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馬背上的民族3
朱見深的控場能力極好,上一世帶著四十名不聽話的孩子,三言兩語就能讓孩子們乖起來。
那可不是隻憑借嚴厲,以德服人,才是朱見深為師的標準。
現在成了帝王,方法也要改變一些,以德,以理隻能算是基礎了,最重要的還是要借勢壓人。
你們這些武將如此畏戰,都已經背棄了祖宗,背棄了大明以武力國的國策,亦是背棄了勳貴存在的理由,若是不認祖宗,那你們這些勳貴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永遠都不能忘了,什麽叫做與國休戚。
朱見深說完之後便回到了禦座前,他本不願意這般不給成國公麵子,可他確實生氣了。
明朝後期,模式僵化,文官貪財,武將怕死,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正如朱見深所說,現在朗朗乾坤,國無內變隱患,武將勳貴竟然開始不好戰了。
好戰必亡,畏戰亦是如此。
朱見深不得不點一下成國公,順帶著讓他影響一下勳貴集團,若是你們不樂意打仗,隻想躺在原先的功勞簿上吃飯,大明也不缺武將,趕緊退位讓賢,別占著別人晉升的通道。
“遼東之事,到底該如何?”朱見深坐在禦座之上,朗聲問道。
徐有貞站起身高呼:“但請陛下定奪。”
而武陽候石亨,泰寧候陳瀛,成國公朱壽,也沒有其他的意見,若是自己再不順著陛下的話說,隻怕自己老爹,爺爺都要開始蒙羞了。
“微臣皆聽陛下旨意。”
三位勳貴也開始表態。
於謙悠悠然歎了一口氣,心中對小皇帝真是又愛又恨,可於謙還是認為,不宜大兵壓境,禦前奏對,本就要有李賢,擯除自己後,還剩下六人,五人都是自己擬定,陛下欽點一人。
徐有貞本是攪屎棍,小人,愛捧陛下,他率先發難,自己並不意外,可陛下三言兩語,就讓武將勳貴調轉了方向。
他定下的五個人轉眼間三人反水,要打仗,不打仗,他們就忘了祖宗的榮光,忘了大明持恒疆場,縱橫大漠的威勢。
而看著王文,孫祥二人亦是蠢蠢欲試,想要出列支持陛下,這些人仿佛都是六年前的自己。
於謙歎口氣無可奈何,一不小心站在六年前自己的對立麵了。
於謙也清楚,若是自己在這個時候還壓製著陛下,一定會被其不喜,長期以往,自己這內閣首輔也不用幹了,帝師也不用幹了,培養小皇帝的重任,若是落到了奸逆的手中,那可是要害苦百姓一代人 。
一直沒有說話的李賢,心中明白,若是自己再不說話,那這場禦前奏對就要被定下來了。
於謙已無良策阻止陛下大動刀兵了。
李賢站起身說道:“陛下,微臣亦有不同之看法。”
朱見深看著李賢:“李輔臣,但講無妨。”
“微臣以為,遼東形勢還未到朝廷不得不戰之時,遼東軍馬可自足應對,陛下隻需下旨訓斥遼東巡撫李純,讓他盡早找出害人首惡,將犯事之人盡數斬殺,而後再將首級傳閱各個女真族群,已做震懾,與此同時,京營開始備戰,若女真部族發生大規模反叛,朝廷大軍再出發不遲,俗語有雲,三軍未動,兵草先行,查驗一番軍備,即便遼東未有大規模反叛,形式可控,讓兵部演練一番,也是好的。”李賢朗聲說道。
一方麵滿足了皇帝陛下為民請命的決心,另一方麵又避免了大戰開啟。
聽完李賢的話後,朱見深心中沉思一二。
而後看向勳貴們。
“成國公,泰寧侯,武陽候,你們三人以為如何?”
“一切,一切但請陛下定奪。”三人也不敢隨意表態了。
不能把話說的那麽絕。
“徐都禦史,孫都禦史,王侍郎,你們三人以為如何?”
王文站起身回應道:”微臣以為,李輔臣所言有理,大戰之事,幹係太過重大,不得不謹慎為之,應先由遼東巡撫自行解決,但朝廷也要有所準備,兵部與五軍都督府可查驗一番軍備,準備糧草,整軍備戰,以待不不時之需。”
“陛下剛剛所言,讓微臣聽的如癡如醉,而李輔臣所言,也不無道理,最後如何進行,還是要看陛下聖意。”徐有貞不知道朱見深心中的想法,說起話來顧及也不得不多了起來。
孫祥想一會兒後,還是開口說道:“陛下,為國之言,微臣聽著亦有熱血沸騰之感,但細細想來,李輔臣所言,亦是老成謀國之語,還望陛下能夠多番考慮得失,不管如何,微臣亦是聽從陛下的聖裁。”
朱見深聽完後默默點了點頭。
現在開始推行成化犁庭嗎?
朱見深心裏很想在這個時候就開始,但他心中確實時機還未到。
雖然此時女真人不成大患,明軍有實力橫推遼東,但卻需要長期的部署,打個兩三年也未嚐可知,到時候國庫都打沒了,自己在想做點什麽事情就難了。
不是誰都像仁宗皇帝那樣能力,將家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他的征北大將軍帶著幾十萬大軍五次北征,還沒有將自己拖垮。
可他今日朝廷上的話已經放出去了。
那就是聖旨。
不打,對不起死傷的百姓,也對自己的威望有礙。
必須要打,可怎麽打,就需要細細斟酌一番了。
“眾位愛卿都是對國忠誠,但不是所有人皆有赤子之心啊,朕讓張大伴念了內閣的卷宗,不由有些懷疑,內閣的卷宗中對於遼東的情況是否正確,若是不正確的話,我軍如何出塞進軍,朕想了想,還是需要一些詳細的情況,武陽候,孫都禦史。”
“微臣在。”兩人齊聲說道。
“你們挑選人手帶著卷宗前往遼東,詳細核查上麵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更要研究軍旅行途,對現有的地圖做好更改補充。”
“微臣遵旨。”
“朕總覺得李巡撫有所隱瞞,正如李輔臣所說,兵家乃大事,成國公所言也對,牽一發而動全身,故朕以為,不打則已,一旦開戰,必要獲大勝班朝,大明再也不能出現陽和之敗,土木之敗這種事情。”
提起陽和之敗,石亨臉色微紅,還以為在點自己。
實際不然,朱見深隻是在點自己的父皇,也是告訴於謙,李賢等人,自己跟父皇那冒失鬼不同。
兵家乃國之大計,他十分清楚,統屬,布置要詳細。
孫子兵法有雲,兵家,詭道也。
臨戰之時,戰場變化多端。
但戰前部署,行軍路線也非常重要。
對於軍陣之事,朱見深屁都不懂,當然不會越界去指揮將軍,但他卻知道,跟著老爹一樣,今日敲定禦駕親征,過兩天就出發了,那就是在送死。
聽完朱見深的話後,於謙等人也覺得有其道理,身為帝王,雖未親政,但人家跟你講道理,你講不過,就要隨著帝王的想法走。
當即大局難改,於謙李賢等人便順著朱見深的想法進行了部署。
孫祥,石亨前去調查,隨從人員由二人定下。
此行目的,
一,調查往年之被殺百姓之準確數目,若李純,寇守卻有瞞報失職之罪,就地拿下,由孫祥暫代巡撫之職,石亨繼任遼東總兵官之職務。
二,遼東地理環境由專業勘圖人員,專門謄錄。
三,了解女真部落分布詳情。
而京營也要在兵部,五軍都督府統籌下,做整軍之備。
……
孫祥端著酒杯,與副位上的李純碰了一杯。
二人一飲而盡後。
“李巡撫,代天子巡撫遼東,多是辛苦,但陛下的旨意,還是應多多上心啊……”
“孫禦史放心,為人臣子,巡撫一方,本官知道其自身的擔子,萬萬不敢有鬆懈之心。”李純的臉色微紅,想來也是喝的盡興。
孫祥笑了笑,而後便又斟酒,一杯酒倒完後,孫祥忽然說道:“我再來宣旨之前,去了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