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朱元璋的迷茫

朱元璋此刻非常的迷茫。

整個人楞在了當場,半晌沒說話,緊接著倒吸了口涼氣。

自己隻是順著朱高煜剛剛所說的那些東西,往下一想。

就不得了了,脊梁骨都在發顫。

是啊,那時候的自己眼裏還有學問嗎?

還有百姓嗎?

還有國家社稷嗎?

恐怕這些加在一起,都不如那個點撥提拔自己的恩師了吧?

朱元璋此刻越是想,越覺著頭皮發麻。

長此以往的話,必然會出現文人抱團,各種利益團體滋生,這黨那派必將比比皆是。

到時候自己能拿他們怎麽辦?

那唯有或貶或殺兩條路了,通過嚴苛的對待,讓他們感到害怕。

但這種法子,治標不治本啊。

甚至可以說,自己這一朝若是壓製太狠的話,等到後續子孫繼位之時,恐怕反彈的愈發厲害。

那時候後世子孫,能跟自己一樣大舉屠刀嗎?

咱都殺不完、殺不怕,他們又當如何?

他們還能殺的過咱?

這一刻的朱元璋,覺得自己陷入到了一個怪圈當中,格外的迷茫與惆悵。

一旁的朱棣,或許是因為今日裏受到的衝擊太多了。

又或者說是朱高煜今日裏左一個造反右一個舉事的,讓朱棣心胸開闊了,也沒覺著有什麽。

隻不過反應過來的他還是開

始琢磨了,如果自己是皇帝,這事兒該怎麽辦。

可剛剛一想,就覺著頭疼不已,這哪是人想的事啊。

而後陡然清醒了過來,自己琢磨這個幹啥啊。

咱又不想造反,又不想當皇帝,這事犯得著讓自己頭疼嗎。

隨後一臉怪異的看向了朱高煜。

朱高煜自然也看出來了自己這番言論對兩人的衝擊。

不過,朱高煜又能怎麽辦呢?

為了招攬人才,自己難道不得戳破他們對於現實的期望嗎?

隻有對於現實不滿了,同時在自己這裏看到了美好未來的希望,這等“大才”才有投奔自己的可能啊。

不過眼下看起來,似乎有些矯枉過正,用力過猛了。

想到這裏,朱高煜放緩語氣,慢慢的說道。

“八股取士並不能說一無是處,至少在眼下這個階段,大明是需要這樣一個良政的,這是它的優點。”

“最起碼這個年月,我敢說不會再有任何一個方法比它對大明穩定的幫助更大了。”

“洪武大帝如今坐在那位子上,看似大權在握、金口玉言,可大明的未來都壓在他肩上,他自然得求穩。”

“畢竟,治大國若烹小鮮,大風大浪固然爽利,可暴風驟雨之下,弄得國本動**、風雨飄搖,難道就好了?”

“隻不過我身為天家子

弟,既要放眼將來,也不能忽視現在,仔細斟酌,方才能有濟世良方。”

“隻有把眼下的問題看清楚、琢磨明白了,才能找到一條好的道路。”

“我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啊,二位。”

說到此處,朱高煜也不由得有些感慨。

這些問題,其他人真就看不出來?

當然能看出來!

隻不過不說而已。

如果自己不需要走上造反這條不歸路,其實自己也沒必要幹這些。

但誰讓自己從生下來就決定了呢。

燕王長子這個身份,固然將來榮華富貴不會少,可中間承擔的風險也不會少!?

這裏麵還有將來的責任呢?

既然享受了錦衣玉食,自然要為其分憂,而且說實在話前世的朱高煜也曾暗自惋惜這樣一個極具風骨的漢家王朝,如今有了機會自然是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身為一位穿越到此間的幸運兒,自己真能容忍大明就成為最後一個漢家王朝,最後導致神州淪陷、民族浩劫?

既然如此,放手一搏,又有何妨?

朱元璋內心倒是對朱高煜的這番話暗讚了幾聲。

“這小子倒是也知道求穩,原本咱還以為是個一味隻知道窮追猛打的小子來著。”

“不過,這大孫子說的其實也沒錯,如果讀書人學的不再是治國之道,那還

有用嗎?”

“心中沒有了蒼生社稷,也不在學策論兵法,不想著保住漢家江山穩固,這不就是那清談誤。國的腐儒嗎?”

“如果讀書人,隻是為了湊八股駢文一朝中舉,窮經皓首十年,埋在故紙堆裏咬文嚼字,那學出來後與國何用?”

“到底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甭管後世怎麽開脫,咱終究還是魯莽了!”

“自己設置這八股取仕以保公平公正,這本意倒是沒錯,可自己想的太過片麵了!”

“為國取士的科舉、掄才大典,最終的目標乃是為朝廷選拔優秀的人才、幹才、大才。”

“可若是選出來的都是一幫光會嘴皮子功夫,甚至連嘴皮子都不利索的官員,那這掄才大典還有何用?”

朱元璋內心各種念頭紛至遝來,似乎把自己困在了一個怪圈當中,怎麽想都是錯的。

甚至,老朱抬頭看了看朱高煜以後,開始自怨自艾了起來。

“唉,咱到底是沒讀過書啊!”

“明明是想為國取士,選拔國之幹才、大才的,結果就弄出這麽個結果?”

“咱需要的,乃是那些真正能幹事、真正為國為民的大才啊!”

“哪怕這些大才都有些這樣那樣的臭毛病,但咱……為了國家…為了百姓,可以忍著!”

“畢竟這些

人的拳拳報國之心和那經天緯地之才,是真實而不作假的。”

“可惜啊,咱身邊就是看不到這樣的人。”

“為啥咱身邊就不能出些這樣的人呢?”

“為啥咱身邊,都是些麵對咱的刀子就瑟瑟發抖,隻敢低頭的廢物呢?”

此時的朱元璋如夢初醒,剛剛腦海之中那番思考與感歎,終於使他意識到了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按照朱高煜的說法,如果按照八股取士的路子一路走下去。

那麽未來這些讀書人,心中將永無報國之心。

反而個頂個的帶著一顆私心,欺上瞞下、貪贓枉法。

不圖忠君報國,隻圖仕途暢通、青雲直上。

故而門生故舊、鄉黨同僚紛紛抱團,對上不斷遮掩,對下苛刻以對。

一方麵謀求文臣團體的整體利益,努力讓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垂拱而治”,最好什麽都不管。

另一方麵則進一步壓榨平民,讓百姓流離失所,丟掉自家耐以生存的土地,淪為給文臣世家幹活的佃戶。

這,難道就是肉眼可見的未來?

一想到這不堪設想的結局,朱元璋徹底急了,看著站在那兒的朱高煜,急忙追問道。

“小友,你的擔心以及抱負,老夫已然明了了。”

“此刻老夫就一個問題,那便是這屠聖之法到底該如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