,真是些亡命之徒。

這裏有一條小道通進山去,幾人拾階而上,走了不久來到了上行主道。

整個道路被雨霧吞沒了,前方的石板小路隻能隱約看見,沿途的商鋪全部關門打烊,看起來毫無生氣。

一個背著背簍,艱難行走的老人經過幾人身邊時,在輕聲抱怨:“人啊犯了大罪,老天爺要懲罰人哦……”說得幾人心情更加沉重。

徒步上山,大家走走歇歇,除了雲空有點不勝體力,其他幾人都還顯得輕巧。但前後不見人影,雨霧幽靈一般從四麵八方襲來,一種孤獨感和恐慌感漸漸襲上心頭。

為了排遣抑鬱心情,大家邊走邊聊。

“小李子,講個段子來聽聽。”貝爾勒招呼道。

李歐喘了口氣,滿足他的願望;“從前有個窮學生,買不起燈油,他的隔壁住了一對新婚夫婦,晝夜燈火通明,學生很聰明,就在牆上鑿了一個洞,借著人家的燈光學習。從此學業荒廢,一蹶不振……”

貝爾勒愣了一會,突然哈哈奸笑起來。唐汭也忍不住,噗嗤一笑,罵道;“什麽玩意兒,好好的勵誌故事被你講成這樣。”

貝爾勒又繼續了:“我也說個。巴黎的一個公園草坪上插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禁踩草坪,違者罰款1元。公園一常客發現這個金額和以前不一樣了,便問管理員,為什麽罰款降低了呢,以前不是罰款5元嗎?”

“可能人性化了吧。”唐汭插了一句。

大橘學著那管理員的表情,說道:“5元沒人踩啊。”

李歐不屑地說:“一點也不好笑。”

大家說說笑笑,話也多了起來,貝爾勒見雲空不說話,便主動問他:“Oh神父,這個樂山大佛這麽神秘,一定有很多故事吧,作為資深的佛學高僧,你能給我們擺一擺龍門陣嗎?”

雲空看著遠處的黛色山巒不知道在想些什麽,貝爾勒又請求了一遍,他回過神來,這才欣然答應:“哦哦,好,那就給你講講吧。這座樂山大佛呢,可以說是身世坎坷,它最開始是唐玄宗開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由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修建的,然而,當大佛修到一半的時候,海通大師就去世了。

海通死後,工程也隨之中斷。然而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繼續讓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們繼續修大佛,並且由於此項工程浩大,朝廷為了鼓勵工人們,下令賜麻鹽稅款,在利益的刺激下,工人們幹勁十足,於是,工程進展相當迅速。然而,事情總是一波三折,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不得不再次停工。這一停就又停了四十年,四十年後,又有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到了唐德宗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這座大佛才算是徹底完工,前前後後一共花了差不多九十年時間啊!”

“這工程真是相當浩瀚!你們中國古代的工匠真是了不起!”貝爾勒感歎著,不禁豎起來大拇指。

雲空充滿敬仰地說:“樂山大佛依山鑿成,臨江危坐,頭與山齊,足踏大江,氣勢宏偉,真是天下一大神跡。”

“喔噢,神神叨叨,神機妙算,我詞窮了。我就很想知道當時那些人是怎麽想的,為什麽要突發奇想在山體上麵建造這麽大的佛像,他們是怎麽實現這一傑作的。”貝爾勒問道。

雲空撫了撫胡須,雙眼漸漸望向遠處:“這個嘛,我給你講一個有趣的傳說。哦不,是同一題材,不同內容的兩個傳說。”

“好啊,那快講來聽聽!”貝爾勒來精神了。

雲空嗯了一聲,把登山杖杵在石階上,身子一頓,停了下來:“先講第一個。”…………

唐朝時候,樂山的淩雲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水深流急,波湧浪翻,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

淩雲山上有一座淩雲寺,淩雲寺裏有一個老和尚叫海通。海通法師不止一次看見民船被江水吞沒,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勢這樣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著菩薩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來往船隻不再受害。

於是他請了兩個有名的石匠來商量刻像的事。這兩個石匠一個叫石誠,一個叫石虛。海通對他們說:“我準備在這淩雲山岩上刻造佛像,你們有什麽意見嗎?”

兩人都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大事,石虛想了想,就說,三江水怪十分凶狠,我看隻有造千尊佛象才能把它鎮住。

但是石誠的思路卻恰恰相反,他說:“我看,要刻就刻一尊像這山岩一樣高大的佛像吧。”

石虛一聽忙搖頭說:“山岩這樣高,石頭這樣硬,你這尊佛像不知要刻到猴年馬月?”石誠說:“這岩石硬就更能經受風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鎮住三江妖魔。”

海通見二人爭執不下,覺得都有道理,就說:“你們兩人不要再爭了,幹脆一個刻大佛,一個刻千佛吧!”

從此,石誠石虛二人就各自選岩構圖,雕鑿佛像。石虛刻了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南海觀音慈航普渡,十八羅漢降龍伏虎,普賢菩薩指點迷途,刻了一尊又一尊。而石誠呢,選了一片又高又硬的大石岩,開始雕鑿大佛。兩年後,石虛的千尊佛像刻成了,而石誠的大佛連頭部還沒有刻完。石虛譏諷地說:“我兩年都刻了千尊佛,你兩年還沒有刻完大佛一個頭。”石誠毫不氣餒地說:“你千尊佛,萬尊佛,當不到我大佛一個頭。”說完又繼續雕鑿大佛。而石虛領了工錢,謝過海通,瀟灑去了。

石誠的恒心與毅力讓海通很感動,他請來了許多鑿石造像的能工巧匠,幫助石誠一起雕鑿大佛。附近的老百姓聽說老和尚請人雕鑿大佛,鎮壓三江水怪,也都紛紛來到工地幫忙。一時之間,淩雲岩上人來人往,千錘揮動,鑿聲如雷,岩片似雨。

這時,嘉州有個官吏,愛財如命。他聽說海通為了修大佛到外麵募化了許多銀子回來,便打起了壞主意。有一天,他帶著幾個兵丁來到淩雲寺,對正在指揮修大佛的海通說:“膽大的和尚,你修鑿大佛,不先報官立案,私自開工,破壞山岩,目無官府,罰你銀子一萬兩,限三日交清。”海通毫不畏懼地說:“修大佛是為了鎮壓三江水怪,消除百姓苦難。這銀子是我化緣修大佛的錢,一兩也不能動!”

那官吏見詐不出老和尚的錢來,就恐嚇說:“要是不交罰銀,就剜你的眼睛。”海通卻麵不改色地說:“就算把眼睛剜給你,也不能動修大佛的一文錢!”說罷,立即拿刀剜出了自己的眼睛,端在盤裏向那官吏走去。那官吏見老和尚端著眼睛向他走來,盤裏兩隻眼睛射出兩道閃電一樣的光芒,照得他心驚膽戰。忽然,那兩隻眼睛從盤裏向他飛去,嚇得那官吏扭頭就跑。誰知心慌意亂,忘了身後是懸崖,一個筋鬥,就摔到江裏喂魚去了。

海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到大佛的修建上。後來,他生病快要死了,但大佛還沒有完工。他把幾個徒弟和石工們叫到自己病床邊說:“我可能看不到大佛完工了。我死了以後,你們一定要繼續刻造大佛。”說完就咽了氣。老和尚死後,他的徒弟就領著大家繼續刻造大佛。就這樣一個接一個,一代接一代,經過了九十年,大佛終於刻成了。

因為這尊石刻大佛像是天下最大的佛像,所以,人們就叫他樂山大佛。大佛旁邊的那座淩雲寺,也改名叫大佛寺了。

貝爾勒沉浸在故事之中,走路也不覺得累了,見雲空的話中斷了,趕忙遞了瓶飲料過去:“海通法師就像我主般仁慈非凡,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真的讓人很感動。”

李歐笑了笑,當初做導遊的時候,這個故事也是常常被提起的,尤其是海通“雙眼可剜,佛財難得”的那段,流傳最廣。不過貝爾勒把海通比作西方耶穌,還是有點滑稽。

“還有嗎,法師。”貝爾勒像是小孩子在催睡前故事。

“嗯,再講第二個故事。”雲空休息片刻,又打開了話匣子。

相傳,海通是一位博學多才的高僧,這年夏天,嘉州城發大水,淩雲山下江水洶湧、波浪滔天,很多船隻都葬身大江。大家都說是獻給江底妖龍的童子讓它不滿意,惹得妖龍發怒了。海通心急如焚,他來到淩雲山下,想向妖龍求情,求他寬恕百姓。忽見一個激浪打在岩上,浪頭退去後,一個壯年漢子躺在水邊,一動不動。海通忙上前,把漢子背到岸上,過了好一陣,他才慢慢蘇醒過來。

原來,那漢子名叫石青,是個石匠,他見淩雲山下水勢凶猛,來往船隻常常翻沉,許多船工兄弟白白地送了性命,心裏實在不忍,便決心在石壁上鑿一路篙眼,好讓船工們的竹篙插在篙眼中,撐住木船不碰在石壁上。不料剛打了幾下,一個惡浪撲來,他就什麽也不知道了。石青的行動感動了海通。

海通意識到,祈求妖龍發善心是不可能的,他下定決心,要壓製妖龍的邪性。他心生一念:“不如在這山岩上鑿一尊彌勒大佛,借佛祖法力收妖鎮怪,減弱水勢,保護行船。”

石青聽了連連點頭,覺得這是件宏偉大事。於是,他就和海通兩人認真商量起修大佛的事來。兩人做出了分工,海通翻山越嶺,四處募化資金,而石青率領各位能工巧匠開鑿大佛。

海通和石青修大佛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了開去。各地百姓,出力的出力,出錢的出錢,紛紛前來相助。一時間,淩雲山上,千人揮臂,萬人呐喊,鬧騰起來。從山岩上打下的石頭,象下雨一樣轟隆隆地掉進河裏,激起無數浪花。

誰知,滾滾而下的巨石驚動了江底的那條妖龍。它是李冰當年修都江堰時,用鐵鏈鎖在江底的一條孽龍。因鐵鏈年久鏽壞,孽龍掙脫枷鎖,逃到淩雲山下,興風作浪,為所欲為。這孽龍見山上滾下許多石頭,堵住了洞口,忙施起妖法,掀起狂風惡浪,把海通和尚卷入洞中。石青見妖龍卷走了海通和尚,忙帶領眾石匠,拿著鐵釺、鑽子、鐵錘等工具下去尋找。不一會兒,找到了石洞,石青領頭殺了進去,孽龍寡不敵眾,終於被製服,最後逃下了江底。

製服了妖龍,工匠們又繼續鑿岩刻佛。海通為修築大佛操勞過度,不幾年,他就圓寂歸天了。之後,石青等老石匠也相繼去世了。後來,西川節度使韋皋繼承了海通和石青的事業,組織人力物力繼續開鑿,直到唐德宗貞元十九年,整整花了九十年,才修鑿完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海通,就把他當年住過的山洞叫做“海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