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趙昕的請求

“位卑不敢忘憂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在中國的曆史上,湧現出許許多多的聖人,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所有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柱。

趙昕承認,自己遠不如這些聖賢,他隻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普通人。

當他身患天花的時候,他想到的隻有自身,而沒有想到這個時代其他身患此重症的孩子,沒有想到去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環境與命運;

當他有可能被立為太子的時候,他想到的是如何讓這個有可能變成現實,而不是利用自己今生與生俱來的皇子身份去做什麽?

但是,當他被立為太子,自外城穿行而過的時候,看著四方不斷湧來的百姓,聽著不絕於耳的歡呼聲,這一刻,趙昕的內心深處告訴自己,他必須要做些什麽。

因為從這一刻起,他認為自己已經“達”了,有了兼濟天下的基礎,他的追求從一開始的成為太子,逐漸演變為這個時代帶來一些什麽。

趙昕的眼神逐漸變得銳利而堅定,說不清是內心深處的道德感驅使,還是這個太子身份帶給他的責任感。

最關鍵的是,趙昕自信自己一定能夠有所改變。轉生之人,當有這個自信。

隻是,趙昕寧願自己可為而不為,也不願意自己不可為而胡為。盡管心頭冒出來了許許多多的點子,趙昕依舊將之埋藏在心底,在沒有收集到足夠的信息之前,趙昕是不會出手的。

回到宮中,冊皇太子之禮至此算是徹底結束。

趙昕並沒有直接回到慶壽宮,或是去拜見生母苗氏,而是先去尋找趙禎。

如果想要在這個世界收集消息,為什麽不直接求助於趙禎這個皇帝呢?其他人又有誰比他的消息渠道更廣。

而趙昕也不癡心妄想自己能夠完全接收趙禎的消息渠道,但凡他分出來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消息,對趙昕而言,都是莫大的利好。

趙禎在崇政殿,這些日子,因為忙著籌備趙昕的冊太子禮,故而很多政事都耽擱了,而有些事情可是耽擱不得的,比如邊地軍情,西夏可不會因為你這裏冊封太子而不打過來。

說起西夏,之前已經說過,西夏已經派了使者過來主動求和,但是合約這種事情,注定不完全是用嘴皮子談出來的。為了得到更好的和議內容,元昊以打促和,西北邊境摩擦又多了起來,但是相對而言,烈度小了很多,幾千上萬人的大戰沒有再發生。

順便說一句,因為元昊挑撥原本住在遼朝的黨項族遷入西夏,使得遼朝很是不滿,故而這些日子遼朝來使,勸說宋朝不要與西夏簽訂和議。

針對此事,朝臣各抒己見,送上來不少奏章,是近期朝堂上最大的爭議。

此外還有各種零零散散的奏章,比如請求因為天災減免稅負的,比如各地宦官交上來的小報告雲雲。

趙禎也做好了幾日不回寢宮,就在崇政殿批改奏章的準備。此刻趙昕請見,說實話,是超出趙禎預料的。

趙昕行至正中央,大禮參拜道:“兒臣參見父皇!”

趙禎正忙著批改奏章,料想趙昕也沒有什麽大事要啟奏的,頭也不抬地回道:“起來吧,若是內事,去尋曹皇後,朕忙著呢。”

趙昕道:“兒臣經汴京城,見民生百態,多所不知,請父皇著禦史台收集要事,使兒臣不至於長於婦人之手,說出“何不食肉糜”的話來。”

趙禎放下了手中的筆,嚴格而言,趙昕這個請求沒有任何問題,特別是最後那句“何不食肉糜”,更是讓趙禎深以為然,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日後像晉帝一樣無知,為後宮(賈後**)宗室(八王之亂)篡權。

“確實,也該讓你接觸一下民間疾苦了,也好懂得為君之難。”趙禎低頭沉思,繼續道:“你先下去吧,這件事我之後會安排台諫準備的。”

“多謝父皇。”目的達成,趙昕就此退下,轉身的時候嘴角還帶著笑。

但是趙禎並沒有趙昕這麽開心,趙昕是個小孩子,很多事情不懂,他當了快二十年皇帝了,對一些事情可謂是心知肚明。

皇帝看起來是天底下權力最大的人,似乎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是皇權依附於千千萬萬的官僚上,依靠文官體製獲取所需的消息,有些消息,下麵的人告訴你你才知道,要是不告訴你,你就是聾子和瞎子。

為了讓自己看得更多,聽得更多,曆朝曆代的皇帝想出來了很多的辦法。

比如依靠身邊的近臣獲取消息,又比如派出宦官,讓他們打小報告,當然最主要的手段,還是在官吏之間形成製衡,讓他們互相爭鬥,在黨爭的時候,一些平時沒有暴露出來的消息,也就暴露出來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帝王主動挑起黨爭,真要是遇上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麵,這個皇帝和傀儡也沒有什麽區別了。掌握了話語權的臣子,自然可以說誰是正,誰是邪,那將剝奪帝王的話語權。

這一點,看多了史書的人自然心有所感,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代,他的麵孔是會發生改變的。其本身並沒有改變,隻是後人需要他變成這樣的人而已,哪怕是為此扭曲前人也在所不惜。

還是胡適說的好:“曆史是一群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趙昕本身想要去了解民情,當然是一件好事,趙禎舉雙手雙腳歡迎,但是,看什麽東西,就需要值得商榷了。

就目前的朝堂,大體可以分為兩大勢力,一個是呂夷簡為首,一個則是範仲淹為首,呂夷簡因循守舊,在大宋危機越來越強烈的時候,已經逐漸為趙禎所不喜,這些日子趙禎不斷提拔範仲淹那一派係的人物來。

隻是,作為平衡,趙禎並不希望範仲淹他們完全掌握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