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卸嶺部的新生

童遠又把河東那邊襄陵賈習的鄉裏教育和北屈縣開展航船、拉纖及打獵等培訓的事情告訴了張既。

不過,他專門表示,各地方有不同行業和特色,例如賈習是士族內部的子弟教育,而北屈縣是打獵和拉纖的傳承與培訓。這邊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從種植宿麥經驗傳播這件事入手,也嚐試一下。

張既說道:“將軍的意思是,我們不用和那邊搞得一樣,完全從我們這邊的情況自己來嚐試一種基層教育、培訓。”

“沒錯,大夥都搞成打獵、拉纖、航船,明顯不可能。甚至,我也沒有讓各地都搞宿麥種植的計劃。畢竟,有的地方比較旱,或者多山,養羊還更合適呢。不久後,我還打算讓匈奴的養羊、養馬能手也給漢人搞一搞培訓呢。”

張既略微思考,說道:“將軍放心,我打算就鼓勵之前那種自發的種宿麥經驗傳承,並且在各隊根據情況實行。而屯裏麵,就以不幹擾生產為前提,推行一下識字和農書內容的教學。”

童遠聽了,眼中閃爍一絲光芒,說道:“哎呀,這識字可是一件大事,但由於紙張、竹簡昂貴,教書的文士也很稀缺,所以我一直沒有想法。你計劃怎麽在屯裏開展?”

張既回道:“當然不是通過文士,而是在各屯中尋找識字的屯戶,可能隻識得幾十、一百多個字,就盡可能教幾十個字。每屯百戶,總有幾個識得些字的人。”

“那有沒有哪些屯裏麵嚐試過?”

“嗯,之前有在二十戶的隊裏,有自發的情況。我做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覺得在屯一級,可以給孩子們和暫時活不多的人開展。”張既雖然身兼軍、民兩重職務,但依然做事紮實精細。

童遠對此抱有期待,但也不心急,就讓張既和各屯、隊根據自身情況開展起來。

他又對張既講了董白與他計劃向朝廷升他為並州別駕,以及他要出任並州刺史的事情。

張既卻說:“主公擔任並州刺史,一定能給淪陷已久的很多地區帶來光複的希望。但別駕一事還需慎重。”

“別駕從事史是一州地位非常尊崇的官員,州中地位僅次於刺史,既尚不能勝任。”

童遠又解釋道:“德容擔任別駕並不是讓你離開現在的這片土地,而是以此為根基為恢複並州更多土地做準備。從品德和能力來看,德容都是不二人選,不要再謙讓了。”

張既回道:“既認為別駕地位尊崇,又是巡查州郡的要員,最好由德高望重、老成穩重的循吏擔任。既擅於農工商等事項,如果要承擔這份責任的話,擔任治中想比別駕更為合適。”

童遠雖然來到這個時代已超過半年,對於郡縣官吏和臨近幾州已有些許了解,但鑽研的功夫還遠遠不夠。像是別駕和治中的作用和人選,還沒有考慮得非常細致。

他經過張既這麽一說,才發現確實治中確實比別駕更為合適。

於是,就按照張既所說,計劃讓他擔任地位僅次於別駕的並州治中。負責民生、行政、文書等一眾事務。不過,別駕這個職位,就保持空置,以後再說。

兩人在商議好諸多事物以後,就帶著附屬,一邊巡查各鄉,一邊前往郃陽。此時朝廷衰敗,中央已不似之前那樣可以監管各封地。

作為郃陽侯的童遠,其郃陽縣在相當程度上屬於他的獨立行政區,郃陽當然也有他的公署了。

童遠一行重點巡查了一鄉三屯數隊,各屯除了按照計劃完成各自生產以外,都自發的產生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活動。有搞副業的、有教習識字的、還有組織活動的。

雖然,其中半數以上是打發時間,娛樂類的,可是童遠並不打算壓製。

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可不會做,要想推動某些副業或者教學,通過衣食、上升獎勵便可以取得效果,何必主要通過打壓方式呢?

他和張既商議,對傳授技能效果好,對孩童教習識字搞得優秀的,可以獎勵屯裏的雞卵、衣服等實際獎勵,尤其優秀者可,還在屯裏擔任相應職務。

當然這隻是個引導,具體還有軍屯、民屯它們根據情況操作,憑借張既的務實風格,相信不會出什麽問題。

天剛黑時,一行人抵達郃陽城。

童遠看著這個自己的封地,從被破壞,民生凋敝,到現在換發出了鮮活的生命力,他心中也堅定要做的更好。

“現在屯戶們,多久時間能吃一頓雞?”

“軍屯家庭這邊,差不多一月一次吧,民屯就要更久了。不過,這剛過完年不久,等再過兩三個月,地裏麥子就熟了,到時候各屯搞起石磨,大夥就能吃麵了。”

看來和那個人,還差得很遠很遠啊。張既剛才說到石磨,他搞生產還真是細致。童遠依稀記得,在長安那段時間,他還吃了幾次算是比較昂貴的麥飯了,簡直是浪費小麥啊。

曆史上,石磨的發展推動了小麥進一步推廣,使其逐步上升為主糧。

不過,石磨運作需要牲畜、水利的支持,一般的小農經濟很難運作得好,倒是士族豪強等地主莊園運用了不少。

屯田製正好推動了小麥種植和石磨發展,推廣的速度甚至超過了士族、豪強,日後為童遠的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童遠這次回來,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夏陽、郃陽、衙縣準備開展軍事演習。

之前的戰爭多是由無畏軍,這支職業武裝參與,作為老兵的精壯的軍屯參與比較少。這次他打算開展一次,假設遭到北邊遊牧民族騷擾,展開緊急作戰的演習。

他和張既商議,方案是由之前無畏軍將領討論過的。具體操作,就由長期負責軍屯的張既來執行,並作為統帥。

入侵的一方,由已經合作半年以上的全無種羌來擔任。當然由於春季,他們的部族要前往水草豐茂的地方放牧,所以是用數千斤對馬匹最為大補的豆料,請來了五百騎兵。

張既對此事頗為上心,他知道現在還隻是演習,等到他擔任並州治中,等待他的也許就是深入上郡,恢複故土了。

演習還有半月時間準備,他又去找新並州軍的卸嶺校尉––申隆

申隆稟告說:“這半年時間,他們這支精於卸嶺的兵馬,吸納了不少擅於翻山越嶺,修路整地的漢子。這段時間,用郃陽北邊的梁山的石料,把三縣的主路重新鋪好了。”

“此外,還探索了通往北部山區的多條小路,還在這片布滿河流的平原及周邊地區,修建幾十座石製、木質橋梁,方便往來。”

童遠問道:“做得很好,卸嶺部定位是平時修建道路、橋梁,探索山路,有機會可以發掘大墓。如今已經是春季,不知倒鬥這方麵有何計劃?”

申隆憨實的麵龐上,閃爍一絲狡黠,說道:“小墓已有十餘座列入目標,就不一一說來了。還有兩處大墓,需要特別向將軍請示。”

“哪兩個?”

“第一個,是河東解縣、蒲阪一帶的晉國智家墓穴。第二個,是臨汾、絳邑一帶的西周晉侯相關大墓。”

這是跟晉國幹上了,不過從地域來看還真的比較方便。

他在來找申隆之前,從曆史、文化的角度做了思考,像是貴重的珍珠、瑪瑙、寶石可以部分獎賞給將士,而刻字的玉石、絹帛,他要保存下來。

他甚至想過建設博物館,不過現階段先納入自己這裏再做定奪。

於是說道:“這樣啊,還真沒想到。兩個地方距離都不很遠,如果有把握就可以發掘。我倒是有一個對財產方麵的要求,每人隻能拿一件可以攜帶的物品,並交給我檢查。其餘就要充公,根據情況我來賞賜。這樣安排,會不會對有經驗的將士不太好?”

“沒有問題。請將軍放心,我部雖然是靠大部隊開山卸嶺,但一般一次出動百人以下。其餘新人,也會去一些小墓進行曆練。所以,不會出現老兵得到不應得的情況。”

申隆知道,卸嶺部已經不是過去的盜墓賊了,作為新並州軍將士,就要聽從安排,遵守軍紀。將軍能夠給這麽好的吃喝待遇,並且允許拿一件物品,已經是非常大方了。

童遠對於卸嶺部開山卸嶺能力的期待,其實不僅僅是倒鬥方麵。現在他要把進入河東後,想到的計劃和申隆商議。

“申校尉,有一物,在河東乃至並州頗為常見,相信卸嶺倒鬥之時定會遇到,此物價值不在鹽鐵之下,不知卸嶺部兵馬可否專門發掘此物?”

申隆疑惑道:“價值堪比鹽鐵?我知道並州多山,確實有不少優質石材,可它們應該不很……啊,難道是……”

童遠眼角露出狡黠笑容,“此物正是石炭。現在它多作為富豪大戶冬季供暖,而我打算用它來擴大冶鐵業,支持冬天軍隊的遠離作戰,最後還能投入市井,賺些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