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女孩
某一天下雨,我獨自去了咖啡店。咖啡店離學校不遠,在一條破舊失色的商業街上,兩旁都是建造於八十年代初期的老新村,一樓沿街的住戶把牆砸開了,做成店麵出租出去,理論上講都是違章建築。
雨中的商業街略顯淒慘,行人稀少,萬物殘破。從遠處看,咖啡店像是窮街陋巷中的小廟,香火慘淡,雨中的招牌像一件忘記收回來的衣服,孤懸在半空怪可憐的。
走進店裏,灰色的水泥地坪,被硬物砸出星星點點的坑,原木吧台已經發黑發亮,咖啡座無序地聚在一起,像一群遭遇槍擊後失去了主張的人,那是幾張破得連舊貨店都不肯收的人造革沙發,鋪一條花紋莫名其妙的床單,坐著居然還很舒服,令人氣惱。一個架子上壘著些舊書,其中有列寧選集,托洛茨基自傳。所有擺設都歪歪斜斜的,令人不敢造次。這套家什放在高尚地段還有點情趣可言,放在這條街上,就像**女跑進了女澡堂的感覺,非常糟糕。
我到這裏來找咖啡女孩。
從一九九八年到二〇〇一年,咖啡店裏經曆過不下十五個女招待,絕大部分都是我們學校的學生,鼎盛期竟同時雇用了四個女孩,雖然是個破店,看上去非常有氣勢。可惜好日子沒能持續多久,莫名其妙就走上了下坡路,生意日趨蕭條,店麵更顯破舊。說起來,宏觀經濟蒸蒸日上,股票起起落落,地產進入爆炸期,這些竟然和咖啡店沒有任何關係,它按照自身的生命周期無法避免地走向死亡。做招待的女孩們一個個來了又走,回到學校裏,就像鹽溶化在了海水中。一旦她們離開了這裏,我就一個都認不出來了。
我經常來這裏,兩年多來喝掉了不下一百瓶啤酒,每次都是啤酒,永遠不喝咖啡。大部分時間我都是閑坐著。聽店裏放著各種各樣的音樂,有一陣子是比莉·霍莉黛,有一陣子是小野麗莎,有一陣子是陳綺貞,視吧台後麵的女孩的愛好而定。那些女孩都知道我是個有錢人,隻有有錢人才會去咖啡店裏喝十元一瓶的啤酒,傻坐著聽音樂。
如今咖啡店裏隻剩下一個女孩,另外有個打雜的阿姨。阿姨醜陋而能幹,從做咖啡到掃地,甚至炸春卷都會。我經常到這裏來要一份春卷,非常好吃,就著啤酒,完全把咖啡店當成小吃店。
女孩不是我們學校的。
十五個咖啡女孩消失後,僅剩下她一個還在這裏,好像哪兒都去不了的樣子,經常看見她百無聊賴地站在店門口抽煙。隻要她在,咖啡店裏播放的永遠是Radiohead,《OK Computer》循環播放一百遍都不夠。我承認這是一張永不起膩的唱片,但音樂都是被聽舊的,聽了整整一季,那個節奏已經融化在我身體裏。
人少的日子裏,我陪著她聽《OK Computer》。店裏沒什麽事情,可以時不時和她聊天,端著啤酒似乎更適合坐在吧台前麵。她似聽非聽,音樂也好,我說話也好。屋子裏彌漫著微醉的氣氛。說累了,或者她不再理會我了,我便回到沙發上,看看風景,讀一會兒托洛茨基。
“很久沒見你了。”她說。
“開學以後來過一次,你不在。”
“寒假回家了?”
“別提了。”
我挑了一張沙發坐下,整個咖啡店就隻有我和她,會炸春卷的阿姨不知道去了哪裏,也沒有音樂。
她隔著吧台問我:“啤酒?”
“嗯。”
“下了一星期的雨,你是今天的第一個顧客。”
她換了發型,過去一直是剪得齊肩的頭發,像幼兒園的滑梯一樣順溜,從頭頂到太陽穴是一個弧度,從太陽穴到肩膀又是一個反過來的弧度,那樣子要多乖有多乖的。取而代之的是染成枯草色的鬈發,這使得她的五官有點模糊。頭發可以是荊棘,是海浪,是火焰,而她的發型則是大風吹過的潘帕斯草原的縮影。我猜想她一定也是換了心情。
總得說點什麽。我記得她寒假之前說過要去看海,便問:“看到海了嗎?”
“看到了。”
“風景不錯吧?”
“哪有什麽風景,你以為我去了哪裏?”
“海南?”
“不,我是坐上長途汽車,渡江以後到了一個小鎮上,小鎮靠海。不過既沒有白沙灘也沒有礁石:是一片灰色的灘塗,海也是灰色的。風吹得厲害,根本沒法靠近海,隻能站在遠處看看。”她說完,總結性地說了一句,“我是去看冬天的海。”
“好情調。”我說。
寒假之前我曾經找過她,我請她喝咖啡。她說店員不能坐那兒喝咖啡,態度溫和地拒絕了。我很無趣地回到沙發上翻看托洛茨基自傳,她又說,喝一杯,就一杯。她給自己弄了杯清咖。
減肥?
她說她愛喝清咖,在清咖之中可以感覺出微酸的單寧昧,果香味,收口時的回甘,高原地區陽光的苦澀味,是非常純粹又複雜的味道。說得頭頭是道。
為了那杯咖啡她回請我看電影。當天晚上,兩個人跑了很遠的路,坐上公共汽車到T市的一個商廈,頂樓是影院。坐在光線昏暗且變幻不定的小影院裏,周圍影影綽綽有很多情侶,很多女的手裏都捧著一個裝滿爆米花的紙盒子。我想是不是也應該給她買一盒爆米花,但是看她那個樣子似乎是什麽都不需要。我聞了兩個小時的爆米花味道,始終擔心著外麵的天氣,那天下雪珠,一場大雪似乎就要來臨。
散場時,商廈已然打烊,從一道消防樓梯走下去,外麵的雪果然下了起來。我們在公共汽車站頭上等了很久,來了一輛塞滿乘客的夜車,半小時後將我們連同半車人拋在夜晚映著雪光的道路上。她住在附近的新村,我送她回去,腳底踩著雪,感覺軟綿綿的,其實積雪很薄,軟綿綿的可能是我的心理暗示。
那段路有點長,氣溫很低,在路燈的弱光中可以看到她嘴裏呼出的白氣。也就是那時,她說她春節要去海邊,我當時誤以為是海南島,也就沒有接茬。海南島並不是我想去的地方。在黑漆漆的門洞口,她按亮了照明燈,沉默地走上樓梯。
此刻透過咖啡店的大玻璃,看到細雨落在空無一人的街上。她問我:“找到工作了嗎?”
“還沒有,找工作難。過了五一想去上海碰碰運氣。”我問她,“你呢?”
“就是這樣啊。”她略微攤手,仿佛自己的一切都呈現在我眼前。
“換了發型。”
“換了很多東西呢。”
“接下來怎麽打算呢?”
“繼續這樣啊。”
“再請你喝一杯咖啡吧。”
“可以。”
“放點音樂吧,怎麽不放音樂呢?”我在沙發上伸了個懶腰。
她將《OK Computet》放人CD機,選了一首“LetDown”,最初的吉他聲與外麵的雨聲融合得很好,隨後,鼓聲,歌聲,起子呲的一聲打開瓶蓋。我喝了一口啤酒。她從衣兜裏掏出一包七星煙,抽出一根點上,我抽我自己的煙,兩塊五一包的福牌。她抽煙的姿勢很特別,有一種十分生硬的東西橫亙在她和香煙之間。
她拿起我的煙盒看了看,“抽這麽差的煙?”
這煙確實沒話說,一口下去,吸出來的既不是一氧化碳也不是尼古丁,而是滋滋的焦油,抽完了嘴巴就像久未清洗的油煙機。這也是一種類似清咖的癖好。
“發型好看嗎?”
“好看,但是有點說不清道不明,不太像你了。”
“要的就是這個感覺。”
“試圖改變自己?”
“是扭轉,而不是改變。改變這個詞太容易了。”
我笑笑,我知道一個和我計較詞語的女孩一定不簡單。每一個在咖啡店打工的女孩都有她們自己的道理。
“為了扭轉,再請你喝杯咖啡吧,”我說,“反正今天也隻有我和你,看這樣子不會再有人來了。”
她想了想說,“我也喝啤酒吧。”說罷給自己也開了一瓶。
我說:“以後來這裏喝啤酒的機會不多了。五月份去外地找工作,要是情況好,也就不會回來了。在這裏混了三年,唯一覺得美好的就是這家咖啡店。”
她笑笑說:“其實好多人都這麽說過,可是生意就是好不起來,都像你這麽慷慨就好了。”
“會好起來的。”
“以後沒春卷吃了,阿姨辭工回家了。”
我扶著啤酒瓶,看著雨中的景色長歎一聲,“今天就是想過來吃春卷的,可惜了。”
“以後這個咖啡店就剩我一個人了。”她用指甲彈了彈酒瓶子,另一隻捏著七星煙,注視著煙頭。
想起來有一天在T市的市區,某個商廈後麵的垃圾桶邊,看到有一個和她差不多裝束的女孩,腰裏束著咖啡店的圍裙,頭發梳得整整齊齊地在那裏抽煙。女孩的神態和姿勢就像她一樣,目光同樣注視著煙頭,那裏有什麽東西值得一看再看?
喝光了啤酒,兩個空瓶子很孤獨地立在櫃台上。我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她忽然說:“既然那麽想吃春卷,我去給你炸。”
“你也會?”
“炸春卷而已嘛。”說完走進吧台後麵的庫房裏,十分鍾不到,端著一碟香噴噴的春卷走了出來。我痛痛快快地吃了個幹淨,仿佛是把為數不多的記憶都消滅掉,義無反顧,絕無留戀。
吃完了,我站起來買單,穿上我的棉夾克。她伸手替我把一個塞在裏麵的領子翻了出來,掖好,說:“衣服沒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