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楊家少年

第一章 楊家少年

今年是閏年。

按照大魏的古老習俗,但逢閏年,隻要年滿十六周歲的男子或女子,都將在這一年其生日當天,登上祭祀台,接受修仙天賦的檢驗,以確定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資質成為一名修仙者。

對於很多人,尤其是貧苦人家的孩子,每四年一次的修仙者天賦檢驗,都是除了讀書參加科舉外,上天給予他們的第二次機會。

除世家大族可以自留人才,普通人一旦被確定擁有修仙天賦,就會被當地官府征召,並記錄在檔,傳送到國府那邊,供朝廷選拔和任用。

過去數十年被選中的人中,最有名的便要數當今大魏丞相徐如仙。徐如仙年少時家中一貧如洗,年幼時無師自通,獨自修行至第二境,十六歲那年測得上品六段修仙天賦,被皇帝一眼相中,至此魚躍龍門,成為一國之貴胄。

這就是大魏國鼎鼎有名的“閏試”。

閏試不看實力,隻看天賦,能夠在閏試中測出品級天賦,被皇帝或者某位官員選中成為他的門生,就叫做“中榜”。中榜之人,會被安排到國殿學習,待三年期滿,即可到朝中或地方仙門署任職。

每個閏年,大魏國測出擁有修仙天賦的人都不會很多,更不用說那些擁有高級品階天賦的。包括那些世家大族在內,近十年平均下來,每年大概也隻有千人不到。

而這千人之中,最後被選中的隻有百人左右。

至於落榜的那些人――也就是沒有被皇帝或大臣看上,但是又擁有修仙天賦的人,最後會被安排到當地官府組建的“修仙堂”學習,或是被派到邊疆帶領守兵執行任務。

今天是六月二十四日。

對於大魏國邊陲小城的楊家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楊家今年有三人符合測試條件,恰巧三人同歲同日,迷信而言,此乃大吉利之兆。

這三人中,隻要有一人擁有足夠的天賦,被朝廷選中,楊家就有機會在未來數年內重整旗鼓,重新回歸這片地方勢力前列,與城中其餘幾大家族分庭抗禮。

否則,他們還將繼續苟延殘喘,等待下一個閏年的到來。

此時,楊家大堂上。

如今的楊家掌權者楊定山年逾四十,兩鬢稍白,坐在上首位置,自有一股威猛氣勢。他的下方,身穿一襲練功服的楊之雪將今年三個孩子的案底呈遞了上去,她長長的睫毛低垂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顯然有心事。

楊定山看了她一眼,將案底隨手放到一邊。

“孩子都到了吧?”

“楊阿嬌,楊千環,楊舟三人都已在祠堂等候。”

“嗯……”

“大哥,還有一人……”

“誰?”

“楊軒,他今年也滿十六歲了。生辰整好是六月二十四。”

“楊軒?楊軒……楊軒……”指頭輕輕敲擊桌麵,楊定山呢喃良久,才吐出口氣,“他……暫且不用來了。”

“大哥,雖然他是戴罪之身,可我們這一輩的仇怨,絕不該牽扯到後輩身上來。”

楊定山仿若沒有聽到。

楊之雪不肯放棄,“大哥,萬一那孩子擁有萬裏挑一的天賦呢?就像他的父母那樣……”

“若是如此,算我楊家沒有福分。”楊定山語氣平緩,態度卻堅決。

“大哥……”楊之雪張口還想說什麽,最終卻歎了口氣,什麽也沒說,“也罷。”隨意欠了欠身,轉身離開。

但她的眼神,卻一下子變得堅定起來。

離開大堂,轉身便往記憶中的那座院落走去……

小院坐落在整個楊家最後麵的位置。

作為祖上有過耀眼榮光的家族,楊家宅院頗大,隻是常年以來不經修繕,大體略顯得破舊。

最後麵的這座小院更是如此。除了四周圍牆破了漆殘缺不全,連屋頂上的瓦片也有幾片掉了下來。唯一能確定這裏有人住的,大約便隻有四周牆根那些被打理得枝繁葉茂的花草了。

小院裏有一名身著素衣的少年,此時他正舉著拂塵,認真清掃著屋簷和房間旮旯裏的蜘蛛網和一些蟲子。

他的神情和每一個動作都很認真,認真得近乎偏執。仿佛他拂塵之下的不是蟲網,而是一件件絕美的藝術品。他在清理這些藝術品上的灰塵。從裏屋到外屋,再從外屋到院落,少年清掃完畢,確定沒有殘留,才滿意地將拂塵收起。

接下來他抬頭看向瓦片掉落的地方,估摸著再不修理,屋頂會越來越破爛,遂又折身去到耳房裏搬來一架木梯,靠在牆上,用木桶提著已經提前和好的半桶軟泥,緩緩爬了上去。來到屋簷處,右手用力將木桶的一角卡在瓦溝裏麵,順帶糊了一團泥堵上,使木桶不會滑落,他才放心地雙手攀著屋簷,腳下用力,整個人爬上屋頂。

和著稀泥修雨補漏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困難的是如何在瓦溝排列的屋頂上站穩腳跟,保證不會從上麵掉下來。

好在少年對這一切已經熟練。爬上屋頂,他很自然地直起了腰身,目光在屋頂各處掃過,大致估計了一下需要修補的地方後,又彎下腰提起桶,一步一步從斜坡似的房頂上走向破損的地方……

少年名為楊軒,自小無父無母,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一直生活在這座小院裏,幾乎沒有離開過。這輩子少年去過最遠的地方,也隻是家中離此不遠處的一座祠堂。

十餘年來,他已習慣了一個人生活。對於自己動手做飯、洗衣、驅蟲、補漏等一類的事,也已經輕車熟路,沒有哪一樣是他不曾實踐過的。甚至是生病如何治療使之痊愈,他也從中慢慢摸索出了一些門道。

楊軒繼續走,最後在一片漏瓦處停了下來,眼睛不由自主瞟向整個楊家最嶄新的一個地方,那是楊家的祠堂,供奉楊家先祖的地方。

站在屋頂上,他可以清晰地看到祠堂那邊聚集了很多的人。應該是有什麽大事發生。不過再大的事也和他沒有關係。隻看了一眼,少年便彎下腰身繼續幹活,手用力地挖了一團泥巴,糊上瓦縫較大的地方,再輕輕攤平,接著又繼續重複同樣的動作。

大約半個時辰,屋頂的漏才堪堪補完。木桶裏的泥剛剛夠。楊軒擦了擦額頭的汗,轉身走向瓦簷處,扶著瓦簷下了樓梯。

這時候,寂靜的院落外響起一陣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