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混亂時期遺留下的事物

“我成功了嗎?”

“你又不回答,”芯啟臉色很不好,他“變臉“當真不比臉譜慢多少:“我問你,你知道我最討厭你哪一點嗎?”

“抱歉啊,”從聽到警笛開始,男人一直都是苦笑的模樣,但不知為何他的心情和態度都似乎變得很好:“願聞其詳。”

“你們看起來都像是‘活人’。”芯啟臉色卻依舊很差:“不……至少持續期間確實是活人……但問題就是無論事前事後還是事中,你們總一副‘目的明確’、‘心無旁騖’的姿態……老實說知不知道和平年代人民內心會漸漸麻木的?雖然就算是戰爭年代都沒警覺多少……這就是為什麽明明出現著,明明被人們所直視著,但他們就是注意不到你們的原因,然後你們就這樣隔幾年再出現一次,像餓死鬼一樣竭盡全力滿足自己‘未完成’的欲望……知道這種情況在我看來像什麽嗎?就像埋藏在地圖某處的寶箱,等著看有沒有人會發現打開獲得裏麵的秘寶……然後這地圖被官方廢棄了,說的是因為劇情發展,其實是因為人氣太少為服務器減負……關閉地圖的可不是策劃,而是你想為他們提供道具的玩家!”

“……但你不是發現了嗎?”芯啟用詞在男人聽來很怪異,但他仍舊勉強聽懂了:“你還沒回答我我到底成功了沒有呢。”

“我回答過了啊,”芯啟的表情不知不覺間緩和了點:“你可是‘英雄’級的‘現象’!”

“誰知道呢?你又沒說清楚。”男人語氣也正常了不少:“沒準我還是失敗了,隻是‘打響第一槍’的程度……好吧,還是很像自讚自誇……”

“但老實說我一開始就很好奇了,”芯啟打斷道:“你連自己成沒成功都不知道的嗎?”

“當時一片混亂,基本上全憑本能在打……”

“……”

尷尬歸尷尬,不過此刻樓下警笛已經消失了——消防救護等功能性車輛不太嚴重的情況是不停的,畢竟布製那麽長時間的爆炸範圍太大了;警車倒是停了一輛下來,但是笛已經打了,幾個白製服正拿著文件夾挨著隊找人問話,看起來似乎是在統計市民(傷亡)情況——很準確的做法,芯啟記得這種白襯衫在這一帶警方中是文職的“裝備”,看來擴散到大半城市人手怎麽著都有點不夠用。

“現在是多少年以後?”男人突然發問。

“你最喜歡的流行歌是哪首?”芯啟反問。

“《昔日晨光》吧,怎麽了?”

“那是二十年前的流行曲。”

“這樣啊。”

“不問問你的死活?”

“我總不可能睡上二十年吧?”

“……我還以為你終於聽出我話外音了呢。”

“那真不好意思啊,”很真誠的語氣:“不過光‘建築’來看,跟二十年前沒什麽兩樣啊!”

“誰知道呢……二十年,就能讓一個半不管的‘混亂’地區,變成人人毫無危機意識的‘和平’地帶……說句難聽的,這一輩人恐怕都沒幾個知道二十年前這城市的景象吧?”

沉默降臨,但沒持續多久——不知什麽情況,某一時刻那些留下的“白衣服”們突然陸陸續續、幾乎是“同時”地聽了一下對講機,然後他們的動作瞬間就僵了——很細微的變化,表情不變動作不變,但芯啟看得出他們的肢體確實有些“僵”了;不知是誰起的頭,樓群中也不好判斷聲音的具體方向,但某一刻本就嘈雜的人聲突然“沸騰”了起來——爆炸聲早停了,芯啟數過剛好不多不少——這棟樓下不遠處就有一個爆點,而“沸騰”聲一起,一個本來安安靜靜在街上看“廢墟”的人卻突然抽風一般撒腿就跑,幾名白衣服也是幹脆到把手上東西全丟了過去,寫字板圓珠筆什麽的都不要了——隨後就是很正常的“別跑”、“傻子才不跑”環節了……怎麽說,很突兀,但這種“沸騰”很明顯是會迅速“傳染”的類型,可想而知的……

……這座城市再次“炸”了,不是爆炸物導致的“炸”了,而是在亂成一團的“人粥”中炸了。

“滿意了吧?”芯啟還是在意售後評階的:“我說過他們還是可靠的吧?再者效率比親自動手高不少不是麽?”

“……但你確定他們能得手麽?”

“不知道,”然而芯啟否定得很幹脆:“畢竟閑了太久,這些混賬還存了多少能耐真的指望不了;但隻要引起重視就夠了,這城市新聞行業還是比較自由的,畢竟平時也沒東西可報……發生了這種‘大’事,短時間內他們還敢繼續犯案嗎?”

“……結果還是不穩定啊。”

“我隻做小本生意,別要求太高了……對了,能夠直接追蹤‘犯罪’這種事是什麽感覺?‘直覺’一樣嗎?”

“不知道……我隻感覺像是行動當天的壯膽,然後……全憑本能,再然後就是現在這樣了。”

“……好吧……不過話說你當年為什麽要殺他?”

“他害死了我妹妹。”

其實是一群領養孤兒吧,芯啟心想;但問出口的是這句話:

“無意間的?”

“不……某種程度上還是有意的。”男人的語氣明顯不想繼續說下去:“你沒看我的日記?”

“沒興趣……不過說起來你還欠我一杯酒錢,”芯啟有點詞不達意:“一並抵了吧,你也不希望永遠被人遺忘不是?”

“……隨你吧,”男人突然露出微笑,隨後自顧自地轉身朝樓梯走去:“交易……很不愉快,但至少值這個價。”

“得了吧,”芯啟也笑,但卻是“皮笑肉不笑”:“一本日記炸城市,還隻是‘值這個價’?再者我還要做生意的,事情搞不了太大啊……”

……

彼得·艾欣默克,生平無記錄,唯一有據可查的便是二十三年前隻身闖入大型犯罪集團,殺死其首腦和多名成員,引起多方關注,為後期警方的清繳行動提供了大量的民聲支持與實際便利;但之後很快被製伏,據當事人口述遭到毀屍滅跡,至今找不到關聯物品——傳說自清剿成功、城市逐漸安定後時不時會有人在街頭小巷的酒吧裏喝酒壯膽,但類似的身影人們卻再也沒有見到。

其實是見過的,注意不到罷了,芯啟想——他一開始也確實沒看出來,跟《你好》那次源自“沒太注意”的情況不一樣,這“彼得”看起來也就是一個二十來歲絕不超過五十的“中青年”,跟普通的人類幾乎沒有分別——也就是從渾身濕透的他身上翻出那本日記、本著“多了解一下”的心態芯啟翻了翻時間才發覺的異樣——是的,某種程度上他撒謊了,但當時這日記卻是用防水膠袋封得嚴嚴實實的,開口還特意塗了橡膠;不過再仔細想想,彼得當年可是連“照片”什麽的都沒有留下。

但反正,交易一完成,芯啟也就懶得思考了——彼得的“離開”顯得很平常,剛拐過樓梯拐角他就完全消失了,並不是單純地“消失在視野中”,而是連腳步聲、“氣息”什麽的都猛然間喪失殆盡,連芯啟都感受不到——要知道單純的樓梯拐角可屏蔽不了他的感知,然而,他卻也沒有追上去確認的欲望——因為就在男人消失瞬間,那本日記就發出了淡淡的橙色光,作為店老板芯啟當然知道:

自己的“款”收到了,雖然價值確實算不上高。

但收到了就好,至於一些雜七雜八的問題比如是不是唯一遺留物品要不要公開為什麽會把日記封存帶在身上他以後會不會再出現……傻子才會去考慮這些,知道怎麽樣能夠最好地完成交易,對於“店老板”來說才是唯一的正道。

“吱呀——”

街頭巷尾人聲鼎沸,這座城市真的完全“炸”了——至少就算是芯啟,要在那麽混亂的人群中擠回書廂也並不容易,因此開門的時候他忍不住握著門把朝下方使用了不少力道——那兩名客人還沒走,本來看他回來九是冷麵以對不打算理睬的,但芯啟卻是直接走了過去,彎腰把嘴巴抵在正坐著他搖椅的九耳朵邊上:

“把這個收好,”他把日記放在桌麵上:“還有,做好‘搬家’的準備……這一帶估計很久都沒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