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力士褚布

陽武縣城,日頭剛越過東城牆,肆無忌憚地發散著熱量。

進了城關,陳平跟著魏無知,沿著城牆邊向前走著。

走到一個路口,轉過彎,迎麵見幾個背柴的人,進到一條巷子。

兩個人隨著背柴的人,目標是巷子深處的鐵匠鋪。

遠遠地,傳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在整個巷子裏回**著。

走進鐵匠鋪,正中一個大烘爐,爐架旁,一個夥計拉著風箱,爐膛內火苗直躥,映紅了所有人的麵龐。

一個年紀略大的鐵匠師傅,正將一塊燒紅的鐵器,移到大鐵砧上,兩個赤膊壯漢,手掄大錘正在鍛打。

那師傅左手握鐵鉗翻動鐵料,右手握小錘擊打幾下,那兩個壯漢,便按照指引,用不同的力氣和落錘方法鍛打著。

時而,從壯漢的口中傳來嗨嗨的聲音,聽起來中氣盈胸,看起來畫麵感十足。

兩人看了片刻,魏無知問旁邊的一個小夥計:“褚布呢?”

小夥計用手向後一指,“在後院。”

魏無知引著陳平,繞過鐵匠爐,來到後院。

後院不大,幾十米見方,堆著成品和半成品的鐵器,靠牆是一些焦炭和木柴。

院子中央的平地處,一個九尺身高的彪形壯漢,正在舉石鎖打熬力氣。

那壯漢,上身赤膊,皮膚黝黑,胳膊上的肌肉一塊一塊,鐵疙瘩一般,腰紮黑色寬布帶,粗布皂褲下,一雙麻鞋踏在腳下,遠看宛如一尊鐵塔。

有詩單道這壯漢:

平生壯誌藏己胸,萬裏歸來鬢未星;博浪沙前鐵錐起,當時誰識褚布名。

隻見那漢,右手提著一個石鎖,粗看足有百二十斤重,在他手裏卻如同戲耍一般。

那漢子將那石鎖,忽地向上拋起,一個鷂子翻身,仰手接下,隨即移到另一手上,再拋起,一式白鶴亮翅,伸手接下。輕鬆自如,如同無物。

兩個人在漢子身後,看得癡癡發呆。

過了一會兒,魏無知才喚道:“褚布”

那漢子剛將石鎖拋起約有丈高,聞聽身後有人叫,回頭看了一眼,再從容回身,伸手將空中落下的石鎖接在手中,輕輕放在腳下。

那喚作褚布的壯漢,轉過身,來到陳、魏二人麵前。

氣不長出,麵容不改。

魏無知介紹,“這位就是路上和你一直說的俠士褚布,也是這間鐵匠鋪的少掌櫃,這位是我在鄉裏的好友陳平。”

兩人行禮畢,褚布問魏無知:“可是舅公打造磨盤鐵箍一事,已經妥當,這就去取。”

“唉唉唉,不急,陳平還有一事相求,勞煩兄長。”

“噢,陳兄請講。”

陳平道:“勞煩褚兄,在下想打兩口鐵釜,一大一小。”

“好說,剛到一塊好鐵,打釜正好,不知陳兄可有尺寸”

“尺寸在此。”說著,陳平掏出一片竹片,上麵寫著尺寸。

“好,還有什麽要求?”

“我這鐵釜,與別人的不同,不要市麵的平底圓桶樣式。”

“陳兄請詳示。”

陳平蹲了下來,拾起一個草棍,在地上畫著。

“我這釜,要打成錐形底,不過要半圓形,外沿要外翻,像這樣。”

“這是什麽釜啊,這怎麽立得穩呢。”

“褚兄盡管照此樣打造即可,價錢好商量。”

“好說,交給我了。這價錢麽,即然是朋友來的,爽快價,布幣小釜八百,大釜千二,共兩千布幣。”

陳平掏出一千布幣,交給褚布,“這是一半定金,餘幣取釜時奉上。”

“好說,三日後來取。”

取了打造好的石磨立柱和軸套,陳平和魏無知告辭了褚布,走在街上。

陳平問魏無知,“這個褚布好大的力氣,你看那石鎖,在他手裏,就像玩意一樣。”

魏無知:“這褚布,家傳兩代鐵匠。別小看這打鐵,沒有力氣打不動,沒有膽量不敢打,那十幾斤重的大錘掄上一天,沒有超人的功力是不行的。”

“褚布又與普通鐵匠不同,除了有千斤之力,還喜歡雲遊交友,好為俠義之事,這鐵匠鋪,是家傳的,他平時不常在家,三山五嶽的雲遊,結交天下義士。”

“幾個月前,大概就是你在寧北山快回來的前後,有一日,我來褚布的鐵匠鋪,被他拉著一起和遠道而來的幾個朋友喝酒,其中,就有幾個非凡誌士。”

“噢,褚布都喜歡結交什麽樣的人士。”陳平來了興趣。

“其中,座上有一位誌士,令我印象深刻。”

“聽褚布說那人乃衛國人士,姓慶名軻。還有一個隨從,燕國人秦舞陽,兩人飲酒到深處,擊築而歌,有慷慨之氣,氣概不凡。”

陳平心中一驚,忙問道:“那慶軻可有別名?”

“褚布有時也對他以‘荊軻’相稱,兩個人看來很是熟識。”

“荊軻,秦舞陽”陳平嘴裏念叨著。

“怎麽,這兩人你也認識?”魏無知疑惑地看著陳平。

“噢,不,我早有耳聞,隻是沒緣相見。”

陳平知道,荊軻此去,將不再複返。刺秦一事,也很快將天下名傳。

同樣,秦攻燕,也就是明年的事了。

陳平心中遺憾的,是沒緣見千古俠士一麵,假如知道這樣,還不如早穿越過來。

即使早穿越過來,又有什麽用呢?天下之大,誌士仁人如此眾多,以一人之身,又能認識幾人呢?何況,還有五條禁令的束縛。

想到這裏,陳平多少有些釋然。

魏無知接著說道:“這褚布,崇尚遊俠仗義,時常濟危扶困,救人於危難。”

“喔”陳平心裏默默地記住了這個千斤之力的褚布。

沒過幾日,陳家乳脂作坊的準備工作已畢。

院子裏,一個大石磨立在水井旁,旁邊新搭的席棚下,一口碩大的鐵釜,坐在新砌的爐灶上。

這鐵釜與時下的一眾鐵釜明顯不同。

圓圓的釜底,直接坐在灶上,釜的外沿向外翻出,搭在灶台邊,用黃泥巴塗上了釜沿與灶台的縫隙,不使煙氣上竄。

鐵釜剛剛拿回來的時候,陳伯和張薑都瞪大了眼睛,看著陳平。

“這是什麽釜啊?這怎麽坐的穩呢?”兩人異口同聲道。

陳平笑了笑道:“這可是最新的鐵釜,別名‘陳氏鐵鍋’。”

“陳氏鐵鍋?”

張薑圍著這個鍋,轉了幾圈,抬頭問夫君:

“那我們家這灶可要改造?”

“夫人聰明,咱這就動手,來,兄長,我給你畫一下,照這個形式改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