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賑災

身處在天啟朝,趙誌偉知道日後的局勢,隻會變的愈發動**,想不受到衝擊和影響,自身實力就必須要過硬才行。

處在這天津三衛的通衢之地,漕運的核心要地,若不能憑借自身所學,來積累初始底蘊的話,那無疑是一種浪費。

趙誌偉神情正色道:“父親,孩兒對此次賑災一事,心中有一些不成熟的見解。

說來此次孩兒陷入昏迷,雖說記憶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在這昏迷期間,孩兒覺得自己到了一個縹緲之地。

跟不少見識淵博的大儒,修習到了很多知識。”

“什麽?!”

趙興武聽聞此言,心中不由得一驚,他怎麽都沒有想到自家兒子,竟會有這等奇異的經曆。

難怪說自己再見自家兒子時,總覺得比以往更穩重了不少。

方才趙興武的心中,多少還有些疑惑,隻是當聽完自家兒子的這番言論後,趙興武激動不已,自家兒子這是得仙人點化啊!

見到趙興武的反應後,趙誌偉嘴角微微上翹,大明對鬼神之說本就深信,想要解決自己的破綻,這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能為自己日後省去諸多麻煩。

“啟明,此事必須要守口如瓶。”

趙興武警惕的環視四周,神情嚴肅的說道:“這件事,你我知曉即可,絕不能再讓第三人知曉。

一旦此事泄露出去,定會給我趙氏,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此事的厲害,你可明白?”

方才父子倆在交談之際,趙忠這些隨行的家丁,早已去了別處護衛,尊卑之事,他們這些家丁比誰都清楚。

趙誌偉點頭應道:“孩兒明白,此事孩兒定守口如瓶。

不過父親,此次我天津左衛的賑災、防疫之事,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趙興武穩了穩心神,道:“啟明,你有什麽想法?”

既然自家兒子得仙人點化,那趙興武覺得是時候,讓趙誌偉出來做些事情了,剛好也能提前培養些人脈。

作為趙氏的長房長子,日後天津左衛指揮使的繼承人,倘若是廢物點心的話,那日後怎麽帶領趙氏走下去?

尤其是現在的朝局動**,黨爭也是愈演愈烈。

“父親,孩兒是這麽想的。”

趙誌偉理了理頭緒,當即便說道:“如今我天津左衛治下,處在混亂的狀態,想要確保賑災、防疫一事,能從上至下的貫徹下來。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籌建賑災防疫工作組。

父親可挑選可靠之人,對受損情況、防疫工作、登記造冊、善後處理、房屋修建等各方麵,分別進行管理、掌控。

明確賑災製度,可確保治下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能有相對應的人負責,這樣就不會出現任何亂子。”

趙興武點點頭道:“啟明說的很好,分攤子進行管控,的確提高了效率,為父先前怎麽沒想到這點。

好啊,沒想到我兒,此次是因禍得福,這的確是不錯的法子。”

處理賑災事宜,最忌諱的就是出現的問題,找不到相應的負責人,這樣肯定是會出現亂子的。

趙誌偉接著說道:“另外單單設立總控賑災事宜的工作組,那肯定是不夠的,父親還要挑選可靠之人,派駐到各堡所進行實際管理。

這樣我天津左衛治下,就建立起分明的賑災層級,尤其是對接下來的防疫之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按照孩兒的想法,為避免治下出現瘟疫,從即刻起,父親要對天津左衛治下,下發禁足的指令,各堡軍戶不得擅自離開本堡。

此次賑災所需一應糧草,皆由我天津左衛進行調撥。

雖說這會消耗不少的錢糧,但若是此次賑災之事,父親能處理好的話,奏明到朝廷那裏,定然會有所褒獎。”

這賑災之事,說白了就是耗費錢糧,調遣可靠之人,對治下出現的任何問題,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以達到安撫民心的作用。

趙興武眉頭微蹙起來,用天津左衛指揮使衙署的錢糧,來給這些卑賤的軍戶,這事兒他還是有些猶豫的。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天津左衛治下的一切,那都是他們趙氏的,現在花費這些錢糧,這不是在有損趙氏的利益。

見到自家父親流露出的神情,趙誌偉上前道:“父親,此次天津左衛治下賑災,孩兒希望父親能盡快處理好。

姑且不提朝廷會對此事有什麽褒獎,父親也知孩兒修習到了不少知識,其中就有能賺取銀錢的技術。

若此次賑災,父親能親力親為的話,那必定能收獲治下軍戶之心,到時他們必定會感恩戴德,我趙氏就能聚攏人心。

孩兒可以向父親保證,賑災損耗掉的那些錢糧,孩兒有信心在三個月內,至少三倍的賺取回來!”

趙誌偉麵露驚色,雖說自家兒子得仙人點化,可先前對天津左衛治下的情況,那多少還是有些不清楚的。

天津左衛下轄的衛所兵,足額是5600人,當然這隻是明麵上的登記,實際上存在不少的空額。

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這在明末各衛所之間,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然即便是這樣,算上這些軍戶的家眷,那治下也有數萬眾啊,這還沒有算上沒有戶籍的流民。

“啟明,你可知道,若按照你所說的,我趙府至少需要支出數千兩紋銀,還有幾千石的糧食。”

趙興武眉頭微蹙的看向趙誌偉道:“為父知道啟明心善,又得仙人點化,難免想做一些大事。

不過真要自掏腰包,完成這些賑災事宜的話,那我趙府就會受到嚴重損失。

對待這些受災的軍戶,沒有必要這樣做,能讓他們活下去,我天津左衛不出現瘟疫,不發生暴動,就行了。”

趙誌偉聽到這裏,心裏也是一陣唏噓,處在大明這樣的時代,地方百姓受災,可沒有什麽所謂的人權。

像後世那種高標準的賑災措施,在大明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畢竟在這些當權者的眼中,地方百姓不過就是螻蟻般的存在,完全沒有必要對他們這麽好。

不過趙誌偉之所以這樣做,那可是為了培植勢力,所以這收買人心的手段,必須要在天津左衛治下軍戶、百姓,他們最困難的時候來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