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我小時經常有各種神秘而恐怖的體驗。比如我常常在某一瞬間,對眼前發生的一切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甚至能夠在那一瞬間預感到下一秒將會發生些什麽。雖然這種感覺總是稍縱即逝。

五歲時,我拿著一麵鏡子照另一麵鏡子裏的自己,看著無數個自己站在那層層套疊、看不見盡頭的鏡子的長廊裏……那種深邃無窮的時空感讓我毛骨悚然,並突然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是不是有無數個“我”生活在無數個相似的世界裏?當我對某一情景感覺“似曾相識”的瞬間,是不是另一個“時空”裏的“我”正在與我產生共鳴?

這些體驗與想法為我後來的創作提供了許多靈感。比如《仙楚》,寫的就是兩個平行時空裏,發生在同一批人物身上的、完全不同的故事。窮書生楚易進京趕考,在荒郊古廟救了一隻狐狸,狐狸為了報恩,助他科考而引發了一係列驚心動魄的道魔紛爭。而在故事的結尾,楚易在同一個古廟裏醒來,卻發現自己是唐朝宰相的兒子,剛才似乎隻是做了一場黃粱夢。夢醒後離開古廟時,他又救了一隻狐狸,故事由此進入另一個看似相同、卻又完全迥異的輪回……

我在《仙楚》的後記裏,引用了美國詩人弗羅斯特那首著名的詩歌《林中路》:

“黃色的樹林裏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道路。”

人生就像是莽莽蒼蒼不知始終的森林,到處都有分叉路口,你選擇任何一條,命運或許都會截然不同。

釋迦牟尼說世界之多,多如恒河沙數,而三千大世界,僅僅在於你一念之間。無論你選擇的是森林裏的哪一條道路,在你選擇的那一瞬間,或許己經有兩個甚至多個的你,從此分叉,走入了不同的時空,開始了各種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換而言之,宇宙的無限不僅僅是空間,更是因為時間維度的無窮無盡。你的每一個假想、每一個決定、每一個動作……或許都會分裂出無數個自己,創造出無數個平行的世界。

這就是《光年》的創作初衷。

然而與《仙楚》不同的是,《仙楚》講述的是同樣性格的人在不同的環境、際遇下做出不同的選擇,而導致的命運迥異的悲歡離合;而《光年》的核心主題卻是,假如時空是可逆的,你該如何在迷失的多重宇宙裏拯救自己和自己所愛的這個世界?你所作的每一次努力又將如何影響每一個人的命運?

除此之外,《光年》還試圖用一種貫徹始終的邏輯,去解釋人類曆史上的重大事件與神秘現象,將之逐塊拚接,還原成破解地球文明的“真相”。

我常常在想,人類種族繁多,地域與具體環境又存在巨大的差異,為何發展的軌跡與階段卻如此一致?其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中又為何每每相似?究竟是什麽在冥冥之中指引著這一切?那些發生在人類曆史上、看似偶然的種種神秘巧合,是不是源自著某種無形而必然的關聯?

我相信在這看似紛亂無序的世界表象下,必定存在這樣一個關聯,一個可以破譯整個人類文明的密碼,就如同浩渺壯麗的星河存在著神聖的秩序。

這部書中,丁洛河、高歌、蘇晴、玄小童……一直在尋找著遺落的密碼,試圖通過拯救這個世界來拯救迷失的自己。

最終成功與否,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否在一次次的冒險旅程中,收獲愛情、友誼、親情……以及生命的意義。就如同書中人物所說,每個人都是一顆迷失在銀河裏的星星,尋找著自己的位置,如果它變成了流星,隻是因為它想要朝著正確的方向飛行。

當我們仰望星穹,那些所看見的星辰,很多都早已墜落了,璀璨的光芒隻是它們傳遞了幾千光年的殘影。終有一天,我們和這個世界都會毀滅,但至少我們應該在毀滅前燃燒星辰一樣的光芒,告訴這個孤獨的宇宙,我們曾經來過。

謹以此書獻給每一個迷失於銀河的孩子。我們都在尋找自己與世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