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風雨欲來
太醫院令隻不過是個小小的五品官,在滿朝衣冠之中並不顯眼,可明眼人都知道陳洪是誰的人,更清楚雍帝的處置背後針對的是誰。
相對於“怠慢太子,殊無人臣本分”的罪名來說,奪官去職都是小事,這流一千裏,發往隴西防瘟前線的處置就更耐人尋味了。
更別說後麵還有一句“軍前效力”,可以說是殺氣騰騰。
誰不知道如今隴西的統軍大將是左驍衛大將軍趙無極,向來對雍帝忠心耿耿,陳洪這樣一個被雍帝厭棄的人丟到趙無極軍中去,哪怕不用刻意針對,也會要了他的半條命。
更讓朝野側目的,則是讓戶部尚書劉光旭親自去東宮頒旨。
雖說這下的旨意是對太子進行申飭,可這本來隻需一個小小的太監就能幹的事情,雍帝卻明令劉光旭親自前往。
堂堂從一品的戶部尚書,在朝堂上可是舉足輕重的大員。
不出大家的預料,劉光旭很快就上了稱病的折子。
隻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原本這道在大家看來,應該被慰問的折子,直接被雍帝留中不發,而那道申飭太子的旨意,卻被小黃門直接送到了劉府。
這樣不同尋常的處置,不但讓劉光旭顏麵掃地,也讓原本還抱著看笑話心態的朝野眾臣,全都心下凜然。
京都的氣氛也變得微妙起來,似乎氣壓也在不斷的攀升,讓人心情壓抑。
幾乎是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一頂青衣布幔的二人小轎從劉府出發,直奔東宮。
當聽說有旨意的時候,李恪正在東宮忙的暈頭轉向。
中成藥的製作從來都不簡單,從選材到炮製,從配伍到調劑,最終一步步製成一顆小小的藥丸,每一步都必須嚴格製作,李恪不放心,每一步都要親自把關。
突然收到申飭的旨意,李恪心裏還是有些心理準備的。
隻不過他沒想到的是,給他傳旨的是個麵無表情的老頭,更讓他奇怪的是,這老頭子還不是太監——長著胡子呢。
最讓李恪莫名其妙的是,他這種比較遲鈍的人,也能明顯的感覺到那個看起來病懨懨的老頭子,對他那毫不掩飾的切齒痛恨。
相比一頭霧水的李恪,王莽卻是滿心擔憂。
他親自忙前忙後的,把宣旨的人送走之後,趕緊憂心忡忡的來找李恪:
“殿下,這宣旨的可是戶部尚書,從一品的大員。怎麽奴婢覺得,劉大人似乎對殿下有很大的看法?難道你們之間,有什麽我不知道的恩怨不成?”
“戶部尚書?”李恪隱約覺得有些印象,等他想清楚了之後,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這老家夥就是戶部尚書?要說有恩怨,也是我有才對,我上次親自去戶部,這老頭對我避而不見,明明是他在晾著我,憑什麽還對我心懷怨恨?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恪有些光火,心裏也是氣的不輕。
然而,更讓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
劉光旭到東宮宣旨之後,回到家就病倒了,宮裏的禦醫看過之後,很快就得出了“鬱結難解,命不久矣”的結論。
幾乎是一夜之間,太子輕慢老臣,以至於氣死戶部尚書的消息就傳遍了京都城。
整個京都官場一片嘩然,各部衙門之中,到處都是無數義憤填膺的官員,而科道禦史們,也都開始摩拳擦掌,時刻準備上書彈劾了。
京都城的風向一下就變了。
作為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的京都人,絕大多數都有一顆政治興趣濃厚的八卦之心,對於官場中的各種傳聞,更是人人趨之若鶩。
這一點似乎後世也不能免俗,所謂“人人都是民間吏部尚書”,也是有其傳統和根源的。
這幾天,整個京都城最大的八卦,就要數“太子氣死戶部尚書”。
不光是官場上人人側目,就連這些“民間吏部尚書”們,也都一個個都義憤填膺。
京都各處,到處都能聽到對太子抨擊的聲音:
“簡直是豈有此理,這剛當上太子就不把老臣放在眼裏,這要是日後讓他當了皇帝,咱大雍豈不是要國將不國了?”
“陛下何其不智,怎麽會立這個無德無才之輩為太子呢?”
“都說穿上龍袍都不像太子,現在的太子就是這般。那一日在東宮外麵,是我親眼所見。要有半句虛言,把我唐三的眼珠子扣了去!”
“身為儲君,卻行商賈之事,輕佻浮浪,望之不似人君啊!”
……
如今的東宮風雨飄搖,幾乎是人人自危,哪怕是有些人明明已經知道了這些事情,但是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去告訴李恪這個太子。
而李恪自己本身對這些政治上的事情一點都不敏感,再加上朝中一個親信都沒有,到現在還在忙著和陳悅薇商議藥材的采買事宜。
所以現在京都城內,幾乎已經是人人都要對他這個太子喊打喊殺了,李恪自己居然還對此一無所知。
若不是小包子出門去買菜回來,聽了滿耳朵的八卦消息,李恪都還要繼續被瞞在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