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世子牛逼,伯溫獻策
翌日上午,在吳國公府的花廳內,劉伯溫再次見到了朱元璋。不過這次,不再是“君擇臣,臣亦擇君”了,而是真心效忠!
“臣劉伯溫,參見吳國公!吳國公愛民如子,嫉惡如仇,禮賢下士,輕徭薄賦,真有古明君之風也!劉基,願為吳國公獻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先生免禮!”
朱元璋再次將劉伯溫攙起,來到昨日那張方桌前就坐。
“咱不是翻舊賬啊!”朱元璋表麵一本正經,但是心裏止不住的好奇道:“咱有多大的能耐,昨日劉先生已經考過了。按說,你見了咱的兒子之後,就算覺得那小子不錯,也該隻是願意做他的老師,輔佐他而已。但是,為什麽,又願意為咱效犬馬之勞了呢?”
劉伯溫苦笑道:“實不相瞞,臣昨日是以小人之心,度吳國公君子之腹了。昨日,臣以為,主公所言,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一個君王,怎麽可能對治下小民的苦楚,那麽感同身受?恐怕,上古聖王,也不過如此吧?”
“那現在呢?”
“後來,臣見了世子,才知自己之前犯了不少想當然的錯誤。世子之神異,吳國公不但沒有任何誇大,而且著實有不少謙虛之處。如此人物,肯定是上天垂憐,降生於我華夏。也肯定是,吳國公誌向高潔,德行深厚,才有莫大之福分讓如此人物為您之子孫。既然如此,您昨日所言,也肯定並非什麽做戲,而是直抒胸臆。一言以蔽之:您如此體念百姓疾苦,確實有上古聖王之風啊!劉基拜服!”
“哪裏,哪裏,劉先生過譽了,過譽了哈!”
朱元璋連連擺手,高興地嘴都要合不攏了。
道理很簡單,一般人的誇讚,能有當世大儒誇讚香嗎?
普通大儒的誇讚,能有昨日還對自己愛答不理今日卻納頭便拜的大儒誇讚香嗎?
難道,天下還有比這更香的事情嗎?
好吧,還真有!
劉伯溫繼續道:“臣一點都沒過譽!在學生看來,世子年不到七歲,就有如此成就。來日之成就,著實不可限量。如果您大業能成,這天下就多了兩代明君,一代更比一代強,您所創的基業足以綿延數百年!縱然您大業未成,也可為周文王矣!”
“過分了!劉先生這話更過分了!咱能有那麽大的福分?咱如何能與文王比肩啊?哈!哈哈!”
朱元璋再次連連擺手,腦袋裏暈乎乎的,如飲醇酒那般快美。
有時候,他也想,他的兒子這般牛逼,他至少能做個周文王什麽的。
他也想過,曆朝曆代,秦二世而亡,隋也僅僅經曆二世。如果二世乃是明君,又對他的基業有何等大的助益。
但是,自己想,和別人說,那是另外一回事嗎?
自己想,那很可能是白日做夢。別人說,就有實現的可能。名滿天下的大儒說,就是很有實現的可能啊!
劉伯溫這番言語,簡直句句搔到了朱元璋的癢處!
“呃……那個……”
朱元璋好不容易按捺住了激動的心情,道:“既然劉先生要輔佐咱,那咱想向劉先生請教一件事。”
“吳國公請說,學生定知無不言言不盡。”
“就是昨日,你問咱的那個問題,咱如何能從天下諸侯中脫穎而出得天下呢?”
很顯然,光拍馬屁不行,朱元璋也要考教考教,劉伯溫的真本事!
“此事易爾!”
劉伯溫輕咳一聲,道:“其一,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元政失修、海內鼎沸。誠能效湯、武吊民伐罪,以百裏之地,率一旅之師,可取而代之。”
“這不是咱昨日說得,順天應人,反元起義麽?”朱元璋有些的失望。
劉伯溫微微一笑,道:“吳國公莫著急,臣的話,還沒說完呢。其二,蒙元運窮,勢如強弩之末。紅巾軍轉戰中原,元兵不堪其擾,無暇旁及其餘,此天賜良機。宜竭全力,略定東南,而後揮師北上,王業可成。”
“劉先生果然有點門道。”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
因為,在劉伯溫的“其二”裏,已經把朱元璋名義上的主君小明王韓林兒排除其外了。
韓林兒,或者說劉福通,率領紅巾軍主力轉戰中原,一方麵給了大元朝廷巨大的打擊,一方麵自身受了極大的損失,還有一方麵就是給了江南諸侯壯大實力的最佳時機!
他們不過是個陳勝吳廣,而不可能是劉邦!
劉伯溫繼續道:“其三,陳涉先起而先亡,以其先自王,為秦兵“的”也……為今之計,仍宜暫假韓宋名號,免為元兵之“的”。元運既窮,亦毋須與韓宋合力北向。韓宋與元相抗,無力節製於我,銳進南方,可無後患。”
“好!”朱元璋脫口而出。
在這第三條裏,劉伯溫真正給朱元璋獻計了。朱元璋的勢力已經自成一派了,要不要還要尊奉小明王為主君呢?吳軍內部爭論不休。
劉基的獻計,就是繼續尊奉韓林兒為主君。讓韓林兒繼續吸引大願朝廷的注意力。朱元璋則趁機吞並江南之諸侯,積攢實力。
劉伯溫道:“其四,陳友諒地居上遊,奄有荊、襄,窺伺江東已久……張士誠竊踞江、浙,稱孤道寡,若東西夾擊,勢必腹背受敵…陳友定胸無大誌,羽翼未豐,不足患,徐徐圖之可也……惟方國珍近在脅下,奸悍狡黠,不可不防。但方之誌在於橫行,未有遠謀……私禁可原情而貸之,使有所養,則方氏之眾自解,此不戰而屈之法也。”
“好!劉先生說得好啊!”
當劉伯溫說到第四條時,朱元璋直接拍案而起,道:“當初,諸葛亮未出茅廬,與劉備獻計,三分天下。今日,劉先生之獻計,已定天下大局!咱得劉先生,真如劉備得諸葛亮一樣!劉先生今日之獻計,絲毫不在隆中對之下啊!”
這番話說得毫不誇張。
江南成氣候的諸侯,除了朱元璋外,不過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這四人而已。現在,劉伯溫高屋建瓴,將如何對付這四人的戰略謀劃,一一講出。
有些謀劃,朱元璋之前已經暗暗想過,卻從未對人言,今日與劉伯溫不謀而合。有些謀劃,朱元璋心中僅僅有個雛形,如今卻是豁然開朗。還有些謀劃,卻是朱元璋之前從沒想到過的,今日卻被劉伯溫直接提出了一番絕妙好計!
如此一係列的妙策提出,將江南諸侯一網打盡,當在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上!
劉伯溫繼續道:“其五,建康為六朝故都……實建基之開府,定鼎之中樞,況龍蟠虎踞……其六,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之道在於修德省刑,輕謠薄賦……其七,尚賢者政之本也……”
好麽,本來劉伯溫獻四策,就已經讓朱元璋把他看做諸葛亮一般的人物了。
結果,劉伯溫一口氣獻上了十八策!
從軍事戰略問題,談到民生問題,談到選擇人才問題,談到耕戰問題,談到文教問題……
總而言之,君王治理天下的所有問題, 劉伯溫都從大的方麵給朱元璋指明了方向。
堪稱策策珠璣!
今日,劉伯溫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充分在朱元璋麵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