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重啟九龍倉收購

時間很快就到了5月,香港的房價開始進一步增長,各個樓盤中,看房的客人也是越來越多,不知道是真的潛在的購房者,還是跟後世200一天坐在售樓中心的托。

但趨勢已經很明顯,房價上漲已經成了必然。

近些年來大量人湧入香港,不但拉低了香港打工一族平均工資,還拉高了房價與房租,讓真正的香港普通人,過的更不好了。

但是這有利於資本家,好在美的旗下的工廠,效益很好,也不存在裁員,凡是現在進去的工人,基本上都過的很瀟灑,連買房子都有非常低息的貸款。

股市方麵也是一樣,香港的恒生指數,已經從最低點的150漲到了430點,翻了將近3倍。

估算著時間差不多,陳誌文便下令讓和記黃埔將手中很多的股票全部拋售,套現了差不多1.5億港元,多了這筆資金,和黃的地產業務便可以從容的發展。

中環,和記大廈總部:

“有了這一筆錢,黃埔花園一次性開發20棟樓外加商業中心的資金,就完全沒問題的,甚至都還沒動用陳生在海外的資金呢。”周家楊笑著說道。

一般的地產公司,開發大型地皮,都是分多期進行,少的五六期多少要接近十期,一期開發完後,有了資金再開發下一期,如太古集團旗下的太古城,項目比黃埔花園還要小,但每一期也就建個五六棟,跟和黃一期開發20棟差的太多了。

雖說地產行業主要靠花別人的錢,如借銀行的、讓建築商墊錢等等措施,但終究不可能百分之百墊付,建築商也不是傻子,到了一定程度肯定要錢,銀行那邊對於風控也有一定的控製,想要開發地產,自己還是要準備不少錢的。

據說預售製度在香港剛剛出來的時候,借用老百姓提前交的錢外加銀行貸款以及建築師墊錢,房產開發公司不但不用墊錢還能通過多方渠道獲得更多的資金,於是,當時的地產公司自然借著這個資金大幅度擴張,但最終玩脫了,導致銀行方麵損失慘重,最終港府限製了預售製度,隻有等房子封頂前八個月,才能開始預售。

要不然,和黃開發黃埔花園,就不需要那麽多資金了。

“地市上漲,股市自然上漲,這兩者基本上就是香港經濟的晴雨表,接下來,還要將我們手中的非核心業務的股票全部拋售。”陳誌文淡淡的說道。

香港的大公司,除了會想辦法投資涉及多項業務,也會對著各個方向進行投資,特別是大企業資金多的時候,更喜歡如此。曾經的和記就是這樣的類型,祁德尊旗下的和記最巔峰的時候,控製著8家市值前百的香港公司,總計成為了2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對於這些公司的未來,陳誌文不知道,也沒興趣去各個分析,大家都是玩地產的多,與其把錢放在別人手中,還不如拿回來開發自己的土地,又或者去購買其他優質土地來投資,在杠杆作用下,這樣的收益最高。

要知道,後續地產市場暴漲的幾年裏,就是李嘉成的長江實業,股價漲幅也沒有超過十倍,而一個普通人,隻要敢杠杆買房子,然後放在那不動,到了地產價格最巔峰的時候,賺的也不隻十倍,因為杠杆是可以將利潤翻倍的。

而整個香港,收益漲幅能夠超過長江實業的,基本上就沒幾個了,也就是說,隻要在地產巔峰之前逃出來,那閉著眼睛的收入增長效率都是超過長江實業的股票的。

增長情況下,陳誌文自然要清理和記持有的非核心業務的股票,不過因為在很多公司中都是大股東,想全部退出的話,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周家楊想了想說道:“隻是這樣的話,和黃在香港的影響力真的越來越小了。”

這半年多來,和黃大規模出售各種邊緣業務,連同員工也少了幾千人,現在又開始清理手中所有的很多公司股票,要知道,在祁德尊時代,和記集團都保留著對這些公司的影響力,很多投資,也都是大家一起投資,這樣保證了和記能夠聚攏更多的資金。

“不用在意這些小事情,我要做的是盡量在78年底之前,聚集最多的資金就行了,再說,我們又何需這些小公司來體現自己的實力。”陳誌文笑著說道。

“好,我明白。”周家楊點點頭說道,陳誌文曾經多次說過要在78年底之前聚攏所有的現金,連開發黃埔花園也需要投資重金以保證在時間節點前完成,他自然知道肯定到時候會有大用處,就是不知道是什麽?難道是要對哪個大英資動手?

不過老板沒有告訴他,他也沒有多猜測,接著問道:“陳生,九龍倉的股票,是否可以繼續收購了?現在地價開始恢複,恒生指數也在上升,我們目前也算擺脫了當初收購和記後的資金緊張問題,我怕再拖晚了,會讓我們未來的成本增加。”

“這半年多來,怡和增加了九龍倉不少股票吧?”陳誌文突然問道。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操作,當和記集團突然被陳誌文收購之後,自然會驚到其他英資,畢竟英資隻是不擅長地產開發,但可不是傻子,置地飲牛奶,一分錢未花就完成了收購,這場商業並購案例即使到了50年後都算經典。

“對,怡和增加了對置地與九龍倉的投入,不過效果不明顯,置地的規模太大了,哪怕是去年下半年,市值也超過50億港元,考慮到股市的增幅作用,怡和想增加10個點就需要至少8億港元,而九龍倉,市值倒是小很多,但在73-74年,為了開發海港城,九龍倉多次增發股票,我估計怡和手中持有的九龍倉股票已經不到10%,我們現在才是九龍倉的最大股東了。”周家楊笑了笑說道。

“可惜,我們這個最大股東卻沒辦法獲得公司管理權了。”陳誌文笑了笑說道,成為大股東是沒用的,想獲得安穩的管理權,至少得35%起步,到了49才算絕對安全。

在原先曆史上的包玉岡,就是獲得了九龍倉30%的股票,而怡和隻有20%,但後者穩固的控製住了九龍倉,直到包玉岡一口氣花了20億港元,將自己股權提高到了49%,才算徹底擊敗了怡和。

周家楊接著說道:“海港城這個項目,太耗資金了,當初預算是10億港元,但現在的趨勢是20億也不夠了,偏偏還不能停下來,一旦停了,之前的十億投入都白費了,那整個九龍倉,立刻就會破產了。”

“其實,隻要將海港城裏麵的物業拿出來售賣,就足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可惜啊,怡和的人太過沉迷於自持物業,走不出這個圈圈了。”陳誌文搖搖頭說道。

海港城的原土地,也是曾經香港三大碼頭之一,與現在的太古城、黃埔花園起名,位置方麵,雖然在九龍半島,但是正對中環,有了天星小輪的幫助,這裏的位置絲毫不比太古城差。

這樣的地皮,如果與太古城一樣開發小區,估計輕鬆賺個十億沒問題,但怡和高層顯然更希望這裏能夠成為取代中環冬暖夏熱下雨天煩人的商業模式,於是建了海港城。

從未來的情況來看,這個思路是對的,海港城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商城,到了21世紀每年收租就超過百億港元,但顯然這一切跟怡和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因為現在過多的投資,導致了九龍倉的資金問題漏洞百出,不得不大規模稀釋股票,最終被包玉岡搶走。

這輩子麽,自然是自己了。

“置地這幾十年來,可是躺在中環賺錢,怡和估計也是希望九龍倉變成這樣了。”周家楊笑了笑說道,當資金足夠的時候,購置大量中環物業,坐等升值的同時再收取巨額資金,那的確是很賺,可惜,現在的和黃也沒這個能力。

“九龍倉的收購,不急於一時,我就是要慢慢收購,那現在就重啟對九龍倉股票的收購吧,一切以穩為主,慢慢收購。”陳誌文想了想說道。

其實除了資金問題,陳誌文一直不對九龍倉下手,一個主要原因也就是讓怡和的資金再多花在海港城上麵,畢竟,要是自己收購了,這十億港元的資金,自己也是必須出的,要不然海港城廢了,收購九龍倉還有什麽意義?

“好,我盡量以最低的成本收購最多的股票。”周家楊又問道:“那資金?”

“我還會從海外調的。”陳誌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