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現階段重要的兩件事

李承乾到底還是忍了,沒有對楊晨提什麽過分要求,隻是他對楊晨的態度,也因為楊雪的出現,變得微妙起來,時不時的,展露一點他霸道的一麵。

“伴君如伴虎,古人誠不欺我。”

看著李承乾和秦懷玉離去的背影,楊晨喃喃自語。

回身後,楊晨直接將王老實叫了過來,“老王,給我削一塊木牌,要大一點的,按照桌麵那麽大來弄。”

“好的東家您放心,你啥時候要?”王老實根本不問楊晨要做什麽,一口應下。

“越快越好。”楊晨有些急躁的說道。

王老實離開後,楊晨回到房間,他真的著急了,李承乾對楊雪的覬覦,讓他有了壓迫感,程處亮當初也看上了楊雪,可程處亮和他是兄弟,他一句話後,程處亮再來楊家再看楊雪的時候,已經沒有了那種欲念。

可李承乾不同,那是一條小龍,雖然現在還在成長,可今日楊晨違逆了他,難保李承乾不會露出獠牙利爪。

所以現階段有兩個重要的事情要做,第一,武裝自己,強大起來。

至於第二,他準備盡快和楊雪嘿嘿嘿,他倆相互愛慕,兩人早就互通心意,那麽,早點拿了對方的一血,也算是有個心裏安慰。

隻要李承乾不是喪心病狂,那楊雪不是處子之身,他一個堂堂太子,難道還能強搶民婦?

回到房間,楊晨開始搜羅腦海中的記憶。

這時候門外傳來劉謙的聲音:“少爺,我回來了。”

“進來。”楊晨輕聲道。

門開,渾身濕透的劉謙走了進來,他騎馬回來的時候正好下雨,頓時被淋了個落湯雞。

“少爺,林苑驛文館內的學子都很喜歡少爺您的詩,我去的時候還有人質疑我,等我那出您給的詩,頓時有人驚呼大才!”劉謙繪聲繪色的將他的經曆說了一遍。

楊晨點點頭,道:“恩,那明天你再去,以後不出意外,你每天去一次。”

劉謙一愣,道:“少爺之前不是說三日……”

“讓你去你就去,少爺我的好詩詞多得是!”楊晨不耐煩的說道。

“那行,明天我再去!”劉謙很興奮,今日他在林苑驛文館可是受了很好的招待,這是他一個習武的粗人不曾有過的待遇。

要知道現在讀書人可是很吃香的,到了哪裏都是高人一等,有了功名之後,更能見官不跪。

劉謙走後,王老實來了:“少爺,您看這麽大的行嗎?”

楊晨看著足有一米見方的木板,頓時一臉驚奇,自喜看過之後才發現,這竟然是四塊木板拚接而成的,中間的連接處乃是用榫鉚結構弄的,不仔細看都發現不了。

“老王你手藝真不錯,對了,那批工具回來了嗎?”楊晨問道。

“明天就能回來了,還有您要的那個鐵桶。”王老實說道。

楊晨點點頭,今天下了雨,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這場雨過後,他明顯感覺到了寒冷,有了爐子之後,家裏也不會那麽冷了。

拿過木板,楊晨拿起毛筆,想了想剛要動筆,突然外麵傳來翠嫂的聲音:“少爺,您在嗎?”

王老實快步走出去,壓低聲音道:“你這婆娘,少爺正在作詩,那容得你來打擾,快走快走!”

“沒事老王,讓翠嫂過來吧。”楊晨放下筆,看向門外。

翠嫂被王老實訓得有些局促起來,楊晨安慰了兩句,她才鬆了一口氣,道:“少爺,還有三天就是中秋了,我就是想問問少爺,咱們要不要出去采些茱萸回來。”

“中秋嗎?”

楊晨喃喃自語,這也算是自己來此過的第一個節日,而且現在家裏也富裕了,應該好好慶祝一下的。

便道:“行,老王,你去我二姐那裏拿錢,需要什麽,你和翠嫂商量,去林苑驛采買,路上注意安全。”

“好嘞,東家您放心,這條路我走了一輩子了!”王老實一聽楊晨這麽大方,也是開心起來,連連保證。

楊晨啞然失笑:“你在五十歲而已,一輩子還很長呢,去吧。”

兩人走後,楊晨想到馬上要中秋了,所以這詩句,就不能用他原本的,想了想,提筆開始在木板上書寫起來。

寫好之後,楊晨讓劉謙將木板釘在酒肆門前的柱子上。

雨後的下午,人還是很多的,官道上行人並未因為一場雨而停下腳步,一些人路過楊家酒肆的時候,突然發現門口多了個如告示牌一樣的東西。

上方書寫:新詞一首,若有有才之士自認文墨勝過筆者,可留下詩詞,眾人品鑒,勝者,楊家酒肆免單一年!

下方書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有空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落款:隔世山人。

嘩!

這首詞被眾人看到,人群瞬間沸騰,一些人或許不是很懂,但卻都知道這是一首好詞,一首能讓人感觸良多的觸動內心的詞。

尤其最有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當真讓許多人唏噓不已。

眾人紛紛猜測這位隔世山人是誰,而有從林苑驛過來的人都震驚了,上午一首秋詞,攪擾的林苑驛文館眾書生心緒不寧,下午,這個隔世山人竟然又作了一首詞,而且無論意境還是文筆,似乎都比那首詩還要高遠。

這一刻眾人對隔世山人,都是欽佩又好奇。

所以眾人對楊晨搞出來的促銷方案都不理會了,都一門心思的撲在這首詞上,全然忘記了木板上半部分的免單一年。

官道上,一行人緩緩走來,那是一支足有三十多人的隊伍,前方十幾騎當先開路,人人持刀披甲,隊尾同樣十餘披甲騎士,中間則是一輛精致的馬車。

此刻車廂內傳來一個沉穩的男人聲音:“前方何事如此嘈雜?”

“回國公,前往酒肆外聚集了很多人,似有人在此張貼了一首詞,眾人正在品鑒。”馬上騎士回答道。

“哦?什麽詞,去看看,回來報與我聽。”

“是。”

對話戛然而止,三五分後,那騎士返回,再與車內之人對話,而後,那青色錦緞車簾,卻是慢慢拉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