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冬泳

雲苓鬆了口氣,撐著膝蓋勉強起身,腰酸腿麻。

“趙叔,麻煩你給他換件衣裳,小孩子免疫力弱,容易感冒或肺部感染發炎。還有,去附近村民家裏熬幾碗薑湯或熱水給他倆喝了,叫車把他們一起送醫院。”

趙大隊長聞言,還以為王樹沒救了,此時的清醒隻是回光返照,一下子差點沒驚厥過去。

雲苓反應過來自己剛才的話有誤解,猛地拍了一下腦門,不好意思地解釋:

“不是不是,他倆現在都急救過來了,沒啥大問題。就是擔心後續會感冒發燒,還怕肺部沒處理幹淨積水,去醫院讓醫生檢查觀測一下,確定沒啥事才安心不是?”

其實如果按照書上所描述的狀態來看,兩人現在確實已無大礙。

不過醫生就是要具備謹慎性原則,多觀察一段時間也會規避掉一些未知的風險。

趙大隊長風風火火地忙前忙後。

黃書記得了信,也過來安排了幾位民兵同誌護送兩人上馬車,還發了好大一通火,質問負責安全問題的幹事們到底是怎麽會憑空冒出一個冰窟窿的?

按理說,鑿哪一個冰洞都是石老頭一一確認過的,公社還會在附近插旗圍繩警示,也有部隊和民兵的人巡邏,安全工作也是到位了。

但誰能想到,在村民休息區裏會莫名其妙地出現一個冰窟窿,還差點出了人命!

雲苓揣摩,按黃書記那個脾氣,此事不會善罷甘休。

錢莉許是被嚇得臉色發白,喉嚨不由自主地吞咽:“這個王樹不是會水嗎?怎麽還遊不上來呢?”

雲苓靜靜回她:“莊子有雲,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

褚菘藍讚同頷首:“不通水性的人到了河邊冰上都會膽戰心驚的謹慎,反而是有些會水的才會滿不在乎的粗心大意。”

雲苓補充道:“而且冰下冷水寒涼刺骨,若一開始不能采取正當及時的自救措施,很容易加快體溫散熱,輕則抽筋導致溺水,重則影響身體機能代謝,很快就會進入休克狀態,導致死亡。”

“嘶——”

錢莉縮了縮脖子,一陣後怕。雖然不是她落水,但是這結果也夠嚇人的。

見她嚇得不輕,雲苓隻好開口安慰她:“你也別太擔心,咱以前在首都不也見過老大爺冬天在後海那兒冬泳的嗎?這到了哈省,冬泳的人肯定會更多。”

“隻要經過專業訓練,下水前充分活動,讓身體發熱但不出汗,注意水溫,嚴格掌握時間,最好還有老手帶著,這冬泳也不是不可以。”

雲苓姥爺在首都居住的那幾年,一到冬天就會跟著胡同裏的三五好友一起去冬泳。

其他幾位老爺爺都是部隊退役,身體素質比他一個老中醫確實好不少,但幾年下來,他也算是個冬泳健將了。

再者,冬泳對人體而言也是有諸多好處的。

可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不說,冬泳還能夠調節高血壓,降低高膽固醇、高血脂,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心血管功能,有助於延緩衰老。

誰知錢莉聽了還是搖搖頭:“打死我都不下水。”

褚菘藍笑她膽小:“那你以後可千萬別靠水。”

“那是自然。”錢莉哼哼兩聲。

這時,趙大隊長跑過來對雲苓說:“雲醫生,你能不能跟著馬車一起去醫院,到時候醫生問什麽我們都不懂啊!”

雲苓是沒想到這一層,立刻起身:“那我是得跟著一起去。”

她轉頭跟二人報備:“那我就先去縣裏醫院了,你倆先回去吧。”

褚菘藍和錢莉紛紛擺手,叮囑她:“注意安全。”

雲苓到了湖邊才知道載人的不是馬車,而是換成了拖拉機。

黃書記也在上麵,跟她打招呼:“雲同誌,你好。”

“黃書記,您好。”

雲苓借著車尾欄杆的力,順勢爬上拖拉機的車鬥裏,掃視一遍,隻剩下黃書記身邊的位置空著,隻好淡然自若地坐下去,沒有半分拘謹。

黃才扶了扶眼鏡,誇獎她:“雲同誌年少有為,這次救人也有你的功勞啊。”

雲苓不敢居功:“為人民服務,我隻是做了我醫生該做的事,該受到表彰的其實是這位民兵同誌。”

天寒地凍,這時敢下去救人的,才是英勇無畏之士。

黃書記笑笑:“都要表揚,現在正是要大力嘉獎你們這些為人民作貢獻的好同誌。不僅要給予實物獎勵,還要把你們寫到報紙上去!”

雲苓聽出來他話裏有話,也許是政策風向的改變,文化工作者都斂手束腳、因噎廢食,報紙上刊登的文字需一審再審,生怕被人抓住小辮子。

在這樣的背景下,宣傳弘揚下水救人的舍己為人精神反而是最安全的,順應潮流嘛!

至於她。

雲苓猜測,估計是順帶的。

不過這樣也好,這篇報道起碼會在縣內流傳,刷個臉熟對她以後要做的事也有益處。

她對此大方地表示感謝,又聊了幾句有的沒有,還順帶提了一嘴東北可以深耕的藥材產業,主要就是想埋個引子。

畢竟到明年春天,真能成的話,這個申請計劃書還得遞交到公社,由黃書記批準。

其實理論上講,藥材屬於植物,也可以算作農產品類。

目前國家在農業方麵還是大力扶植階段,從化肥、農藥再到種子、機械,無疑是下了大功夫。

因為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隻要能夠養活八億多張嘴,無論是提高農業技術還是進口化肥種子,都是傾盡全力的達成。

所以雲苓對這個項目還是有點信心的。

黃書記聽到她提及種植藥材時,眼神微動。

他也不是不清楚這小同誌的意思,反而比她考慮得更多。

作為公社書記,他的目光不能隻放在一個村子裏,更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雲苓說得再好,但也沒有拿出數據和成果讓他參考,這或許是一條出路,但在不了解行情之前,他並不會貿然批準。

“這確實是咱們農民致富的一條道路,但還得具體調查再看看,畢竟這種植方麵還得考察土地、氣候、雨水……這有關於民生方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啊!”

黃書記語重心長,字裏行間皆是利民之事,絲發必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