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黔中初治

正當李雄在昆海地區意氣風發的時候,南邊大理國銀生地區的戰事,也有消息傳了回來。

自今年五月,蘇、宋兩國分別從東、南兩個方向,聯合進攻銀生城以來,這片區域就接連爆發了無數場大戰。

開始時兩國兵鋒銳利,順利攻占了銀生城附近南北十數座城池,直接打到了銀生城下。

但隨著大理國援軍抵達,兩國勢如破竹的攻勢受到了遏製。

大理軍中有平川王和神宮大巫祭兩位先天宗師,此二人實力都不俗,在他們的出手之下,很輕鬆的就阻攔住了蘇玄歌與謝寧兩人。

使得這二人原本以先天宗師作為尖頭,直接帶頭破城的戰術宣告落敗。

隨後雙方宗師大戰數場,蘇玄歌他們從大理的兩位先天身上占不到絲毫便宜,甚至幾次拚死相鬥,四人都負了不小傷勢,險些受到生命威脅。

連方試探下來,雙方也都互相知道,在先天宗師這種頂層戰力上,彼此誰也占不到便宜。

因此相互忌憚之下,兩邊就默契的不再出手,轉而開始在底層士兵入手,想從兵法戰陣之上決勝負。

於是在這之後,兩方陣營的士兵交鋒,陡然間就激烈了起來。

然而在士兵層次方麵,大理國常年維持著五萬戰兵,這些都是精銳,戰力不俗。如今又從國內各大附庸手中,在抽調過來了三萬精兵,因此大理軍中,約有著八萬精兵。

這等精兵規模,已經不遜色於蘇國、宋國相加了。

再算上剩下那二十二萬臨時征召的民兵,在數量方麵,大理國更是勝過兩國不知多少。

所以等雙方開戰之後,幾次大戰下來,雙方都損失慘重。

蘇國十萬兵馬,直接戰死了三萬餘,其中精兵約有一萬。宋國五萬兵馬,也損失了一萬多,這些全都是戰兵。

而大理國那邊,損失也差不多在這個規模,甚至比兩國還要再多一些。

但大理國家底雄厚,如今三十萬大軍,死個五六萬人根本不在話下,完全支撐得起。

可蘇國、宋國那邊,加起來也才十五萬兵馬。此時折損五萬,一下子就去了三分之一。

這損失已經相當大了。

恰在此時,兩國占據的後方,黑齒地區以及通海國那邊,接連傳來地方夷人發生暴亂的消息,已經有不少城池被暴亂夷人攻占。

尤其是通海國那邊,暴亂尤為嚴重,聽說地方已經有十餘萬夷民起兵,站出來反抗蘇國統治。

以這小國不足五十萬的人口,能拉出十餘萬夷民,幾乎可以說國內所有男丁,都跑出來參與暴亂了。

而之所以能達成如此壯舉,自然離不開蘇國的老手藝——橫征暴斂了。

是的,就是橫征暴斂。

事情還要從去年說起。

自從在國內大肆加稅,比起了一場波及全國的叛亂之後。蘇國最後哪怕平定了叛亂,但也基本把國內打廢,經濟徹底崩盤了。

因此此次出兵西南夷,對於蘇玄歌來說,開疆拓土還是其次,為國內尋找新的財源才是主要目的。

抱著這個目的,等蘇國大軍開到通海國,一群窮瘋了的苦哈哈,會做出什麽事情,也就不用多想了。

搶糧,搶錢,搶女人,一切能搶的東西,通通都搶了個幹淨。

凡是敢阻攔的,也通通殺了個幹淨。

如此暴虐手段之下,通海國的那些夷民自然忍受不了。

本來外族跑來統治,就讓他們內心反感了。如今這些外族統治者手段還這麽殘暴,通海國的夷人不跑出來造反,那才奇怪了。

因此此國叛亂一起,就是波及全國。

因為國內所有夷人,都遭受了蘇國大軍的禍禍,所有人都和蘇國大軍有仇。

此時有人領頭造反了,自然有無數人跟出來追隨。

再加上大理國在背後鼓動,一場全國範圍內的暴亂,也就理所當然了。

前方損失慘重,後方後路又出現不穩,蘇宋兩國自然無法再打下去。

因此在九月份的時候,兩國各自留下一部分兵馬斷後之後,便迅速帶兵後撤,返回黑齒地區與通海國兩處,忙著鎮壓暴亂去了。

同時又各自傳訊回國內,繼續調兵遣將,準備再來征伐大理國。

而大理國那邊雖然取勝,但一場大戰下來,大理連同其附庸國區域,過半地方都被戰亂影響,生產受到極大破壞。加上大量征發地方民兵,今年春耕夏種,也被耽擱,國內出現了缺糧狀況。

故而在試探著派兵追擊蘇、宋兩國,最終在黑齒地區與通海國受到了頑強反擊之後,不得不放棄了繼續收複兩地的心思。

轉而專心國內,一邊恢複耕種生產,一邊積蓄糧秣兵甲,籌備著來年新一輪的大戰。

於是到了十月初,大理國區域的戰事,也隨著年節將近,寒冬到來,漸漸平息。

不隻是大理國這邊。

在西川國那處,持續數月的盤石府之戰,也在十月份出現了結果。

麵對南詔國五萬大軍,持續不斷的圍攻,再加上有趙長卿這位先天宗師的親自出手,哪怕城中有著濟慧坐鎮,但在這位僧王已經負傷的情況下,也無法支撐太久。

因此在守了近三個月後,濟慧再又一次強撐著重傷之軀阻擋趙長卿後,終於不敵,在戰場上再度被重創。

最終拖著最後一口氣,無奈棄城而走,往著城外突圍而去,不知所蹤。

而沒了他這位先天宗師守著,城中剩下的幾千殘兵,當然不可能是趙長卿的對手。

在濟慧敗走當日,盤石城就被攻陷,西川國又一府城落於南詔之首。

不過或許是因為攻城太久的緣故,南詔軍積累了太多憤怨,破城之後,當即就展開了屠城。

經過兩日殺戮之後,城內剩餘的萬餘軍民全都死於亂兵手中,無一幸免。

而這消息傳開之後,頓時引起了西川國內,乃至於周邊地區的恐慌。

大量西川國民開始逃亡,往著附近的漢中國、楚國兩處逃去。

其中楚國西川郡那邊,就接收了不少難民。而且數量還不少,足有五六萬之眾。

甚至按照如今趨勢,隨著南詔軍的暴虐行徑繼續下去,還會有更多西川國區域的民眾展開逃亡,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增加下去,最終達到十餘萬也並非不可能。

因此對於此事,陸淵也頗為重視。

在得到西川郡關於接收逃民的匯報之後,當即就下了聖旨,讓那邊將接收的難民全都遷移過來,通通發往黔中郡。

如今黔中郡這邊正愁沒有足夠人口充實,此時能多出五六萬難民,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而且這還不是一錘子買賣。

隻要南詔軍還在西川郡暴虐不止,那麽西川郡就會有無數的的難民不斷逃來,這是一項長久的人口接收工作,有著巨大的收益。

陸淵甚至看到了這一點後,都直接下命給皇城司那邊,讓他們在西川國內的人手,試著鼓動地方民眾,讓這些人也跟著加入逃亡隊伍,一起跑到楚國來。

如今楚國急缺人口,能多拉來一戶一口,也是好的。

此項工作,陸淵已經作為今明兩年的要務之一,交由皇城司和西川郡地方成立專業工作組,去執行了。

……

國外周邊形勢,正在激烈動**之中。

值此風雲變幻之際,陸淵也在努力執行著自己的戰略,征討西南夷。

征討西南夷,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今打下黔中郡,隻不過是第一步。剩下將此郡穩固,杜絕外患,才是第二步。至於將此郡完全消化掌控,那就是屬於第三步了。

如今第一步已經完成,頂多還隻剩下會川國那片地盤,不知要不要奪過來,給黔中郡補足十府地盤。

但這不過是可與不可罷了,無足輕重。

因此現如今楚國的主要戰略目標,還是第二步,穩固黔中,杜絕外患。

這裏麵杜絕外患方麵,已經交給了李雄,隻要他的昆海國能壯大起來,自然可隔絕大長和國與南詔國,將這兩大強敵阻隔於外。

此處不用陸淵多去管。

剩下穩固黔中,這就屬於梳理內政了,才是他需要處理的事情。

因此返回石城之後,陸淵就忙著處理黔中郡各地的政務。

黔中郡這邊,因為地處前線,以及境內複雜的治安形勢,到處都需要用兵,所以目前還處在軍管狀態。

也因此,這邊哪怕已經任命了郡守,但諸多事情,也並非是地方官府能夠處理的。

很多涉及軍務的方麵,都需要移交給陸淵行宮這邊,有他這位大王聖裁。

再加上楚國朝廷那邊,也有許多事情是大臣以及藍彩兒這位王後無法決斷的,同樣也千裏加急送了過來,讓陸淵進行處理。

這諸多事情加起來,也就令他忙得不可開交。

每天十二個時辰,不得不抽出四個時辰用來處理公務,然後兩個時辰拿來修煉,最後六個時辰才是吃喝休息。

滿滿的日程,令陸淵又仿佛回到了往日修煉狂的日子。

好在這些忙碌,隨著黔中郡的慢慢梳理,地方局勢日趨穩定,也漸漸減少清閑下來。

等到十一月年底的時候,黔中郡這邊大量政務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

剩下一些也有地方郡府自己處理,需要陸淵做決斷的事情越來越少。

他一天四個時辰的工作時間,也減少到了兩個時辰,有了更多時間拿來修煉了。

而在陸淵的忙碌之下,十一月黔中郡府官員評議之後,郡內第一份戶口報告也終於送了上來。

“大王,如今經過郡內各府縣統計,黔中全郡戶口詳數,已正式統計出來。

今一郡八府,我楚人在籍編戶,計有九萬兩千三百餘戶,四十五萬八千餘人。

這些編戶中,有四萬戶二十萬人,為鬱林郡移民。有一萬一千戶五萬五千人,為西川國剛剛遷移過來的移民。

有三萬一千三百戶十五萬三千人,為國內流放而來的罪民,與當地夷人婦孺成家之後的戶口。

有七千戶三萬五千人,為國內征募來的府縣兵,在地方分配夷人婦孺成家之後所編。

最後還有三千戶一萬五千人,為國內應招而來的無地之民,過來落籍後與夷人婦孺成家後所編。

以上這些,皆為王化之民。

除此之外,在大王派遣的禁軍協助下,地方各府縣的夷民,也被統計編戶。

如今夷民在籍編戶,計有十三萬五千餘戶,四十七萬三千餘人。

此些人老幼極多,一戶隻有三四人,甚至兩三人,極少男丁。

而且其等多數怨恨我大楚,若無罪民幫著同化,最後恐成地方隱患。”

黔中郡守任郡守顧維鈞,拿著一本厚厚的戶籍名冊,來到行宮中,跟陸淵匯報工作。

拿過籍冊,一邊聽著對方匯報,一邊看了看,陸淵不由問道:“如此說的話,如今黔中郡楚夷戶口,有二十二萬七千三百戶,九十三萬口人了?”

顧維鈞恭敬回道:“回大王,正是如此。”

陸淵聞言,不由滿意點頭。

這次征伐大長和國,開拓出了黔中郡這一郡八府四千裏地,在疆域方麵,可以說在大楚原先基礎上,增長了二分之一左右。

而人口方麵,雖然增長不多,才增加了六十三萬人口左右。其中分配給罪民,正在被同化的,甚至才隻有十五萬左右。

但即便如此,六十三萬口人,也差不多接近於原先大楚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了。

如果算上接受的鬱林郡和西川國兩邊的移民,那更是穩穩的超過了十分之一的總人口。

這些地盤與人口的增加,無疑使得大楚的國力,再升了一個台階。

算上先前積累,如今的楚國已經是據擁四郡二十五府,人口超過七百萬的準大國了。

綜合實力上,已經相當於寧國的一半。距離奪取對方揚州霸主的目標,又更進了一步。

收獲如此之大,陸淵怎能不欣喜?

因此,等確認過後,他便對顧維鈞道:“剩下那十三萬五千戶夷民,你無需憂慮。等到明年,刑部那邊應該還會再流放兩萬罪人過來。兵部和戶部那邊,也保證會在募集五千人的府縣兵和移民。

有這兩萬五千人在,足可在消化一大批移民。

而且西川國那邊,我也責令西川郡募集移民,也會持續遷移過來,充實黔中郡戶口。

除此之外,先前遷移過來的鬱林郡和西川國移民,也有二十五萬人。

這麽多人裏麵,適齡未婚男子,應也有個萬餘人。

你們地方官府,也可在這上麵做做功夫,給這些人分配些夷人婦孺,消化地方上的夷民。

這樣在移民方麵,最少也可以消化兩萬戶夷人。

如此全都加起來,明年便可解決四萬五千戶夷民。

後年再解決一些,大後年再一些……

三四年間,地方上的夷民,也就剩不了多少了。

最後就算剩個幾萬十幾萬夷人,麵對這滔滔大勢,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了。”

對於該如何消化地方上,遍地的夷人婦孺,陸淵這些日子可以說是一直在費心去想。不止自己在想,他還召集了一些近臣,跟著一起來想。

最終就總結出以上兩條路子。

一個靠國內流放罪人、募集移民。

一個靠從移民中獲取適婚男子。

這兩條路子,都能長久持續的幫黔中郡,消化地方夷民。

而除了以上兩條路子之外,其實還有第三條,那就是從禁軍當中,轉化一批出來,讓他們充當黔中郡的郡兵。

在大楚國內,雖然經曆了軍製改革,地方的府縣兵的工資待遇,變得比禁軍差了許多。

可地方軍中,並非所有軍隊都是如此。

就比如郡兵,在大楚國內,就是屬於戰兵序列的。

也就是說,郡兵的工資待遇,其實並不比禁軍差。兩者都是屬於戰兵,隻不過一個是地方軍,一個是中央軍,分屬不同罷了。

因此將禁軍轉化為郡兵,其實難度並沒有多大,遭到的抵抗也不會有多少。

隻是黔中郡這邊條件,還是先前說的那樣。

地方上的夷人叛亂,靠近戰區等等,這些就不說了。

畢竟禁軍本來也四處征戰,此時不就在黔中郡這邊,跟大長和國打著仗嗎?

本就是吃這口飯的,些許危險不在話下,沒人會畏懼這些。

但這邊的環境,屬實惡劣,是真正的窮鄉僻壤。

最直觀的一點。

如今全郡八府,加起來還不到百萬人,就可知道這裏有多麽窮了。

禁軍們不怕打仗,不怕危險,但人家怕窮啊?

哪怕工資待遇一樣,但在花花世界,可在鄉下地方,那也是不同的體驗。

就這環境區別,其實也相當於一些差距了。

因此想讓手下禁軍,轉化為黔中郡兵,難度還是不小的。

不過陸淵對此,也做出一些補償。如果有禁軍願意轉化為郡兵,那朝廷方麵,可以給每名轉化郡兵一百畝田的補償。

反正黔中郡這邊地廣人稀,經過戰亂之後,更是有大片的良田拋荒,無人耕種。

此時正好收集起來,作為福利待遇,分配給願意在本地落戶的郡兵。

有這個條件在,還是能吸引到不少人的。

畢竟一百畝田,基本就相當於一個小地主了。

眾所周知。

地主老爺的生活,那肯定是比普通人,甚至一些平民中的富裕階層,要高上許多的。

這個富裕階層中,自然是包含那些禁軍的。

在此地落戶,轉化為工資待遇差不多的郡兵,就能有如此條件福利,足以讓一些人放棄花花世界,來這邊掙下這份家業了。

尤其是陸淵的禁軍之中,有不少都是整編的北邊周人,這些人被擄來了南方,無法再回北邊周國的家裏,約等於單身了。

因此禁軍裏麵,如今有著不少單身漢。

對這些無家無業的人來說,若能在黔中郡這邊掙下一份家業,足以令自己家族傳承無憂了。

嗯,再考慮到如今黔中郡的特殊情況,落戶之後,立刻包分配一個老婆,還有幾個孩子。甚至以郡兵的條件,多分一兩個老婆孩子,滿足三妻四妾的願望,也並非不可能。

這麽想想,就更吸引人了。

所以對於這份優厚待遇,在軍中傳開後,已經有不少禁軍士兵心動,開始申請轉化為郡兵。

如今陸淵正讓人在禁軍中,專門負責此事,去做那些單身禁軍的思想工作。

目前進展頗為順利,已有三千左右的禁軍,填報了申請。

隻是現在還需對這些人進行防區調整,編製調整,以及對原部隊的一些調動補充,暫時沒那麽快完成罷了。

不過以陸淵手下將官的效率,這些事情預計到明年三月份,差不多也可以完成。

而且到時候轉化的禁軍,人數可能能達到五千人,甚至七八千,乃至一次性補完一郡上萬郡兵的編製,也不是沒可能。

而到時這些郡兵落戶之後,又可消化大量的地方夷民。

屆時對於黔中郡的掌控,也將越發的穩固。

為了治理黔中郡,陸淵也算是絞盡腦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